我拥有的这片天

来源 :第二课堂(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_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择校的激烈程度不亚于中考或高考本身,人们对于名校趋之若鹜。似乎只要踏进了一所名校,前途就有了保证,梦想必然会实现。可是,身处其间的学生对“名校”的概念并不清晰,就像我身边的人是这样传唱长沙四大名校的:“一中是天堂,长郡是地狱,雅礼是人间,附中居中间。”
  不知是不是值得庆幸,我正好身处师大附中。但在我的心目中,附中并没有打上“名校”的烙印,这儿只是我的家,是我和老师、同学生活的地方。
  不记得何年何月,有次老师督促我们去修剪头发。不同于其他学校冷冰冰的校纪班规,我对老师笑眯眯说出的那句话印象深刻:“附中是我们自己的家,在家你披头散发随意一点都没关系,但有外人来了,还是要注意一下形象,去把头发修剪一下吧……”我记得老师说完之后便笑了,那笑声与这句话,透露着一股温暖,散发着家的和谐温馨。
  家是什么地方?是你受伤后最想回去的地方,是你在外时心里最想念的地方,更是给你温暖,给你平静,给你美好生活的地方。
  我说,这里给我平静。我说,这是个出尘的地方。
  不大的校门像一道垂幛,门外是车,是人,是嘈杂的大千世界。门内有树,有鸟,有籠罩在晨光中的沉静书香。
  我喜欢冬天,初冬气温渐低,校园里的树木开始落叶,不及巴掌大的小叶带着宝石般璀璨的色彩,鲜艳浓丽地铺满了地面,也纷纷扬扬地落入校园清澈的小河中。
  当然,无论春夏秋冬,我都喜欢这个地方,它对参观者而言是个美妙的花园,对我们而言,是我们蓬勃生长的沃土。
  冬天会有人踩着树叶嬉笑着走过,春天会有女生“喵喵”地细声唤着悠闲散步的猫,夏日里我们在树荫下的石桌上吃饭,在远离空调的教室一角唾弃刚从球场回来便把自己塞到空调风口下的男生,秋天时也曾看金黄的落叶看得入迷,指着弥漫的雾霾笑说像不像仙境。
  晨光早逝,中午已过,夜晚将临,日日反复。
  它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它给我们的,不仅是时光;它说给我们的,不仅是故事;它赠予我们的,不仅是美景。
  而它指明我们的,也不仅是道路。
  那是一种希冀,更是一种责任,一种理想。
  你们说,你们很想它,我们说,我们很爱它。
  我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个画面。
  秋天的碧空下,我第一次踏入校园。
  视野里一半是高不可及的蔚蓝天空,一半是层层向前的麻石台阶,在它们相接的右边角落里,挺立着一棵相较而言有些渺小的香樟树。
  但它那么葱茏,树冠那么开阔地伸展开来,就好像只要再给一个百十年,它便可以蓬蓬勃勃地,拥住这片天!
  (编辑 文 墨)
其他文献
我在青春年少的时候,特别喜欢浪漫的诗句。有一首绝句《相思》就常常被我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20 个字,记录了一个小女孩对情感的理解。今天再回过头来看,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好青涩,根本没有理解这首诗背后的深意,仅凭字面意思猜测这是一首寄托相思之情的小诗。如今,我已经年过不惑,再来读这首小诗,感觉更加深刻。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小诗同学们都读过吧?作者王维是
【摘要】走进新课程,在实践中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分析、研究教学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逐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艰巨使命。面对种种新生的理念和极具冲击力的声音,我们要本着对学生、对中华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冷静地思考,理性地对待,绝不能一味盲从。从古至今,“从苏格拉底到现代哲学解释的大师,人类一直在倾听,倾听的历史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阅读中的倾听就是读者和文本、读者和作者心灵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