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的“第一名”

来源 :国际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ui4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在北京发布《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0)》指出,2009年中国粗钢产量56800万吨,居世界第一,是排名前五的日本、俄罗斯、美国和印度粗钢产量之和的2.2倍,进一步确立了中国是世界钢铁火国的地位。从国断市场占有率看,中国钢铁工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表现山增长的态势,尤其是进入2004年以来,增长态势更加明显,2008年达到新高12.09%。
  同时,蓝皮书也指出,从粗钢产量和国际市场占有率看,中国是世界钢铁火国,但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比较指数和质量竞争力指数等方面看,中国不是钢铁强国,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作为钢铁生产强国的日本、德国等出口的钢材以高附加值钢材为主,而中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出口的钢材以低附加值普通钢材为主,这类钢材的生产和技术难度不大并且竞争激烈。
  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9年,中钢协召开理事扩大会议,总体安排是把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主线。首先,转变思想观念,钢铁行业必须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次,通过钢铁行业自身的发展,调整结构,大力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解决钢铁企业小而分散的现状,适应未来钢铁工业发展需求,实现中国钢铁企业大型化、现代化、自动化的最终目标。再次,钢铁行业要坚持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钢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开发适应未来国际生产的工艺技术产品,通过科技的进步,促进产业升级。
  由此可见,虽然中国钢铁为自己的“第一名”而自豪,但是仍然存有忧患意识。如何在钢铁行业发展高端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出口的竞争力?这将成为同行们共同努力的课题。
  
  鞍钢在美国投资
  
  2010年7月28日,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下称鞍钢)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晓刚等来了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的好消息:面对来自国会的压力,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下称CFIUS)仍然对鞍钢赴美参股建设钢铁厂一事不予审查,这意味着中国钢铁企业终于迈出了在美国的第一步。
  其实,鞍钢走出国门是可以预见的。技术出身的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心怀高远,他给鞍钢制定的战略目标是:到2015年,成为钢产量排名世界前五位的特大型跨国集团。也正如此,鞍钢跨出国门顺理成章。
  张晓刚说:“美国国会部分议员要求审查鞍钢投资,但美国政府部门的领导已经提出,既要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也要维护美国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所以对来自国会的要求不予考虑。我们在美国的投资是一个很正常的商业行为。金融危机以后,奥巴马出台的经济增长刺激计划中,基础建设所用的原材料不能买国外的。所以我们抓住这样一个机会参与到他们的钢厂建设当中,在美国就地生产。”
  他说,鞍钢在美国的投资是尝试性的,是小股东,又不参与管理。所以他们不但是小题大做,而且是把政治内容和经济内容搅在一起,这是我们不能理解的。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这些事情是不应该发生的。
  历经重重困境,可见迈出这一步并不容易。
  当前,美国经济的复苏前景不明,可能进入更长时间的衰退,这意味着包括螺纹钢在内的建筑钢材的市场需求短期内很难恢复。美国一些批评者说:“美国并不需要新的产能,除了取代其他地方的产能,鞍钢和SDCO的合资公司并不能创造什么新的价值。”
  钢铁联线是美国跨两党的政治联盟机构,共有成员108人,36名参议员、72名众议员,机构主旨就是为美国国内的钢铁厂家和工人争取权益。该组织曾多次就人民币升值、中美钢铁贸易等问题表达过对华抵制意见。
  钢铁联线指责鞍钢是中国国资委控制的企业,服务于中国政府的意志,并且能够轻易获取政府补贴。“如果允许鞍钢到美国投资建厂这会带来无限制的资金来源,扭曲美国的市场,破坏公平竞争。”
  该组织还主张,鞍钢投资SDCO可能会威胁到国家安全:“鞍钢可以获取美国最新的钢铁生产技术以及国家安全基建项目的信息。”
  对外国在美投资拥有审查权的CFIUS成立于1975年,横跨12个政府部门。最初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和监督外国投资在美国的经济活动范围以及对美国的影响,现在发展为审查外资对美国企业并购所牵连的潜在国家安全问题。CFIUS由美国财政部长担任主席,并由财政部下属的国际投资办公室负责协调行动,如接收、传达报送给CFIUS的通报。传统上,CFIUS的立场倾向于自由贸易。
  7月12日,盖特纳办公室回复钢铁联线,“确认收到通报”,并且“知晓鞍钢投资”一事,但此外并无其他表态。
  钢铁联线对此显然极为不满。7月30日,美国国会钢铁联线直接将信函写给了总统奥巴马。
  在给白宫的信中,钢铁联线称,对于盖特纳没有明确是否将采取行动调查鞍钢投资“极度失望”,并“敦促”奥巴马干预此事。
  这一举动随即得到了美国最大的钢铁行业协会“美国钢铁协会”的呼应。
  代表了美国四分之三行业份额的钢协的主席Thomas J.Gibson在一份声明中称:“鞍钢在美国的投资与一般的外国投资不同,因为它是央企,服务于中国政府,拿政府补贴。而钢铁行业是美国的脊梁和战略性的产业,鞍钢的投资可能会导致其获取美国在基建、能源、国防项目的信息,这将可能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
  事实上,即使CFIUS决定对鞍钢的投资不予审查,鞍钢也不能就此高枕无忧。在7月30日写给奥巴马总统的信中,钢铁联线宣称:“如果白宫方面对此事不能给予满意的回复,就不排除动用国会的可能性。”
  五年前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期间,美国国会众议院曾以333票对92票的表决结果反对美国财政部“建议批准”中海油竞标的决定。
  同日,众议院还以398票对15票通过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法案,以威胁损害美国国家安全为由,敦促布什政府对中海油竞标进行严审。
  由于鞍钢只是股权投资而非控股收购,而且投资规模不大,因此5年前的一幕不太可能再现。但考虑到钢铁联线拥有108名参众议员,奥巴马下令CFIUS启动调查程序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一旦CFIUS启动审查程序,时间最短30天,最长可达90天。在此期间,只要SDCO坚持其立场,所有与鞍钢的交易仍然可以继续。而CFIUS的最终裁决必须出具充足可信的证据,以证明鞍钢的投资是否可能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如果CFIUS的委员们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那么最终裁决将由奥巴马总统本人做出。
  即便如此艰难,张总还是坚持着在美国投资这一决定,从未动摇过。他说,鞍钢此次投资美国,第一诉求是学习美国的短流程炼钢工艺。然而,更重要的是想跟达涅利(Danieli)这样世界 一流的设备企业合作,在中国工业化发展到后期,废钢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把短流程炼钢工艺引入到中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问题。鞍钢与SDCO的合资厂,主体设备和技术由达涅利供应,采用最先进的无头连铸连轧技术(ECR Technology),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回收期短等诸多优点。引进一消化一再创新,鞍钢希望成为未来世界钢铁行业的技术装备输出者。
  
  中国钢铁业:落后的“第一名”
  
  虽然,2009年中国粗钢产量达568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但是2009年也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传统的生产优势逐渐放缓。然而,钢铁工业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绝不能倒!
  2008年8—12月——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一段时间,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衡量我国国内市场需求总量的概念)同比下降了12.34%,2009年在国家一揽子计划的拉动下,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长,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比上年增长了24.8%。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国家一共投资22.48万亿的固定资产,比上年增加了5.2万亿固定资产,增幅30.1%。总量、增量、增幅投资都创造了新高,2009年中国GDP增长8.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拉动8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92.3%。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形成了对钢铁、钢材巨大的市场需求,2009年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56497万吨,比上年增加了11229万吨,增幅24.8%,说明中国的钢铁工业在国家政策的拉动下,需求大幅度增长,一方面拉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说明钢铁工业发展为落实一揽子计划、实现保GDP增长8.9%、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于是,钢铁行业实现扭亏为盈,亏损企业面缩小。钢铁行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2009年国内钢材价格比2008年平均下降24.5%,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大中型钢铁企业整体处于亏损,累计亏损533.44亿元;2009年5月—12月,累计实现利润609.95亿元,冲销2009年1—4月份亏损,整体累计盈利553.88亿元。
  可是,中国钢铁产业形势仍不乐观——2009年增产减收,粗钢生产总量增长13.5%。其中大中型企业增长11.27%,但实现利润553.88亿元,比去年下降31.4%。
  那么是哪些因素造成了钢铁行业增产减收?
  从外部因素上看,2009年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平均比2008年下降24.5%,加上企业库存进口矿石有2000多万吨高价矿,使钢铁生产成本增加,造成国内钢铁行业盈利下降;从内部因素上看,中国钢铁工业长期以来依靠扩大生产量和能源资源支撑行业的发展,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已经行不通了,这是全行业效益下降的根本原因。要实现中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
  总的来说,钢铁行业对资源和能源的控制力弱,中国钢铁企业到海外投资铁矿石的资源量仅是进口总量的9%左右,相比日本的60%、欧洲的70%差距很大。
  拿鞍钢在美国投资这件事为例,中方一定是意识到了我国钢铁产业和国外同产业的差距,中国钢铁业需要革新!因为中国人都明白虽然我们粗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但这是落后的“第一名”……
  从“鞍钢事件”看,中国钢铁工业与美国钢铁工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国内炼钢主要为长流程炼钢工艺,而后者则全部采用短流程工艺。传统的长流程是指高炉一转炉一连铸一连轧,而短流程则减少了高炉还原铁这一工序,只有电炉一连铸一连轧。与长流程相比,短流程吨钢投资只有长流程的四分之一,具有运营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钢材品质容易控制等优势。
  不过,短流程模式需要两大支撑因素:充足的电力和废钢供给。
  这正是中国钢铁工业的短板。经历了工业化的美国,有着充足的废钢资源作为支撑。
  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国内废钢处于积累阶段,资源短缺。加之电力能源价格上升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短流程的电弧炉钢产量增速远低于长流程的工艺的钢产量,电弧炉钢所占比例逐年下降,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电弧炉钢所占比例,已从2004年的14.27%降低到2008年的9.76%。
  近年来,中国钢铁产量迅猛增长,产能过剩,国家逐渐加大调控力度,遏制钢铁产能过快增长。
  曾是中国钢铁工业重要战略布局的四大沿海布局项目鞍钢鲅鱼圈、首钢曹妃甸、宝钢湛江、武钢防城港,目前也只有鲅鱼圈项目投产,曹妃甸项目由于市场低迷迟迟没有正式投产,宝钢和武钢项目则由于开工较晚,始终处于搁置状态。今年以来,国家对钢铁新增产能的态度极其强硬,钢铁企业在国内的规模扩张受到了严厉管制。
  由此看来,国内钢铁企业要想扩张规模,就必须跨出国门发展,鞍钢在美国建厂,面对的不仅仅是美国当地市场,未来还将辐射整个美洲市场。基于此目的,宝钢、武钢等多家国内大型钢铁企业都已尝试在海外建厂。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