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应该有一种和谐的关系,师生之间能够尽情交流,加深理解;和谐校园当然是一种宽松的环境,师生之间能够互助互进,共同提高;和谐校园更应该充满一种融洽的气氛,师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充满笑声。和谐校园是用爱心构建的港湾,让学生徜徉在幸福的怀抱里;和谐校园是用真情打造的乐园,让学生生活在快乐的海洋里。
怎样才能构建和谐校园呢?用教鞭敲出来吗?不是。用嗓子喊出来吗?也不是。那难道是用威严压出来的?更不是。它只能是用爱——用全部的爱来构建。爱,能够让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美丽;爱,能够使我们的身心沐浴着阳光的温暖。
一、爱是尊重
刚刚毕业那年,当一个个不谙世事、淘气顽皮的孩子站在我面前扮鬼脸、吵吵闹闹的时候,当家长见到稚气未脱的我流露出不信任的眼神的时候,生性不服输的我就决心:一定要在这条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脚印。
接班以来,我每天早来晚走,了解、关注每一个孩子,寻找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之处。在细心观察下,我发现坐在最后一位的小女孩荣儿,性格特别内向,课堂上从来不举手,下课也很少玩耍,偶尔还一个人在位上悄悄地抹眼泪,和她聊天,她却什么也不说。于是,我约见了孩子的家长,在交谈中我知道了孩子出生时因为难产造成脑积水,除了智力比一般的孩子差以外,还弱视。这些先天性的因素,使孩子胆小畏惧他人,不敢讲话,学习也不好,也基本没有什么朋友,遇到事情就哭……看到孩子家长难过的样子,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就承受如此大的压力,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第二天,我单独为荣儿在讲桌旁,安排一个位置,方便她听课。几节课下来,我清楚了她在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并利用课后时间对她进行针对性地讲解。课间,我把她带到同学中一起游戏、活动。在频繁的接触中,她开始接纳我,见到我不再是面无表情,而是友好地报以微笑,这让我惊喜不已。
她很喜欢画画,充满童真的人物、风景都画得很有意思。我看她的画,每次都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出画的优点,再提出改进的方法意见。她总是若有所思地点着头,再“创作”。后来,我在办公桌上发现一张写有“老师,我喜欢你”的儿童画,正是我说很喜欢的那幅画。后来,她又有了可喜的变化:早上入校时,她愿意和同学结伴进入校园;下午放学,她也和别的同学一样同我说再见。她正在慢慢融入这个集体,慢慢学会与人交往,这是我最愿意看到的。尽管她考试有时会不及格,会影响班级的总成绩,但她将来长大了能正常地与人交往,能独立地去生活,不是更令我们欣慰吗?有一种辛苦叫甜蜜,那是一种打心里感受的幸福,荣儿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爱的伟大。
二、爱是激励
在工作中,我始终信奉: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为此,我每带一个班,都努力营造一个快乐天堂,让孩子们“进步每一天,快乐每一天”。我现在这个班有一个男孩子叫张毅,他很聪明,也很特殊,不仅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时常在课堂上做鬼脸,扰乱别的同学,而且无视学校纪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多次对我的话置之不理,甚至到办公室反省也不见效果。怎么办?任其发展?我深刻反省自己的做法,逐项回忆过去的场景。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所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没有爱,就没有沟通。后来,我经常和他聊天,给他讲道理。原来她父母外出打工很少回家,而他只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经过走访得知,两位老人重病缠身,照顾自己都很吃力,加上孙子就更难了。老人说:“老师,谢谢您对我孙子的关心,这孩子什么样我知道……唉!老师让你多费心了,俺们全家谢谢您!”回到家后,我想起张毅的家庭生活,孩子太孤单,缺少爱,缺少关心,缺少沟通。于是第二天我找到他谈谈心,他说:“老师,我知道你是为我好,道理我也懂,可我就是学不下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让老师帮你试试吧,你一定行!今天,咱们就先背单词吧!”我向他投去肯定的目光。第三天他果然来了,虽然背得结结巴巴,我却依然说:“你背得真棒,这就是成功!”他非常高兴。“老师您再给我一个任务吧!”接着他又背会了句型、课文,每次我都对他大加鼓励。下课后,他悄悄地对我说:“老师,你真好!”看着他那充满感激的眼神,我深深地体会到:爱,就是我们教育的全部真谛啊。十几年的经历告诉我:激励和宽容比惩罚在学生心灵中的震撼要强烈得多。让我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理解学生的心理,宽容学生的过错;让我们再多一些微笑和交流,微笑着面对他们,交流彼此的心声。
三、爱是让学生心中充满爱
独生子女,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他们以为被爱是理所应当的。让他们主动爱别人,得教师多方引导。我常跟孩子们说爱是相互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去爱人,关爱父母,友爱同伴。心中充满了爱,人才会更幸福、更快乐。工作中,我用自己的言行教会孩子们:爱的感觉是温暖的,爱的心地是无私的,爱的言语是成全的,爱的行为是正直的。
四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入学一个月左右,王明雪在课堂上吐了。她周围的同学,有的捂鼻子,有的用手扇风,有的说:“太恶心了!”更有甚者用手捏着鼻子跑离座位。此时,批评的作用不大。我一言不发,拎过一块抹布,径直来到王明雪课桌前,默默地擦着呕吐物。身教重于言教,几个懂事的孩子,有的扶她去水房漱口,有的递给她手纸,有的用拖布拖地。待教室恢复平静之后,我表扬了几位主动帮助王明雪的同学,我说他们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我问王明雪:“孩子,你现在最想见到的是谁?”她说是妈妈。我抚摸着她的头说:“尽管妈妈不在身边,但老师和同学就是你的亲人。你觉得幸福吗?”王明雪幸福得哭了。她对老师和同学们说:“谢谢大家!”帮助王明雪的同学笑了,捂鼻子说恶心的同学不好意思了。我又告诉他们:“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上学期期末,高歌发烧,趴在桌子上,好多同学主动扶他去卫生室。身教是一面镜子,言教则是一架梯子,既要有身教的垂范,又要有言教的升华,这样学生才会慢慢懂得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
构建和谐校园,教师绝不能做高高在上的“旁观者”,我们要走到学生中间,走进学生心里,带着爱,带着情,寻找交流的方式,拓宽沟通的渠道,做学生的“知心人”。要敢于把我们严厉的面具拿掉,要善于把师生之间的屏障打开,让爱来加深我们师生的感情,用爱来装饰我们美丽的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不能一蹴而就,会有困难,会遇挫折;构建和谐校园不能一劳永逸,要坚持,要付出,要流汗。但是,还有比人更高的山吗?还有比脚更远的路吗?没有。只要我们付出全部的爱,只要我们付出全部的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我们的学生会笑得越来越甜,校园会变得越来越美。
怎样才能构建和谐校园呢?用教鞭敲出来吗?不是。用嗓子喊出来吗?也不是。那难道是用威严压出来的?更不是。它只能是用爱——用全部的爱来构建。爱,能够让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美丽;爱,能够使我们的身心沐浴着阳光的温暖。
一、爱是尊重
刚刚毕业那年,当一个个不谙世事、淘气顽皮的孩子站在我面前扮鬼脸、吵吵闹闹的时候,当家长见到稚气未脱的我流露出不信任的眼神的时候,生性不服输的我就决心:一定要在这条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脚印。
接班以来,我每天早来晚走,了解、关注每一个孩子,寻找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之处。在细心观察下,我发现坐在最后一位的小女孩荣儿,性格特别内向,课堂上从来不举手,下课也很少玩耍,偶尔还一个人在位上悄悄地抹眼泪,和她聊天,她却什么也不说。于是,我约见了孩子的家长,在交谈中我知道了孩子出生时因为难产造成脑积水,除了智力比一般的孩子差以外,还弱视。这些先天性的因素,使孩子胆小畏惧他人,不敢讲话,学习也不好,也基本没有什么朋友,遇到事情就哭……看到孩子家长难过的样子,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就承受如此大的压力,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第二天,我单独为荣儿在讲桌旁,安排一个位置,方便她听课。几节课下来,我清楚了她在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并利用课后时间对她进行针对性地讲解。课间,我把她带到同学中一起游戏、活动。在频繁的接触中,她开始接纳我,见到我不再是面无表情,而是友好地报以微笑,这让我惊喜不已。
她很喜欢画画,充满童真的人物、风景都画得很有意思。我看她的画,每次都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出画的优点,再提出改进的方法意见。她总是若有所思地点着头,再“创作”。后来,我在办公桌上发现一张写有“老师,我喜欢你”的儿童画,正是我说很喜欢的那幅画。后来,她又有了可喜的变化:早上入校时,她愿意和同学结伴进入校园;下午放学,她也和别的同学一样同我说再见。她正在慢慢融入这个集体,慢慢学会与人交往,这是我最愿意看到的。尽管她考试有时会不及格,会影响班级的总成绩,但她将来长大了能正常地与人交往,能独立地去生活,不是更令我们欣慰吗?有一种辛苦叫甜蜜,那是一种打心里感受的幸福,荣儿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爱的伟大。
二、爱是激励
在工作中,我始终信奉: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为此,我每带一个班,都努力营造一个快乐天堂,让孩子们“进步每一天,快乐每一天”。我现在这个班有一个男孩子叫张毅,他很聪明,也很特殊,不仅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时常在课堂上做鬼脸,扰乱别的同学,而且无视学校纪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多次对我的话置之不理,甚至到办公室反省也不见效果。怎么办?任其发展?我深刻反省自己的做法,逐项回忆过去的场景。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所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没有爱,就没有沟通。后来,我经常和他聊天,给他讲道理。原来她父母外出打工很少回家,而他只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经过走访得知,两位老人重病缠身,照顾自己都很吃力,加上孙子就更难了。老人说:“老师,谢谢您对我孙子的关心,这孩子什么样我知道……唉!老师让你多费心了,俺们全家谢谢您!”回到家后,我想起张毅的家庭生活,孩子太孤单,缺少爱,缺少关心,缺少沟通。于是第二天我找到他谈谈心,他说:“老师,我知道你是为我好,道理我也懂,可我就是学不下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让老师帮你试试吧,你一定行!今天,咱们就先背单词吧!”我向他投去肯定的目光。第三天他果然来了,虽然背得结结巴巴,我却依然说:“你背得真棒,这就是成功!”他非常高兴。“老师您再给我一个任务吧!”接着他又背会了句型、课文,每次我都对他大加鼓励。下课后,他悄悄地对我说:“老师,你真好!”看着他那充满感激的眼神,我深深地体会到:爱,就是我们教育的全部真谛啊。十几年的经历告诉我:激励和宽容比惩罚在学生心灵中的震撼要强烈得多。让我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理解学生的心理,宽容学生的过错;让我们再多一些微笑和交流,微笑着面对他们,交流彼此的心声。
三、爱是让学生心中充满爱
独生子女,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他们以为被爱是理所应当的。让他们主动爱别人,得教师多方引导。我常跟孩子们说爱是相互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去爱人,关爱父母,友爱同伴。心中充满了爱,人才会更幸福、更快乐。工作中,我用自己的言行教会孩子们:爱的感觉是温暖的,爱的心地是无私的,爱的言语是成全的,爱的行为是正直的。
四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入学一个月左右,王明雪在课堂上吐了。她周围的同学,有的捂鼻子,有的用手扇风,有的说:“太恶心了!”更有甚者用手捏着鼻子跑离座位。此时,批评的作用不大。我一言不发,拎过一块抹布,径直来到王明雪课桌前,默默地擦着呕吐物。身教重于言教,几个懂事的孩子,有的扶她去水房漱口,有的递给她手纸,有的用拖布拖地。待教室恢复平静之后,我表扬了几位主动帮助王明雪的同学,我说他们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我问王明雪:“孩子,你现在最想见到的是谁?”她说是妈妈。我抚摸着她的头说:“尽管妈妈不在身边,但老师和同学就是你的亲人。你觉得幸福吗?”王明雪幸福得哭了。她对老师和同学们说:“谢谢大家!”帮助王明雪的同学笑了,捂鼻子说恶心的同学不好意思了。我又告诉他们:“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上学期期末,高歌发烧,趴在桌子上,好多同学主动扶他去卫生室。身教是一面镜子,言教则是一架梯子,既要有身教的垂范,又要有言教的升华,这样学生才会慢慢懂得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
构建和谐校园,教师绝不能做高高在上的“旁观者”,我们要走到学生中间,走进学生心里,带着爱,带着情,寻找交流的方式,拓宽沟通的渠道,做学生的“知心人”。要敢于把我们严厉的面具拿掉,要善于把师生之间的屏障打开,让爱来加深我们师生的感情,用爱来装饰我们美丽的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不能一蹴而就,会有困难,会遇挫折;构建和谐校园不能一劳永逸,要坚持,要付出,要流汗。但是,还有比人更高的山吗?还有比脚更远的路吗?没有。只要我们付出全部的爱,只要我们付出全部的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我们的学生会笑得越来越甜,校园会变得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