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观察习惯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记忆、理解地理知识。当下,高中学生地理课堂观察习惯并不是很好,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必须通过地理比较法增强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据此,本文以地理课堂教学为例分析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对高中地理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 地理比较法;高中地理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052-01
  地理比较法即是通过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最常用于比较不同的地理概念、地图信息等等,针对目前高中学生地理课堂观察习惯与问题,有针对性的帮助其提升观察对比能力。
  一、高中学生地理课堂观察习惯与问题分析
  (一)无序观察习惯
  1.观察图表时找不到、找不准
  因为是无序观察,所以学生要完全整合地理图表中的信息,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比较大,所以有时候会找不到地图信息。而且,学生由于无序观察,也很容易被多种信息干扰,所以有时候也不会找不准地图信息。
  2.识图能力差
  学生在无序观察的时候观察思路也必然是混乱的,往往一张图看完全无标记,或是根本不知道该标记什么,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观察的效果和质量,如果学生长期保持这种习惯,那识图能力自然就会慢慢变差。
  (二)表层观察习惯
  1.无法发现隐藏的物理知识
  即是表层观察,那就说明学生只能看到地图中实实在在存在的信息,例如哪块有山、哪块有水等等,但是对于更深层次的知识,例如山体的岩石结构、当地的水质等则难以发现。
  2.容易忽略地图中的图例
  图例一般是在地图的右下角等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学生停留在表层观察的层面,有时就容易忽略地图中的图例,所以也就看不懂地图中的某些地理标识,如果学生还不能仔细寻找图例,那将会忽略很多重要的地理信息。
  二、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基础和前提
  1.發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既是应用地理比较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课堂观察习惯,那就必须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更是为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指明了方向,所以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变得无用,相反的,教师因为退居幕后,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把握教学进度并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向。地理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需要学生具备超强的识图读图能力,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运用地理比较法的过程中往往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二)方法和策略——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引导学生比较图表的图例
  图例即是图表的语言,是学生正确解读图表的最重要的工具。例如在观察我国自然灾害地理分布图时,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都有其独特的标识,而且根据灾害的危险程度还划分有不同的等级。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学生观察地图之前,教师首先要引导其学习这些图标和图例,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2.挖掘图表中隐含的知识
  地理教材中,有些地理知识并没有以文字的形式落实到纸面上,而是都凝缩在了一张小小的地图中,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图表中的内容进行知识比较,例如在观察泥石流冲毁村庄和草原的图片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观察村庄周围的地形地貌以及山体的植被、土壤等信息,然后和草原图片的内容做对比,从而探讨发生泥石流的主要原因。
  3.通过不同的观察方式利用地理比较法
  无论是观察地理图表还是照片,教师都可以根据观察的特点(目的性、有序性、深刻性、全面性、灵活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思路,即在确定观察目的基础上进行“分部式”观察、“细节性”观察、“全局性”观察和“多角度”观察,并通过这些观察方式利用地理比较法,让学生全方位的比较各类地形地貌的不同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地理课堂观察习惯共分为无序观察习惯和表层观察习惯两种,由此产生的学习问题也比较多,为了改变学生错误的观察习惯,教师必须要合理运用地理比较法,在学生观察地理图表的过程中引导其比较图表语言、挖掘隐含知识、体现观察特点并教给他们实用的观察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渗透地理比较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文园.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12):54.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班主任担负着教育和管理学生的双重任务。除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德育教育等进行关注。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征,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和进步。班主任管理就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茁壮成长。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家是人们最初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但家庭无法完成孩子的全部教育培养过程,还是需要到学校接受长时间的培养、学习。因此,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和参与,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目标一致。家庭与学校有效沟通与合作,才能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形成合力,实现“双赢”。  关键词 家校“双赢”
摘 要 经济的增长,带动所有行业的增长,为了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努力的工作中,因此就会出现将孩子留守在家,请父母帮忙照顾的现象,父母不能在孩子的学习上起到根本的作用,只能提供金钱。而且新课改要求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關键词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教师辅助;留守儿童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
摘 要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给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就基于生活化视角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这一主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047-01  初中生物课程与我们生活的多个方面
摘 要 物理实验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有效地去记忆物理知识,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堂形式。本文将对物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做出探究。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法;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051-01  初中物理实验课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理论知识通过亲自动手参与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一堂成功的物理课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