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军校教员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la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员是一个集知识的传授、教学的组织、心灵的塑造、科研的承担等为一身的集合体,随着信息化教育时代的来临,在某些方面面临着颠覆性的解构。笔者主要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军校教员教学面临的挑战及怎样应对做了相应探讨。
  [关键词] 信息化 军校教员 挑战 应对
  
  21世纪的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给军校教学系统诸要素带来的影响无疑也是全方位、革命性的,其中自然包括了对教员的冲击。由于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为发端的,因而笔者认为,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军校教员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对建设我军院校教员队伍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化条件下军校教员教学面临的挑战
  我们知道,教员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体,即集知识的传授、教学的组织、心灵的塑造、科研的承担等为一身的集合体,多重角色赋予了教员在知识的传递过程、在道德的养成过程中具有权威性。但是,随着信息化教育时代的来临,不仅赋予了传统师范概念的内涵以全新的诠释,对教员尤其是个体角色来说,某些方面甚至要面临信息化教育带来的颠覆性的解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化教育对教员专业权威的挑战
  信息化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教育信息资源的无极限丰富及教育信息获取方式的方便快捷。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以及信息获取的便捷,教员的专业权威自然无法与庞大的信息网络系统竞争。对学员来说,教员已不再成为唯一的知识来源,教员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也完全可以为信息化教育下的信息数据库所取代。课堂教学也已不再成为唯一的知识获取途径。较之传统的知识传承方式,他们甚至更乐意于信息网络提供的方便、快捷、自由、直接的知识获取方式。教员与学员之间的知识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在某些方面甚至还会出现负增长,即学员已知的,教员未必已知,教员才知的,学员早已知。更为重要的是,借助信息网络的强大功能,学员可以实时弥补教员在专业造诣方面的不足,甚至指出教员在专业方面存在的问题。面对知识的真理性及知识获取的公平性,传统的教员和学员之间的关系也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到来发生急剧的变化。
  (二)信息化教育对教员传统权威的淡化
  专业权威是教员职业的要求,也是塑造教员权威的基础。信息化教育带来知识获取途径的多样性,动摇了过去教员在知识获取过程中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地位。那种单纯靠教员获得知识积累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在信息化教育时代,教员的知识传承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被信息网络所取代。以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为标志的信息化教育的出现,不仅使教员的专业权威受到挑战,而且削弱、淡化了教员的传统权威。
  二、信息化条件下军校教员教学应采取的应对方法
  围绕信息化教育时代军校教员教学权威的构建,应重点从教员的专业素质和信息素质入手:
  (一)提升教员的专业素质
  一般来说,教员的专业素质主要包含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两个方面。
  知识素质是任职教育院校教员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良好的知识素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军校教员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有专家指出,合格的军校教员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及教育知识。作为军校的教员,无论从事何种专业,都必须对该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学术渊源了然于心,娴熟应用。教育界一直有个著名的“水桶”比喻,即“要给学员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这个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对教员专业知识储备方面的要求,也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人们对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员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和普遍共识。但是,随着信息化教育的来临、新军事变革的深入以及我军教育体制的转型,军校任职教育对象的职业性、专业性凸显,对现代军校教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也要高得多,因而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现代院校教员,在专业知识方面光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保证这是一桶“新鲜的水”。即在专业知识方面,要求教员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一方面保持知识积累的不间断性、延伸性,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进行知识的更新,保持自己专业知识的前沿性。否则,即使有了“一桶水”,但放置时间过长,也会变成“陈水”甚至“腐水”,喝了即使不致危害健康,也注定对身体无益。换句话说,教员如果抱着“一本教案打天下”、“辛苦一年,吃足十年”的态度执教,其结果不仅消解了自身的权威形象,甚至要面临被信息化教育淘汰的危险。此外,专业知识储备的持续、更新是创造性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培养创新型的专业军事人才,这既是现代教育的特点和目的,也是对教员的要求,教员如果认识不到知识积累、知识更新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也就谈不上创新,更无法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形象。
  能力素质既是院校教员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素质,也是教员树立自己教员权威不可或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说,教员能力是构成、评价教员权威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准。能力是个综合的概念,它是指顺利完成某项工作的综合评价。按普遍的共识,对院校教员来说,能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判断力等;二是教学能力,如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用和加工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实施能力、表达能力、组织教学活动能力等;三是发展能力,如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自学能力等。上述三种能力的有机结合构成了院校教员完整的能力素质结构,也只有具备了这样能力素质结构,才能把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员,才能树立教员良好的师范形象。
  (二)努力提升教员的信息素养
  这里所说的信息素养,也称信息素质,是指在信息化背景下,个体所形成的信息处理的能力和水平、对待信息的态度,以及个体的信息生产能力。个体信息素养的高低,取决于他对待信息的态度和处理信息的水平、能力。在信息化教育时代,军校教员的信息化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知识储备,是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员个体的信息化素养,是构成和衡量现代军校教员的权威意识、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每个现代军校教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首先,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信息化教育。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员对信息化教育不敏感,面对庞大的信息资源无所适从,甚至还有不上网、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熟悉等情况存在,我行我素,闭门造车。结果是使自己在不知不觉间成了信息化教育时代的井底之蛙。也有相当比例的教员特别是年青教员对信息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过于迷恋、信赖,不注意甚至懒于个体专业知识的积累、钻研,凡事上网,快速下载,不加过滤,马上应用。结果是使自己成为信息化教育的“传声筒”、“搬运工”,缺乏个人思想。这两种现象都是对信息化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体现,都是片面的。在信息化教育时代,任何回避信息甚至与信息绝缘的行为不仅不能胜任教学,最终只能被淘汰,反之,过分依赖信息,脱离教学实际,个体思想缺失的行为也是无法胜任的。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个体教员在具备并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基础上,视信息资源为自己知识储备、扩充的重要渠道,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作为自己教学实践的得力助手,变信息化教育源源为现代军校教育的得力工具,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打造体现时代特征、军队特征的权威形象,才是科学的。
  其次,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信息资源。网络信息无奇不有,鱼龙混杂,这就要求教员在分享信息资源时,要具备相当的信息研判能力,去伪存真,择优选用。不仅如此,作为现代军校任职教育教员,还要有能力去指导学员采集信息,分享信息。对一些专业的教员,还要具备较强的信息甄别能力,尤其是当今世界,网络已经成为思想碰撞、舆论宣传的一个重要平台,各种思潮纷纷呈现,有些甚至是来自敌对势力别有用心的攻击,作为军校相关专业的教员,在涉及一些重大问题、敏感问题、有争议的问题时,不仅要有能力加以甄别,而且还要有能力引导学员从正面获取信息,作出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一致的判读。同时,在信息化教育的时代,对信息的态度单纯停留在利用、分享的层面是不够的。教员应该在分享信息资源的同时,勇于创新,积极投身于信息空间的建设、拓展,让自己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建设者而不是单纯的消费者。■
其他文献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写作能力又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就学科教学而言,说语文教学是“老大难”恐怕不为过激之言,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
人工挖孔桩具有许多优点:桩身成型直观;桩的旋工质量宜保证;桩承载力大:施工方法简单,不需要使用打桩机械;一个工地上可同时进行多桩施工等等,人工挖孔桩桩身混凝土的密实性,是保证混
利用蒸汽引射器来节约能源,早已为人们所注意。引射器根据使用工质的不同,一般有蒸汽引射器、水流引射器和空气引射器之分。海天测控公司在大量收集研究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基础上
近年来,佛山南海铝型材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但随着铝型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不产铝的佛山南海铝型材行业面临了一定的销售压力。佛山南海铝型材市场的竞争逐渐由企业之间的竞争转
R8法是在酸性条件下利用甲醇作还原剂还原氯酸钠来产生二氧化氯,它的主要特点是转化率高、产品氯含量低、开机启动快和易于控制。南宁凤凰纸业有限公司9t/d的二氧化氯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