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心灵绽放责任之花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某些学生对外界的事物变得冷漠,对家庭、集体和社会没有责任感,遇到事情相互推卸责任,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造成一定的影响。学生单纯的心灵就像没被开垦的土地,只有教师在其中播下责任的种子,才能在学生的心灵绽放责任之花。
  一、换位思考,理解责任,播下责任的种子
  什么是责任?学生对这个概念非常的模糊,并且理解起来也非常抽象。可以运用“换位思考”,巧妙地将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使学生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对方的感受,从而通过自己的经历、认知和情感来理解“责任”的含义,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颗责任的种子。
  记得有一次以“责任”为主题的班会,我没有给学生讲解什么是责任、应该怎样尽到自己的责任,而是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回答放学后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学生纷纷回答:“赶紧回家吃饭呀!”我转而一笑,继续假设:如果当你急忙赶回家后,等待你的不是香喷喷的饭菜,而是爸爸妈妈在看电视,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生气了!”爸爸妈妈也工作了一天,难道就不能像你一样一回家就打开电视机等待吃饭吗?有的同学回答不会做饭,有的同学回答妈妈就应该做饭,因为这是她的责任。那么儿女的责任又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出,大多数的学生都陷入了沉思,在心里默默地想着自己的责任,学生想到了孝敬父母、好好学习、建设祖国等很多的责任。
  “换位思考”使得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并理解了责任背后那沉甸甸的辛苦,暗自下决心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潜意识里将“责任”这个名词种在了自己的心中,并坚持努力着。
  二、竞争合作,体会责任,静待责任的绽放
  行动远比说教的力量大得多。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各项集体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对集体负责,让学生利用行动绽放责任之花。
  在班级管理中,我将学生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分成了几个小组,通过学习、纪律、卫生、体育等几个方面进行评比。小组内的每个学生又有不同的分工,有负责纪律的、有负责卫生的、有负责学习的,小组之间实行轮流监督,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负责的区域不到位,要扣掉小组内的积分;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认真负责的,要奖励相应的积分。针对每个小组的积分情况进行一月一汇总,并评出其中的优胜小组和积分能手,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方式,使得小组内的成员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在小组实行评比的三个月当中,变化最大的就是三小组的李志,李志是班里的学困生,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上课说话、打闹,屡次让小组减了分,屡次劝说一点效果也没有,然而小组人员最后做出一个决定,让李志负责小组成员的纪律,管得好给加分。没想到李志很是兴奋,只要哪个学生说话他都及时制止,自己也不再说话,不但自己的毛病改了很多,小组内也加了分,而且李志的文化课也有起色,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合作与竞争”,使学生体会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切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使班里的学生团结了很多,尽情绽放责任带来的美丽花朵。
  三、榜样力量,承担责任,结出责任的硕果
  每个人的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有所不同。老师在学生工作中要起到典范的作用,应该更好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学生做一个表率,促使学生也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班集体处处体现有了责任所结出的硕果。
  某个星期天,我到刘红家家访,她是个留守儿童,平时跟着80岁的奶奶一起生活,刘红有时还要照顾奶奶,日子过得很是艰苦。然而在半路的时候,我的膝盖被电线杆蹭破了点皮,经过简单的包扎后,我还是去了刘红家,刘红看到我非常感动,动情地对我说:“老师,你可以不来的!”我微笑着看看刘红,冲她说:“咱们说好的事情是不能变的,这是我的职责。”虽然我受了点伤,但是那次的家访非常的成功,了解到了刘红家的实际情况,拉近了与刘红之间的距离。此后的刘红,心里有什么想法和情感都愿意找我倾诉,把我当成了她的知心朋友,通过一段时间耐心细致的输导,刘红开朗了很多,真正地成为了班集体中的一分子。
  “榜样力量”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但一定要真实动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中,体会到了班主任的用心和对责任的担当,它感染了每个学生,使得每个学生也变得尽心尽责,班里结出了责任的累累硕果。
  “教书育人”不但是对学生成绩和能力的提高,更是对学生做人的指导。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会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感恩父母、回报社会,小到形成一个团结互助的班集体,大到建设一个团结奋进的国家,都离不开每个人责任的承担。可见,对小学生的责任教育任重而道远,只有广大的教师携起手来,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甘于奉献的氛围,才能将责任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灵之上。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掘港小学)
其他文献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的确,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语言材料,一点一滴积累有价值的东西,最终就变成他们自己的文化积淀。许多名人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时,无不提到得益于课外阅读。  于是,我结合学校贯彻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结合本班的实际,以“书香伴我行,尽享读书乐”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引领孩子探究作品中蕴藏着的灵性和思想,感受充满魅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人口的大量流动,全国大部分乡镇学校的生源在逐年减少,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村小、教学点的生源急剧下滑。就拿我县来说,全
暗示教学法首创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并且在欧美以及日本等广泛流传。暗示教学法是指通过暗示,也就是建立在无意识心理上的倾向,激发个人的潜力并不断地创造学习动机,提高想象力、记忆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这种教学方法也充分地应用在我国高中美术教学中,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  一、暗示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愉
分析了影响隧道窑高产的决定因素:窑炉的长度和断面宽度、窑炉构造、窑内气流流动规范与否、砖坯码垛形态、内燃掺配比例、窑内风量等等,指出了相应的措施。
2013年6月20日,随着神十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的成功举行,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探寻科学奥秘的热潮。如何让学生能用科学的方法和理性态度去认识世界,进而改变生活,以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的共同和谐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话题。  一、以生为本,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科学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自己的观察、质疑、假设、验证、交流等活动中成长,教师做的是激励、引导、列计划。每一堂课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河北省装配式建筑“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河北省将形成能够服务于京津冀地区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和服务体系,装配式建造方式成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