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医疗设备在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可穿戴式医疗设备在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87例住院患者,按照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91例)和观察组(9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设备监测模式,观察组为可穿戴式医疗设备监测模式.自制调查问卷评价两组生命体征数据采集设备临床应用价值,对比可穿戴式医疗设备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结果:两组随机抽检的体温、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数据一致性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8,t=1.328,t=0.980,t=1.091,t=0.342;P>0.05).观察组单次采集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和不同类型疾病住院患者的平均采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9,t=8.304;P<0.05);观察组生命体征数据采集的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抢救成功率、患者感染率和焦虑状态比例数据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88,x2=3.887,x2=4.077,x2=5.143,x2=5.342,x2=10.984;P<0.05).结论:可穿戴式医疗设备能够有效提高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生命体征数据的监测效率,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
其他文献
通过对麻醉机潮气量进行过程能力分析,以判断麻醉机满足工作需要的能力.选取2019-2020年医院Avance型、Avance CS2型和A-7100型3种型号麻醉机检测的潮气量数值,运用Minitab 17.0软件对3种型号麻醉机进行过程能力分析.3种型号麻醉机过程性能指数(PPI)的最大PPI(Pp)值分别为1.2、1.0和0.52,其中Avance型和Avance CS2型麻醉机潮气量的Pp值处于二级水平,表现能力尚可,基本满足工作需要,但需要对麻醉机进行监督和控制,而A-7100型麻醉机潮气量的Pp
目的:比较研究血浆分离器(OP-08W)组合血浆成分分离器(EC)系列用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诊治的135例HLAP患者,按照DFPP治疗方法的不同,将给予OP-08W+EC-40 W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A组(43例),给予OP-08W+EC-50 W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B组(45例),将给予传统内科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7例).比较3组患者禁食、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长抑素或类似物使用时间,以及治疗前、治疗1周后
目的:分析全脑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CTA-CTP)一体化技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98例CIS患者,从出现症状至基线影像学检查时间间隔<24 h,患者均完成CTP-CTA一体化检查,比较各患者脑区域全脑病灶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图,分析对比患者梗死区与健侧区各项灌注参数的差异.结果:98例患者中梗死灶78例,半暗带85例.CTP检查发现,梗死区的CBF、CBV水平明显低于对应健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与心电图ST段不同特征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3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3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79例(单支病变146例,多支病变33例).患者于入院10 min及入院后第1 d每隔4~8 h,第2 d每隔12~24 h测定患者18导联心电图,将确定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分别记为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急性下壁、前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