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水平”蒙蔽了眼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tongzh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日,我在某幼儿园大班观摩活动区现场。亮亮拿了一盒玩具坐到桌旁独自玩着。玩具是一些不同长短、颜色的细棍和若干表面带有小坑的圆球。
  他先插了一蓝一绿两个刺球,并将他们随意放在盒里。而后,又很快插出三架飞机,就是那种以中间一个球做中心,旁边插出两个翅膀,后面还有一个尾巴的。
  他双手分别拿着一架飞机一边在桌子两边行走,一边自言自语:“呜……呜……”玩了半天,不断东瞧瞧,西看看。大概过了5分多钟,我看他实在是百无聊赖,脸上没有丝毫快乐的感觉,感觉他有点寂寞,心想:我跟他玩会儿,哪怕就是陪伴,尽量不打扰他。
  于是,我蹲在了他旁边。
  “我可以跟你玩一会儿吗?”我询问。
  亮亮点点头。
  “你可以教我吗?”我顺手拿起一个小球和小棍插上,“是这样吗?”
  他又点点头,然后告诉我要在下面插另一个颜色的棍,好拿着。
  我心不在焉地插了几根棍,成了个球状,心想:“这有什么意思呢?”
  一同蹲在这里观察的同伴W老师问亮亮:“她插的跟你一样吗?”
  亮亮摇头:“不一样,她没插完。”
  哦,我发现,确实球上还有几个小眼儿空着,赶紧插上一样颜色、一样长短的棍,心想:这也许就是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吧。
  W老师又问:“现在一样了吧?”
  亮亮摇摇头:“不一样。”
  我们很奇怪地看着他:“怎么不一样呀?”
  亮亮回答:“我的球小,她的球大。”
  我和W老师来了兴趣,很好奇地去看那两个似乎差别不大的球。亮亮怎么一眼就目测得如此准确?
  W老师问:“你怎么一眼就看出来的?”
  亮亮说:“因为她用的棍最长,所以插出来的球最大,我的棍短,所以插的球小。”
  哦,我们恍然大悟!又问:“这棍大小不一样吗?”“是呀!”亮亮把长短不一的小棍从长到短排在一只手上,给我们介绍:“蓝的比黄的长,黄的比绿的长,绿的比橙色长,橙的比粉的长……最短的是紫色。”他能如此清晰地说明不同颜色小棍之间的长短关系,令我们刮目相看!
  也许是有人跟他聊天吧,亮亮此时的脸上开始有了些许的开心和放松的神色!不过,他继续一个人玩着。
  不一会儿,W老师不甘寂寞又蹲在了亮亮旁边,表示也想跟他学插球,并选择了较短的棍。插完球,W老师问他:“我这个球跟你那个球一样吗?”
  亮亮摇摇头说:“不一样,你这个球密,我那个球稀。”
  这又惊到我们了。W老师问:“你怎么知道的呀?”
  亮亮答:“我那个棍长,缝隙大,球就大;你这个棍短,缝隙小,球就小。”
  原来他还了解不同长短的棍插到同样大小的小球上疏密的关系!
  “那你能说说,这个球上有多少棍呢?”听了W老师的问题,我有些不同意见,认为会干扰孩子,而且如此密密麻麻的圆球,数棍太难了,一个仅6岁多的孩子怎么能数清呢?
  于是,我对W老师说:“你这样是在干扰他,让他按照他的想法去玩。”
  W老师却辩解:“他可以数,可以不数,可以选择!”
  没想到,当执着的W老师第二次用商量的口吻提出这个挑战时,亮亮接了招儿。他认真地拿着自己的棍数着,然后告诉我们一共25根。
  我们都没有当回事,觉得他不过是随便数数,这25根有可能不是个准数。孩子数这没边没沿的东西,肯定会有漏掉的。但我们又想知道,他的这个数是否是有依据地数出来的。
  于是,W老师试探着问他是怎么数出来的。亮亮不慌不忙拿着球的最底下的中心——他称为“棒儿”的棍,开始展示他的数法。
  他先把最底下那层挨个数,即使这层棍是有点上下错位,并不在一层上。然后又拿着中间水平棍中的一根,数中间这层,又换到左手拿着最上一层挨个数,一个不落。最后发现手上还有一根,也数上,说:“不是25,是26。刚才落掉了一根。”
  不约而同,我和W老师都是惊讶又惊喜地说:“你简直太厉害了!”得到夸奖的他也笑了。
  谁能想到,一个6岁的孩子,思维却如此缜密,对于这套玩具中棍与棍、棍与球的大小、疏密之间的关系认识得如此准确。他的观察能力如此之强,用眼睛就可以将纷繁复杂的圆球分出层,再来数。
  没人刻意去教,他也没有一步一步地按照教的步骤去学。他对量、对数量之间关系的认识,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能力就在这每天不断的玩中建构起来。这恰恰说明了孩子们是怎样学习的,说明了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是在不断与材料相互作用中进行的。
  我们千万不能仅凭幼儿在游戏或生活中表现出的某些表面现象和行为,去判断其发展水平、智力的高低。
  孩子的世界是丰富的、复杂的,孩子有超常的整合学习能力。如果一个孩子对一套玩具百玩不厌,一定有原因。如果我们不去和孩子对话,怎么能了解孩子的想法?如果我们不给孩子陈述理由的机会,那么我们也无法发现他的思维和能力的真实水平。
其他文献
针对自然角“无人问津”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喜欢自然、热爱自然是孩子们的天性,特别是对小班幼儿来说,在自然中去探索和学习是非常适宜的。在班级中,自然角是幼儿了解自然的基地,幼儿可以通过比较各种动植物的异同,提高观察能力;通过照料动植物,培养其对动植物的兴趣和爱心,了解一些简单的自然常识,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与教室里其他区域的开放性相比,传统的自然角变化较少,自然角中的植
一  苏子平老师五十岁之前是没有想过要给学生补课的,是有偿补课。不但没想过,而且对如火如荼的补课行为还嗤之以鼻和深恶痛绝。对学校里很多老师私下的有偿补课行为很不屑,发自内心深处地不屑。苏子平认为,一名教师不应该为了钱去补课,或者说补课不应该要钱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如果真心好学,就可以来求教老师,老师也有义务为其答疑解惑,而不是收取其钱财才能为其课外讲解。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
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幼儿教师教育工作成为目前国家关注的重点、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现实中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如教师积极性不高,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参加培训时听着很有道理,返回到自身工作实践时却发现难以在实践中落实;培训内容多从“既定的”“应然的”出发,不能够解决教师实践中的难题等等,幼儿教师研修的实效性仍是目前亟待探索的重点问题。  活动区是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和活
所谓师幼互动,指的是发生在幼儿园内部的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过程。目前,师幼互动质量研究已成为国际学前教育质量研究的核心,因为许多研究发现,良好的师幼互动和儿童的学习直接相关,对他们当下及未来的认知、语言、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近些年来一直将师幼互动作为行动研究的重点,希望能以师幼互动为切入点,探索提升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质量的途径。  CL
学校特色文化是指一所学校以师生为主体,经过长期实践创造并达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是一所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也是一所学校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和“人人是创新之人,时时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的创造教育思想,给学校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学校是有生命力的地方,特色学校的生命力根植
摘 要:文章从抗疫期间高校各部门联动进行在线教学的准备入手,包括启动网络扩容、教学软硬件升级、筛选直播录播平台、开设在线教学技术支持专栏、组建校院两级线上教学技术支持群、开设网上技术咨询值班会议室、创建企业微信班级群及线上教学管理支持等一系列技术准备,为教师提供在线教学技术支持方案。该方案通过优化教学安排、整合校内外资源、创建网上直播课堂、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导入课程实现在线教学资源环境的搭建。文章重
一次作业的评价、一节课堂教学评价可能是总结性评价,而对于一个学期的学习活动来说,又转化为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表现所做的激励性评价,它侧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但是日常的评价活动尚存在以下缺失:  一、美术课以“作品为中心”的评分标准,偏向知识与技能目标,忽略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以“教师自我中心”,缺乏反馈意见的途径,呆板沉闷的课堂气氛与教育方式使学生畏惧参与评价活
梅·杰米森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黑人女航天员,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伟大女性。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曾经从事过工程师、医生、科学大使等多种职业。如今,她又有新的努力方向,作为“百年星舰”计划的领头人,她努力推动星际旅行,使之在下一个世纪成为可能。  Best known as the first black woman to go into space, Mae Jemison has done muc
2017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于5月20日至6月20日如期举行。今年宣传月的主题为“游戏——点亮快乐童年”。其实,游戏对于儿童,就像水之于鱼——水是鱼儿的家园,又像风之于鸟——风让鸟儿飞得更高……我们可以举出更多类似的比喻,来证明游戏对儿童有多么重要,说服你一定要给孩子们机会去游戏。不过,今天我们先不谈儿童,谈谈我们自己。  先来回答一个问题吧:在你的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段快乐经历是什么?不
十月的田野,五谷丰登,遍地芬芳,黄的黍谷,红的高粱,满眼都是炫目的色彩;十月的田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稻菽千重浪,硕果万里香。从大漠边关到南国海疆,每一片土地上都收获着幸福,每一缕秋风中都飘荡着成熟的气息和瓜果稻菽的浓香。柳芽初绽的春天,我们种下种子和期望,耕耘中流下辛勤的汗水,收获五谷是我们永恒的盼望。绿油油的夏天,我们遥望秋的果实,收获的喜悦终于在十月的金风里展现得淋漓酣畅。  十月的山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