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障碍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应该更注重对初中语文阅读的指导,阅读关乎着语文教学的成败与否。但当下语文阅读教学得到的重视却很微妙。笔者下文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理解能力;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习语文就必须学会阅读,理解语文中各种不同的意思。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了绝大部分,但是出效果的语文阅读教学还没有看到。初中语文老师依旧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阅读是分量最重,变动最大的,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得不到相应的重视。针对目前的状态,笔者对怎样有效地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
探讨。
一、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语文作为一门伴随着学生一生的学科,占据了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而语文中又以语文阅读为重。初中生学习语文阅读基本都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的状态,这不利于初中生语文素质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就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做了以下归纳:
(一)初中语文阅读步骤程序化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做出初中语文阅读,一批批的老师归纳总结了一整套严格的语文阅读步骤。根据这个套路来,虽不会将初中语文阅读题全部都做对,但也失不了多少分。老师在讲解阅读文章时常常是根据题目来解析,或者是一句一句的揉碎了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意思,应该看出些什么,文章不复文字的优美。就如同将嚼过的饭菜再吐出来让别人吃下去一样。学生感受不到文章的真实情感,语言文字的韵味学生也是感受不到的。这样死板单调的语文阅读教学遏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厌恶情绪也是很正常的。笔者认为将初中语文阅读步骤程序化是不可取的。
(二)语文阅读教学手段形式化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教育也同科技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老师使用多媒体来教学也越来越常见。同样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更多的会让学生失去对语文阅读的沉淀感。老师可以用不同的教案来播放,但同时学生越来越多的从投影仪上学习,而不是从老师的身上学到知识,这有些太过于本末倒置了。我们提倡多元化的教学,但不建议走换汤不换药的形式化的教学。
(三)阅读教案艺术化
老师的阅读教案决定了语文阅读课堂大致走向。有的初中语文老师有着对教案的偏执,不知变通,要将课堂所有的内容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偏差一点都不行。这样的课堂人工的影子太强,美则美已,就是没有生命力。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语文阅读教学,是不可取的。更加重要的是,这样的阅读教学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巨大的消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明显地发现,当教师的教学过程比较呆板、完全按照教学模式进行一板一眼的教学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的低的,并且教師可以发现,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比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这个时候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学生本身又被约束在课堂上没有办法自由的进行行动,两者相互冲突,就使得教师的教学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应该认识到,阅读教案其实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真正决定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调整和改进。
二、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强的元素,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很多种方法,对课堂教学来说最合适的当属多媒体的合理运用。例如在学习《变色龙》这一课时,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影视播放让学生对变色龙这种生物的特性进行了解,进一步地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当然这其中少不了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解。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进行课堂创新,加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多元化的教学课堂是新课标提倡的,要求老师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并且在课堂中加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专题训练,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语文阅读的分类,做题的时候可以有个明确的方向,不至于没有方向的一头雾水,最后随便写写。语文阅读专题课型可以有:朗读课型、学法指导课型、文学欣赏课型、活动课型、积累课型、整体感悟课型、自主阅读课型、思维训练课型、探究课型、单元组合课型等等。当然,课型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优美的散文适合朗读,学术性的课文适合探究等等。可以有多种教学模式,但前提是要结合课文内容来进行选择,这样可以让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天下文章同源不同宗,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你体验到更多的感受。学习语文讲求的就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同样的,你的有效阅读量越多,就越能理解文章的情感。勤做读书笔记,会让学生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量,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贡献力量,同时知识面的拓展会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总结
鉴于当下对语文阅读的不重视,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现代教学思想以指导教学,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巧玲.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谈[J].教师,2010(2).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理解能力;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习语文就必须学会阅读,理解语文中各种不同的意思。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了绝大部分,但是出效果的语文阅读教学还没有看到。初中语文老师依旧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阅读是分量最重,变动最大的,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得不到相应的重视。针对目前的状态,笔者对怎样有效地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
探讨。
一、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语文作为一门伴随着学生一生的学科,占据了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而语文中又以语文阅读为重。初中生学习语文阅读基本都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的状态,这不利于初中生语文素质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就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做了以下归纳:
(一)初中语文阅读步骤程序化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做出初中语文阅读,一批批的老师归纳总结了一整套严格的语文阅读步骤。根据这个套路来,虽不会将初中语文阅读题全部都做对,但也失不了多少分。老师在讲解阅读文章时常常是根据题目来解析,或者是一句一句的揉碎了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意思,应该看出些什么,文章不复文字的优美。就如同将嚼过的饭菜再吐出来让别人吃下去一样。学生感受不到文章的真实情感,语言文字的韵味学生也是感受不到的。这样死板单调的语文阅读教学遏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厌恶情绪也是很正常的。笔者认为将初中语文阅读步骤程序化是不可取的。
(二)语文阅读教学手段形式化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教育也同科技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老师使用多媒体来教学也越来越常见。同样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更多的会让学生失去对语文阅读的沉淀感。老师可以用不同的教案来播放,但同时学生越来越多的从投影仪上学习,而不是从老师的身上学到知识,这有些太过于本末倒置了。我们提倡多元化的教学,但不建议走换汤不换药的形式化的教学。
(三)阅读教案艺术化
老师的阅读教案决定了语文阅读课堂大致走向。有的初中语文老师有着对教案的偏执,不知变通,要将课堂所有的内容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偏差一点都不行。这样的课堂人工的影子太强,美则美已,就是没有生命力。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语文阅读教学,是不可取的。更加重要的是,这样的阅读教学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巨大的消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明显地发现,当教师的教学过程比较呆板、完全按照教学模式进行一板一眼的教学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的低的,并且教師可以发现,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比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这个时候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学生本身又被约束在课堂上没有办法自由的进行行动,两者相互冲突,就使得教师的教学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应该认识到,阅读教案其实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真正决定教师的教学质量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调整和改进。
二、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强的元素,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很多种方法,对课堂教学来说最合适的当属多媒体的合理运用。例如在学习《变色龙》这一课时,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影视播放让学生对变色龙这种生物的特性进行了解,进一步地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当然这其中少不了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解。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进行课堂创新,加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多元化的教学课堂是新课标提倡的,要求老师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并且在课堂中加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专题训练,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语文阅读的分类,做题的时候可以有个明确的方向,不至于没有方向的一头雾水,最后随便写写。语文阅读专题课型可以有:朗读课型、学法指导课型、文学欣赏课型、活动课型、积累课型、整体感悟课型、自主阅读课型、思维训练课型、探究课型、单元组合课型等等。当然,课型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优美的散文适合朗读,学术性的课文适合探究等等。可以有多种教学模式,但前提是要结合课文内容来进行选择,这样可以让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天下文章同源不同宗,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你体验到更多的感受。学习语文讲求的就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同样的,你的有效阅读量越多,就越能理解文章的情感。勤做读书笔记,会让学生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量,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贡献力量,同时知识面的拓展会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总结
鉴于当下对语文阅读的不重视,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现代教学思想以指导教学,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巧玲.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谈[J].教师,2010(2).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