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瘤原代细胞分离及培养方法

来源 :国际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体瘤原代细胞培养是指将从供体获得的实体瘤组织在体外进行首次细胞培养。经原代培养获得的肿瘤细胞最接近机体组织也最能真实反映肿瘤细胞在体内生长的特性。在肿瘤研究中,研究者已通过实体瘤原代细胞培养获得了一些更具说服力的研究数据。本文针对实体瘤原代细胞培养方法,以及影响其广泛开展的制约因素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与方法进行阐述。

其他文献
体内参与乙醇代谢的酶主要有乙醇脱氢酶(ADH)、细胞色素P45Q-2E1(CYP2E1)和过氧化物酶,前两者均存在基因多态性.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肝病有密切关系.
1 基本情况  患者女性,63岁,因"左侧乳腺胀痛半年伴左乳房皮肤红斑1周"入院.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乳腺胀痛不适感,到某肿瘤医院就诊,行乳腺X线摄片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症",给予乳康片、乳块消等中成药治疗,自觉症状无明显缓解.1周前发现左侧乳房皮肤发红,再次前往某肿瘤医院就诊,又行乳腺X线摄片仍诊断为"乳腺增生症",未给予治疗.遂来我院乳腺病中心就诊,无局部用药史,也无发热等全身症状。
人类立体视功能的产生有诸多必要条件,双眼平行的视觉方向是其中之一.斜视后双眼的视觉方向不再平行,从而导致双眼视觉功能破坏;同时双眼视觉功能的丧失也意味着中枢对眼位的
血管生长素(ANG)属于RNase超家族,是唯一具有核糖核酸酶活性的血管生成因子.它可通过促进基膜的降解,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粘附等作用来促进血管生成.ANG在多种肿瘤中表
目的研究分析西北五省区苯丙酮尿症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外显子11的突变特征,为该地区苯丙酮尿症(PKU)的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276例PKU患儿及其父母的PAH基因启动子、第1-13外显子及其旁侧内含子区域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①在西北五省区276例PKU患者552条染色体PAH基因外显子11中共检测出47个突变等位基因,突变等位基因检出率为8.
显微切割技术是在显微状态或显微镜直视下直接或通过显微操作系统简单、快速地从含有不同成分的组织中特异的分离出预研究的均质细胞来进行后续分析,由于其可以大大削弱组织
1 病历摘要  一般情况:患者宿某,女性,49岁.  主诉:间断性右下腹痛伴低热2个余月经门诊收入院.  现病史:缘于2个月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痛,呈间断性隐痛,无放射伴低热,无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就诊于当地医院未做特殊检查,考虑结肠炎,给予中药治疗,疗效不佳,两天后右下腹痛加重,体温最高达38℃,仍无腹胀、腹泻,查B超提示右下腹肿物。
近年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美国其发病率约为120/10万.在我国,乳腺癌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沿海大城市其发病率已达40/10万.多年来乳腺癌一直以手术治疗为主.从19世纪末Halsted的标准根治术、Lewis的超根治术到20世纪中期后的改良根治术和更小范围的保留乳房手术,乳腺癌手术治疗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探索。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抽取279对反复自然流产夫妇的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运用染色体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对每例患者的标本显微镜下计数30个核型,并镜下分析其中的5个核型,异常者加倍计数分析。结果279对反复自然流产夫妇中,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151例,异常检出率为27.1%,其中常染色体结构异常18例,占异常核型12%,包括易位11例,倒位5例,染色体增加片段1例,染色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