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煎饼的老人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dz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的夏天,像是热恋中的少女,酝酿了太多的不可捉摸。坐一段不长不短的公交,便可能穿越几个晴天和雨天,有如一段浪漫的旅程,倒算是意外惊喜。但裸露在豆大的雨点之下,奔波于生计的摊贩们,便只有恼怒和狼狈了。
   然而也有例外。那是一对卖煎饼的老夫妇,每天傍晚都骑着改装的三轮车,来我下车的公交总站附近卖煎饼。
   我从车上下来,没走几步,任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从天空砸下,等我手忙脚乱地撑开伞时,也看到他们默契地撑起遮雨的伞棚。妻子手脚麻利地拉开伞布,丈夫则很快在周围一根根固定好支架。伞棚搭起,妻子掏出手帕帮老伴擦拭身上的雨水,也给自己擦拭雨水。没有颦眉,没有抱怨,有一种愿意让人接近的慈祥与随和。
   老人的煎饼,做得好吃且馅料实在,我是这煎饼摊的常客,偶尔跟他们聊上几句。夫妇俩都是北方人,两年前随定居杭州的儿子来到这儿,原是安享晚年的意思。但一辈子劳动过活,闲不下来,便弄了个小摊子卖家乡的煎饼,既是个念想,多少又能挣些钱。媳妇儿看着不像样,又心疼老人,于是竭力反对。儿子却看到两位老人不再郁郁不乐,努力说服了妻子,天气不好时,还会来帮两位老人收摊。
   这真是个聪明的儿子,从古至今,中国人无不言“孝”,然而真正落实在行动上,有人请专职保姆照顾爸妈,亦有人凡是个节就给老人送各种各样保健品,外人看来何其尽心,但是面子热闹,里子是不是也是温暖贴心,便不知道了。
   雨势太大,撑着伞亦是难行,两位老人招呼我到他们的伞棚下躲雨。夏天的暴雨来得快去得快,不一会儿就云开雾散,我又买了一个煎饼,热腾腾的煎饼刚拿到手,便听见敦厚的男声:“爸,妈,我来帮你们收摊。”
   老人爬满皱纹的脸上,顿时绽开大大的笑容,慈祥且幸福。
  
其他文献
当我们人到中年的时候,父母便老了。回头想想那些浓情岁月,心里有说不出的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所以我们有义务让父母的晚年生活幸福、安详。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为我们操碎了心,怕我们冷,也怕我们热,怕我们被人欺,也怕我们闯出祸。如今他们老了,依然“怕”我们,怕给我们添麻烦、怕我们嫌他们啰嗦,甚至怕我们不回家。女作家张爱玲有一篇小说《十八春》,我很喜欢,其中有句话令我记忆深刻:人老了,不知为什么,总有些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