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宗商品企业为何难上ERP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u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就职于一家煤炭电商平台,平时主要与国内煤炭、焦炭、钢铁等黑色产业链上的企业打交道。按理说,在这个产业链上无论生产商还是贸易商,都对ERP有强烈的需求,而且作为大宗商品,产品结构都比较简单,上马的难度也不大。但是,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本人发现国内的黑色产业链的企业热衷于探讨ERP的很多,实际上马的不多,上马后运行不畅不了了之的也不少。
  一、企业一把手多是“叶公好龙”
  这些企业的最高领导往往口头上高调喊“科学管理”、“现代化企业”、“民主决策”、“数字说话”等口号,但局限于他们的经历,实际上他们内心深处对新生事物有种天然的抵触。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他们对新事物风险应有的评估,但过于依赖他们过去的经验只能是固步自封。往往是一些年轻的主管提交现代化的管理方案时,首先遭到一把手的否决。所以很多企业开会时候领导会提到ERP,但真正的ERP方案提交上来时又会被束之高阁,说这些领导“叶公好龙”并不过分。
  而实际中,ERP涉及到整个企业系统的更新,任何部门不配合都不可行,尤其在我国,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如果一把手对ERP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口号阶段,那即便ERP上马了也会问题百出。对领导人的培训是上马ERP的最关键的第一步。
  二、既得利益者暗中阻碍
  大宗商品数量大,交易金额大,运输流程长,因此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也多。利益相关者一多,就为一些部门和个人寻租提供了可能,加之我国在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时代流传下来的一些积弊并未去除,目前在大宗商品生产、交易、运输、化验、接收等各个环节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透明的地方。比如说去煤矿拉煤,和货场保管员处好关系便可以多拉煤,进一步和磅房处好关系便可少开票,再进一步和化验室搞好关系可以写对自己有利的煤质,如果再进一步和下游的接收人员勾结起来甚至可以以次充好。某些环节上的腐败甚至是公开的秘密,但这些积弊由来已久,绝对不是能简单处理掉的。
  ERP的核心便是集成和公开,如此一来自然会影响到大宗商品各个环节上的既得利益者,对于他们来说,很多东西都是不愿见光的。因此,这些人实际上是最愿意维持现状,最抵触ERP的实施的。在很多企业ERP的建设过程中,都是这些人在暗中搞破坏,最后搞的整个企业的ERP建设不了了之。
  流程再造是ERP要达到的目的之一,而流程的再造必然要影响到原来的利益格局。我国大宗商品领域生产商以国有企业为主,更加剧了利益再分配的难度,因此ERP建设中各下级单位必然是阳奉阴违。鉴于此,我认为一些想上ERP的企业,先改造了流程再上更妥当,而不要希望依靠ERP来改流程。
  三、员工普遍以为上了ERP便一劳永逸
  在大部分企业里的大部分人,包括很多企业骨干甚至一把手,都以为ERP就是个软件,一旦安装就能使企业现代化。他们都过于关注ERP能带来的效益,而忽视了后期可能增加的成本和费用,以及系统安全与维护的重要性。
  不少煤焦企业前期上马ERP的时候市场尚好,资金充足,对后期费用并不在乎,甚至都没安排预算。等后期需要增加费用的时候市场变差,资金变得紧张,有的企业不愿承担后期费用,导致之前的工作付之东流。还有的企业不注重技术团队的投入,ERP即使上线后也不能保障100%流畅运行,更增加了其他职能部门和基层员工的抵触情绪。ERP上线后还要升级、优化、改进,这些都需要每一个员工的配合,绝不是一劳永逸的。
  总的来说,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对各级员工的培训不够。ERP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从上到下的每一个员工,不仅要对一把手和企业骨干进行培训,更要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培训绝对不能走过场,要让每一个员工认识到ERP的本质,因为上马ERP不仅仅是对员工技术层次的培训,更是整个思维方式的提升。
  四、一些ERP供应商缘木求鱼,不能切合企业实际
  企业自身的原因很重要,ERP供应商的原因也不能忽视。先看下面以某钢贸企业实际发生的案例:
  钢材贸易企业ERP相对生产企业更简单,就是进销存数据录入和报表输出,ERP系统要求所输入的数据是确定、不能更改的数据。而钢贸企业大部分采购和销售是非现款进行的,因此数据有一些是确定的,而大部分是动态的。比如:采购数量、规格、材质和销售数量、规格、材质提货完成送工地没有异议后,是确定的。采购单价由于供方垫资采购,是动态的,同时销售单价,要在工地结算以后才能确定,也是动态的。
  因此,要ERP来适应动态的数据,对于该钢贸商提出很多个性化的功能,是ERP无法做到的。最后,该企业只能仍然让各部门大量制作EXCEL表,放弃ERP强大的数据库处理功能,上的ERP系统也成为员工之间的笑谈。
  卖ERP的企业不懂钢材销售,没有针对企业的特性制作系统;懂钢材销售的不知道ERP该怎么用,提不出合理的需求。没有找到合理的结合点是该钢贸商ERP失败的原因。实际上,卖ERP的企业在销售的时候稍微多下点儿功夫对企业进行深入一点的调研,在原有ERP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价格误差修正的功能,即可让该ERP系统真实有效的提高钢贸商的效率。
  世界上绝没有通吃的模式,ERP供应商加强调研、切合实际也很重要啊。
  综上所述,ERP在我国大宗商品领域并未大规模得以推广有多方面的原因。反过来说,困难即是商机,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未來ERP供应商在大宗商品领域大有可为。(作者单位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卢宝明(1980-07-),男,汉族,山西忻州人,MBA在读,研究方向:营销管理。
其他文献
核心提示:国企需要增加真正的制衡和监督机制,如果都是国企参与的股东,可能缺少为了企业利益而较真的人。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各方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要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至少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混改?有两层意思:在宏观上,是指要让各种所有制结构并存;在微观上,则是指在一个具体的企业中,其所有者在性质上呈多元化状态。  为什么要混改?一是在宏观战略上
看了一本书,名为《历史的轨迹》,书里记载着中国近代金融制度发展演变直至崩溃的过程。合上书,脑海里呈现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为建立中国近代金融制度呼喊、筹措和国民党政府断送这一成果的反差图。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的金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货币方面,广泛的社会吸毒使白银大量外流,西方银元大量流入,这对传统的银两制度形成强力冲击。在信用制度方面,外国银行、保险公司不邀而至,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国际汇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