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习作评改教学一直存在耗时费力但成效低下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习作评改主体单一,缺乏学生主动参与,没有建立评改图式。文章总结出有效评改的三大策略,力求把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习作评改实践中,既增强修改写作的兴趣,又习得修改习作的方法;既领悟到写作方法与规律,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中高段;习作评改;有效策略
一、小学中高段习作有效评改的问题
1.习作评改主体单一
传统的作文教学评改主体是教师。作文教学评改主要由教师对学生已成形的习作进行评定。教师的评改常以外部观察和主观测定为依据,评改的目的主要在于甄别学生的能力水平或成绩。
2.缺乏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在评改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没有真正意义上将“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纳入教学目标,很少考虑如何调动学生习作修改的积极性,很少有修改的方法策略指导。学生对修改作文缺乏浓厚的兴趣,缺乏热情,缺乏自主性。
3.没有建立评改图式
学生习作是否达到作文指导时所提出的要求,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长处如何发扬,短处如何弥补,教师往往只通过作文评语来传达给学生。可这一切没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标准,很多教师都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时,写评语空洞程式化,改几个错别字、标点,直接评上等级或分数草草了事。教学中,教师更是忽略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训练,学生不知该从哪儿下手,不知用什么方法修改。
如何改变小学习作评改耗时费力但效率低下的状态呢[1]?
二、小学中高段习作有效评改的策略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积极探索,在习作教学实践中力求“学为中心,凸显生本”,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习作评改的欲望,引导学生切磋琢磨,磨出无瑕“美玉”,总结出有效评改的三大策略。
1.策略一:动人春色不须多——寻觅优点 提高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如在评改“零食的故事”时,笔者请学生自己推荐优美的句子,互评时推荐同学写得好的句子,并写出好在哪里的评语。作文讲评课时,在大屏幕上出示,同学齐读小作者的名字与句子。
学生推荐如下句子:
妙脆角轻轻一咬,随着一声清脆的“咔嚓”声,它的美味便瞬间在我的嘴里飘荡开来,有羊肉串的香,有鸡肉卷的鲜,有油辣椒的辣。
《妙脆角,我的最爱》徐晔
哎!俺的老娘啊!吾母亲下圣旨曰:禹君不许吃零食也!想让俺不吃零食?哼!门都没有!吾要为吃零食而“奋斗”!
《为零食而奋斗》曾禹超
这样寻觅优点的展示活动,欣赏优美语言,让学生发现怎样观察,怎样运用语言,从而领悟写作的方法与规律。利用好同学习作讲评这个资源,对作者是一种激励,对其他同学来说,在念句子的时候一定也期盼下次能念到自己的名字和句子,相信一定会认真写作。并且来自同龄人的语言,一方面有心理认同感,另一方面有孩子的语言风格,来自同伴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更接近,更容易受到启发与帮助。推荐佳句,寻觅优美的语言,能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写,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写,不应该怎么写,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评改的意义和乐趣。此外,还可以使学生博采众长,多方面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推荐好句只是评改语言的一个方面,教学时还可以从题目、选材、结构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进行点赞推荐,提高学生习作“切问”“开方”的兴趣。如在第二十四届全国万校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中,我班许之耕的习作《嘿!老杨!》,凭着独特新颖的行文结构、幽默风趣的文笔以及轻松俏皮的语言,使杨老师亦师亦友、幽默宽容的新型师者形象跃然纸上,获得了浙江赛区的特等奖。笔者就组织学生写获奖感言,请其他同学给这篇习作写评语,指导从选材、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评价:
能在省里荣获特等奖,真是“漫卷诗书喜欲狂”,很高兴我的作文能百里挑一,出类拔萃。得奖,离不开对我谆谆教导、殷殷教诲的卢老师,我再次诚恳地说声“谢谢”。和老杨在一起已经快两年了,我总是被他的风趣幽默所吸引。正巧,老师布置了写老师的作文,主角非老杨莫属!我一气呵成,于是《嘿!老杨!》一文誕生。
作者:许之耕
生活处处皆文章,唯有有心人——许之耕得之。他细致的观察、传神的描写、风趣的文笔,刻画出一位教学不拘一格的杨老师。数不胜数的修辞手法夺人眼球,值得一读!
同学:叶永航
作为老杨的学生,我感到幸福:能有个与众不同的老师。作为读者,我感到惊叹:小作者真是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同学:陈涔
许之耕同学的这篇文章写得着实精彩,既幽默,又不失真情实感,语言活泼轻松,字里行间流露出“我们”对杨老师的敬佩之情。读着文字,我脑海中浮现出与杨老师“打成一片”的情景。
同学:何佳容
嗯,许之耕一定是细心观察了我以及杨老师的神态、动作、语言,才能如此细致刻画出我的调皮,才能描写出杨老师的机智对答,才能淋漓尽致地写出杨老师上课时忍受我的顽皮,维护我的自尊心。棒棒哒!
文中当事人:曾希
评语的指导评价是学生作文评改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评语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否提高,能否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笔者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写评语要有针对性。切忌空洞,说空话。让学生写评语时根据作文要求,抓住一篇文章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给小作者指明方向,使他有所收获。
(2)写评语要有鼓励性。要从赏识的角度写评语,坚持鼓励为主,保护自尊,激发同学写作的兴趣。
(3)评语要有启发性。评语要使同学警醒,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习作评语的书写从作文到做人,从学会修改到指导平时学会观察,从学会修改到学会积累的飞跃,达到重修改、重提升的真正目的[2]。 诸如以上推荐佳句、书写评语等欣赏优点的方式是写作指导中“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好方法,在习作评改中如合理利用,将事半功倍。
2.策略二:稻花香里说丰年——以学定教
【关键词】小学中高段;习作评改;有效策略
一、小学中高段习作有效评改的问题
1.习作评改主体单一
传统的作文教学评改主体是教师。作文教学评改主要由教师对学生已成形的习作进行评定。教师的评改常以外部观察和主观测定为依据,评改的目的主要在于甄别学生的能力水平或成绩。
2.缺乏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在评改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没有真正意义上将“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纳入教学目标,很少考虑如何调动学生习作修改的积极性,很少有修改的方法策略指导。学生对修改作文缺乏浓厚的兴趣,缺乏热情,缺乏自主性。
3.没有建立评改图式
学生习作是否达到作文指导时所提出的要求,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长处如何发扬,短处如何弥补,教师往往只通过作文评语来传达给学生。可这一切没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标准,很多教师都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时,写评语空洞程式化,改几个错别字、标点,直接评上等级或分数草草了事。教学中,教师更是忽略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训练,学生不知该从哪儿下手,不知用什么方法修改。
如何改变小学习作评改耗时费力但效率低下的状态呢[1]?
二、小学中高段习作有效评改的策略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积极探索,在习作教学实践中力求“学为中心,凸显生本”,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习作评改的欲望,引导学生切磋琢磨,磨出无瑕“美玉”,总结出有效评改的三大策略。
1.策略一:动人春色不须多——寻觅优点 提高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如在评改“零食的故事”时,笔者请学生自己推荐优美的句子,互评时推荐同学写得好的句子,并写出好在哪里的评语。作文讲评课时,在大屏幕上出示,同学齐读小作者的名字与句子。
学生推荐如下句子:
妙脆角轻轻一咬,随着一声清脆的“咔嚓”声,它的美味便瞬间在我的嘴里飘荡开来,有羊肉串的香,有鸡肉卷的鲜,有油辣椒的辣。
《妙脆角,我的最爱》徐晔
哎!俺的老娘啊!吾母亲下圣旨曰:禹君不许吃零食也!想让俺不吃零食?哼!门都没有!吾要为吃零食而“奋斗”!
《为零食而奋斗》曾禹超
这样寻觅优点的展示活动,欣赏优美语言,让学生发现怎样观察,怎样运用语言,从而领悟写作的方法与规律。利用好同学习作讲评这个资源,对作者是一种激励,对其他同学来说,在念句子的时候一定也期盼下次能念到自己的名字和句子,相信一定会认真写作。并且来自同龄人的语言,一方面有心理认同感,另一方面有孩子的语言风格,来自同伴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更接近,更容易受到启发与帮助。推荐佳句,寻觅优美的语言,能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写,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写,不应该怎么写,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评改的意义和乐趣。此外,还可以使学生博采众长,多方面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推荐好句只是评改语言的一个方面,教学时还可以从题目、选材、结构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进行点赞推荐,提高学生习作“切问”“开方”的兴趣。如在第二十四届全国万校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中,我班许之耕的习作《嘿!老杨!》,凭着独特新颖的行文结构、幽默风趣的文笔以及轻松俏皮的语言,使杨老师亦师亦友、幽默宽容的新型师者形象跃然纸上,获得了浙江赛区的特等奖。笔者就组织学生写获奖感言,请其他同学给这篇习作写评语,指导从选材、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评价:
能在省里荣获特等奖,真是“漫卷诗书喜欲狂”,很高兴我的作文能百里挑一,出类拔萃。得奖,离不开对我谆谆教导、殷殷教诲的卢老师,我再次诚恳地说声“谢谢”。和老杨在一起已经快两年了,我总是被他的风趣幽默所吸引。正巧,老师布置了写老师的作文,主角非老杨莫属!我一气呵成,于是《嘿!老杨!》一文誕生。
作者:许之耕
生活处处皆文章,唯有有心人——许之耕得之。他细致的观察、传神的描写、风趣的文笔,刻画出一位教学不拘一格的杨老师。数不胜数的修辞手法夺人眼球,值得一读!
同学:叶永航
作为老杨的学生,我感到幸福:能有个与众不同的老师。作为读者,我感到惊叹:小作者真是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同学:陈涔
许之耕同学的这篇文章写得着实精彩,既幽默,又不失真情实感,语言活泼轻松,字里行间流露出“我们”对杨老师的敬佩之情。读着文字,我脑海中浮现出与杨老师“打成一片”的情景。
同学:何佳容
嗯,许之耕一定是细心观察了我以及杨老师的神态、动作、语言,才能如此细致刻画出我的调皮,才能描写出杨老师的机智对答,才能淋漓尽致地写出杨老师上课时忍受我的顽皮,维护我的自尊心。棒棒哒!
文中当事人:曾希
评语的指导评价是学生作文评改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评语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否提高,能否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笔者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写评语要有针对性。切忌空洞,说空话。让学生写评语时根据作文要求,抓住一篇文章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给小作者指明方向,使他有所收获。
(2)写评语要有鼓励性。要从赏识的角度写评语,坚持鼓励为主,保护自尊,激发同学写作的兴趣。
(3)评语要有启发性。评语要使同学警醒,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习作评语的书写从作文到做人,从学会修改到指导平时学会观察,从学会修改到学会积累的飞跃,达到重修改、重提升的真正目的[2]。 诸如以上推荐佳句、书写评语等欣赏优点的方式是写作指导中“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好方法,在习作评改中如合理利用,将事半功倍。
2.策略二:稻花香里说丰年——以学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