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直接核反应研究轻丰中子核的奇特结构

来源 :原子核物理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124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接核反应(包括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转移反应等) 是研究丰中子核奇特结构的常用实验手段之n一.以6,8He、11Li、11,12Be、14,15B、15,16C 等N=8 附近核的结构研究为例,综述了如何利用这几种反应从n实验上研究丰中子核的奇特结构.利用6,8He,11Be 等晕核在质子和氘靶上的弹性散射数据,拟合得到了这n些反应体系的有效相互作用(光学势.利用16C 在质子和氘靶上的非弹性散射数据,抽取了16C 的形变参数,n结果表明16C 的形变不可忽略.利用单核子转移反应,定量研究了8He, 11,12Be 等丰中子核基态及低占据态n中的p-,s-,以及d-波成分的强度.结果表明:8He 基态中的4 个价中子,除了可以构成正常的 (0p3/2)4 组n态外,还有一定的几率构成( )2(0p1/2)2 组态;12Be 的基态以d 波闯入为主,而其临近的11Be 的基态以sn波闯入为主.
其他文献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材料,采用人工控制试验对草莓苗进行动态高温(32℃/22℃,35 ℃/25℃,38 ℃/28 ℃和41℃/31℃;日最高温/日最低温)胁迫(2、5、8和11 d)处理,以28℃/18℃
基于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在乐清湾进行的4个航次浮游动物调查数据,计算乐清湾浮游动物优势种的优势度指数(S)、平均拥挤度(X*)、生态位宽度(Bi)及生态位重叠值(Qik).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