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开放性的语文课堂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_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因此也是最具生机活力的一门学科。开放性语文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展现现代学子的个性风采,为社会交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课堂;营造;开放性;个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57-01
  面对新的社会形势,我国教育从最初的强调基础知识到重视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再到重视创造力、个性和主体性的不断深化,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新课程改革在理论指导下风起云涌,特别是借助新教材的春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大为提高,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不断增强。然而我们不仅要反思:我们上了这么多的课,讲了这么多的东西,有多少是真正留在学生的脑海深处的,尤其是学科外延等同于生活外延的语文学科?曾经“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广博的知识,难以与实际工作自然衔接,很多东西还得自个儿去琢磨。那么,我们在语文课上到底应该教些学生什么,怎样“教”才最有价值。笔者认为,充分挖掘开发性课堂教学的内涵,并发挥其紧密联系社会步伐的优势,将为语文教学开创出新的天地。
  一、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研究问题
  “多元智能”理论是对传统智商概念和智能一元化理论进行批判和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促使教学走出以传授知识为最终目的的低潮,将教学目的定位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种智力潜能上。知识的主要价值不再是拥有,而在于“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智能而非知识应该成为教学最明确的目标。而肢解学习内容,以“满堂问”的形式推行的“满堂灌”这种相对封闭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恰恰限制了多种智力潜能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营造一种具有新型的师生关系、信息交流便捷、使学生享受学习乐趣的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来满足这种发展的需要。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慧潜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生命潜能多方位凸现、勃发、丰富的过程。
  二、营造开放性语文课堂的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实际需要设计课堂结构。在当今社会,终生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我们在制定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坐标时,视界不妨放长远些,不要为了某些形式上的东西而影响了学生深入探讨的兴趣,不如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课堂上有所取舍。如在学习《祝福》这篇课文时,针对课文社会环境描写较典型的特点,而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比较肤浅,不妨作专题研讨社会环境与人物塑造之间的关系,并逐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课本转向课外。围绕此话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只要能自圆其说,即给以充分的肯定。讨论至最后,大家尤有意犹未尽之感,求得了真正有效的学习。
  (二)指导学生多渠道收集、筛选有效信息。当今信息社会为实施开放性教育创造了客观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时空观发生了重大改变。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如何指导学生最大可能地获取、使用有效信息?首先,要确定一个明确的研讨方向——这个要求提得要切合实际,并能激起学生研讨的兴趣。如在上我国古代戏曲有关课文之前,布置学生在网上和图书馆收集有关我国古代戏曲的特点及发展的一些资料。学生经过课上讨论,交换信息,增加了认识。其次,在学生课堂活动中建立起一定的检查衡量体制。课堂交流所获信息之后,由学生评论哪些信息是相当有价值的,哪些只能作为参考,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如有同学在课上评价陶渊明及其诗歌时,以他一首田园诗歌为例,提出“陶渊明是农民”这样的想法,那么他的归隐生活是否是农民生活?当时同学们均心有疑窦。笔者鼓励学生课后查阅有关资料,并参考其诗歌特点。同学们纷纷依据提出不同的见解。
  (三)依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我激励来制定评价体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终生受益。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能力,其能力提高在于平时的磨练与体验。而一张试卷很难判定学生的真实的语文水平,分数只是一定的参考。我们在课堂就要注意观察,学生平时在听的过程中是否进行思考,口头表达是否清晰,阅读课文是否流畅,写文章是否有条理、有文采、有深度。只有教师强调这几方面的重要性并以此为评价标准之一,学生才会有意识地改进。再者,几乎每位学生都有一种内在激励的要求,在开放式课堂中成为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体会到了思考与交流的快乐,同时也在交流中增长了见识,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然而,由于惰性所致,所受外界的干扰也不一,因而自我激励的程度也有所区别。课堂上主要表现在参与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问题认识的深刻性和全面性,思想感悟的严肃性和独特性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充分感受、充分体验、充分挖掘,并适时作适当鼓励,为学生自我激励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
  三、两个观念的转变
  开放性的语文课堂为学生智能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在探索中不得不面对这样两个观念的转变:
  首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即学生主体性张扬和信息的开放会不会影响语文知识的落实?我们应该肯定,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而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也就是说,学生针对自己语文知识的缺乏,能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参与设定评价体制,能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不能满足于浮于表面的“活”课堂,而以“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为根本目的,给学生带来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为学生主体性的张扬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方向保证,也促进学生全方位地接受各种有效信息。
  其次,语文学科的博大精深,并兼有知识性、情感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一旦让课堂呈开放性,对“师道尊严”是不是一个挑战?几千年来,孔子习惯了人们对他的顶礼膜拜,悉听教导,而能否接受学生的各抒己见,求疑质疑?在新形势下,仍有不少教师钻在权威的“牢笼”里,以“灵魂工程师”为护身法宝,维护着所谓的“尊严”。开放性的语文课堂使学生集思广益,个性勃发,创造性火花闪现,也为师生交流提供了更好的氛围。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参与他们的探究,并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勇于批判,敢于说真话,真正建立起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现代师生观念。
  总之,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因此也是最具生机活力的一门学科。开放性语文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展现现代学子的个性风采,为社会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纠纷伤害案件因调查取证困难、责任难区分等,极易形成信访问题。为此,一要多渠道化解,把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二要规范纠纷伤害案件办理机制,从制度上明确纠纷伤害案件办理的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还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薄弱等问题。本文通过在苏北地区的实地调查,基于调研数据,对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了影响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诸多因素。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进一步了解苏北乃至全国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状况,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城乡二元制;满意度;服务
摘 要:公安档案管理问题是公安机关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在公安基层工作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安档案是公安机关在履行国家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职责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公安专用文件材料,为公安实战、社会管理等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撑。当前,公安机关办公自动化、警务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在这期间时刻关注公安档案工作发展情况、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是摆在公安档案工作人员面前一项十分紧要的课题。  
2006年初派出所勤务制度改革作为全省“三基”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省全面推广。全省各派出所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区域特点、贴近实战需要的派出所勤务制
乳腺纤维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良性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成年女性,特别好发于18~35岁者,尤以20~25岁者最常见。其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内容摘要:中国民国时期由于外国侵略引发庚子赔款,出现教会大学,促使中国教育发生巨大变革,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通过对民国时期教会大学的研究思考能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发展提供一定历史经验。本文从民国时期入手,以教会大学为切入点看现代大学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关键词:教会大学 现代大学制度 影响  19世纪初期,外国传教士就开启了中国的传教之路。起初人数极少,传教活动也是秘密进行。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