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劳务移民工作在宁夏地区展开,劳务移民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在劳务移民工作中,有哪些风险?哪些潜在的劳务移民风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凸显,甚至阻碍劳务移民的工作进一步推进?本文基于文化程度视角,对宁夏劳务移民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能够化解劳务移民存在的风险及为政府相关工作建言献策。
关键词:文化程度;劳务移民;问题探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8-000035-02
一、选题意义及目的
当前劳务移民工作已经开展,并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政府主导的劳务移民工作中,劳务移民在扶贫与缓解环境危机的同时,存在哪些问题?搬迁后的移民群体的生活状况有何变化?本文将基于劳务移民群体的文化程度来分析劳务移民存在的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可行性对策。本文所指的劳务移民是生态移民下的无土安置方式,属于生态移民体系下的一种,是对生态移民的创新与改进,也是使生态移民更适合宁夏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的创新与改进。笔者认为这更能适应现代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也促进了宁夏地区社会分工。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及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以问卷数据为基点,并通过参考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1.文献法:本研究搜集并查阅了大量关于生态移民、少数民族以及移民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文献,取得了详实的资料,为研究的展开做了充分准备。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设计了问卷调查表,通过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移民搬迁情况、家庭生产生活情况、社会交往与风俗习惯这四方面对调查对象进行了入户调查。起初拟采用自填问卷法,但在至移民社区正式调查时,因语言及文化程度原因,调查实际户数不多,故问卷是以由笔者逐一提出问题,居民回答,笔者代为填写的方式完成。
3.深入访谈法:由于调查对象数量不多,为取得真实有效的调查资料,本研究采用普查方式,对移民家庭样本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论文的样本来自于两个移民社区:位于银川边缘的同阳社区,属于平房居住方式;位于石嘴山市的沐恩新居,属于楼房小区式居住方式。样本共计106户,其中同阳社区52户,沐恩新居54户。调查问卷共计106份。
本文将文化程度因子统一概括为受教育水平。在现代社会,教育在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既可能是社会流动的渠道,又能成为家庭社会地位再生产的工具。首先对教育,尤其是对正规教育,存在着极大地公共需求;再者无论是从个人的还是社会的层次看,教育与收入都是高相关性的,国家收入水平与教育程度同样密切相关的①。教育作为一个日常用语,本文所指的受教育程度是指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教育对于不同的人来讲,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除了带来经济利益外还能使人们社会化。②
经过上述对文化程度情况的详细分析发现,移民人群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无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对现实的分析,相关的结论都是明显的,即在我国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分配有着很强的相关性”③。观察两个社区的数据,文化水平不高的现象在两个社区均很明显,移民群体被抽样的人群中,小学及以下的文化程度占比例达45.4%,同阳社区文化程度偏低现象更为明显。根据我们的实地调研,文化程度低者大部分为中老年人,且这部分群体大部分缺少工作技能。因此,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了土地,他们的温饱问题在搬迁后还需另辟蹊径,这种现象在同阳社区尤为突出,部分年老者只能依靠捡废品来维持生计。
(一)文化程度与对政策的了解之间的关系
排除对于政策讲解的原因,文化程度与政策理解程度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内在联系,文化程度越高,相对来讲对于政策的理解程度高的比率也就越大。
搬迁后文化水平为文盲的收入水平下降的频数最多,且多为中,老年群体,这一点可以说明文化水平对于城市生活的适应性及工作岗位的需求具有很强的影响,由于文化水平較低,加之年龄的较大,难以适应城市生活。文化程度对于劳务移民群体的影响是比较普遍的,带来的影响及问题也很突出。
综上我们可以将文化程度低带来的后果概括为:
1.政策信息不对称。政策风险对于不同的主体表现不同。首先,对于政府,政策存在着时效性以及较强的现实性,而且换届不同的政府,难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也有可能政府制定的政策与劳务移民群体实际情况不符等。再者,上下级政府之间对于劳务移民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尽相同,所以难以保证政策的实施效果。而对于政策的另一主体劳务移民群体而言,他们文化程度较差,不能够自己看见相关政策文件,获取外界信息依靠他人讲解,这就存在着讲解偏差的可能性。
2.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当移民群体从原居地迁出,定居于新居住点,而该地原住居民会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间内会对移民群体具有排斥心理。这会影响到新居民的居住心情和居住环境,甚至会引发地区居民冲突,另外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会因文化程度等原因存在歧视的现象。这些都使得移民者迁出后发现与自己的预期差距超过自己的承受范围,自身能力及外部环境受限,难以快速改变现状,而且迁入地没有土地可供其生产一定的生活资料,不得不迁回原迁出地,且大部分为老人群体。而在劳务移民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失去劳动力的老年人。
3.贫富差距扩大,由于劳务移民群体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户口等还存在交接问题,双方政府都为减轻自身财政开支,难以全面铺开各种社会保险,导致了保障体系的缺位,社会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
4.社会原有的关系结构解体,由于原本在南部山区以较低科技水平的务农为主,邻里之间关系融洽和谐,互相帮助,搬迁后,没有了原有的土地劳作经营方式,且没有了原有的邻里关系,联系减少,最后会逐渐解体。
(二)文化水平低的原因
首先,社会历史因素是影响文化水平低的重要因素,南部山区较宁夏北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活力较城市地区弱,山区交通闭塞,信息难以及时快速互动等。加之一部分移民群体固步自封,对新鲜事物比较排斥,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兴趣不大。 再者,移民群体和当地政府对职业技能培训不重视。或者是走走形式,或者是没有培训的实质基础。政府工作人员对政策的宣传讲解不到位,移民群体对政府提供的政策不了解,或者职业技能培训运营资金欠缺;这一点在同阳社区较为明显,故其难以展开与现实社会贴近的职业技能培训;政府提供的职业培训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或者与市场需求不相吻合,致使移民群体放弃职业培训的机会。劳务移民迁入点一般是处在城市市区边缘,各类基础设施不尽完善,交通等市政设施完善程度低。
(三)对策及总结
针对文化水平低的现状,不是不能改变,我们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1.加强政策执行的连贯性,升级相关的法律法规级别,强化政策的执行,确保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不打折扣,保证移民群体的基本政治权利。培训政府工作人员,使得对劳务移民政策讲解清晰,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政府在移民工作展开时,切忌“一刀切”的工作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民族等要多样化的开展移民工作,如对于年老人群较多村庄,可在搬迁后,拨适量土地以可节约生活成本,对于人口多的家庭,可以根据人口数来安置相对较大的房屋。
2.加大对移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投入,针对年龄较大者开办夜大、老年大学等各种能够提升文化的平台,鼓励移民群体接受受教育的权利。加强移民群体的职业教育,大力鼓励创业,以就近安置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鼓励移民群体就近就业,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根据自愿原则,就地培养一批种植、护林人员。保护生态环境、扶贫与保留民族传统文化一样重要。这可以通过加强教育来逐步解决这三者之间的矛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完善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学校、医院等市政工程,平衡公共资源,这样可以促进招商引资,就近安置企业等,以防止移民群体与周边城镇差距太大。完善移民群体的社会保障及补助体系,加强对资金的监督,专款专用。
4.移民搬迁时,尽量将原同村,同乡的安排到一片区域,减缓组织解体速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移民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开发,提高移民承担风险和自发提高收入的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输血型补偿救济式所遗留下来的不稳定隐患和发展乏力后遗症。
三、总结
劳务移民是生态移民下的无土安置移民模式,能否取得劳务移民的成功并非是把移民群体从一个地方移至另外一个地方那么简单,而是取决于农民在搬迁后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由务农为主体转化为参与社会分工的城镇建设者的彻底转型,也就是一个接受与适应的过程。只有当移民解决了生计问题,心理压力得到缓解,脱离贫困,实现安居乐业,从心理上认同新的生活方式,无土安置才算是完成,劳务移民算是初步达到目的。而在劳务移民工作的过程中,文化联系一直在调整移民群体的归属感,在转换他们内心的思维方式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文化程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移民风险参考指标是极其重要的。这些都需要移民群众自身、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探讨之处。文化程度在加强移民对于新生活环境的适应性,营造一个环境逐渐适应过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有着长远的发展导向作用。
注释:
①[美]吉利斯,波金斯,罗默,等著.《发展经济学(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40-242页.
②程静,张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分配相关性分析》[M].教育科学,2010年第三期,第16卷.
③[美]吉利斯,波金斯,罗默,等著.《发展经济学(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47-248页.
参考文献:
[1][法]E·迪尔凯姆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5(12).
[2]王朝良,著.《吊庄式移民开发——回族地区生态移民基地创建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2).
[2]色音,张继焦,主编.《生态移民的环境社会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2009(6).
作者簡介:虞 俊,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2011级本科在读;李秋月,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2011级本科在读;范建荣,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老师,研究员;李 萍,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金融系本科在读。
关键词:文化程度;劳务移民;问题探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8-000035-02
一、选题意义及目的
当前劳务移民工作已经开展,并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政府主导的劳务移民工作中,劳务移民在扶贫与缓解环境危机的同时,存在哪些问题?搬迁后的移民群体的生活状况有何变化?本文将基于劳务移民群体的文化程度来分析劳务移民存在的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可行性对策。本文所指的劳务移民是生态移民下的无土安置方式,属于生态移民体系下的一种,是对生态移民的创新与改进,也是使生态移民更适合宁夏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的创新与改进。笔者认为这更能适应现代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也促进了宁夏地区社会分工。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及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以问卷数据为基点,并通过参考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1.文献法:本研究搜集并查阅了大量关于生态移民、少数民族以及移民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文献,取得了详实的资料,为研究的展开做了充分准备。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设计了问卷调查表,通过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移民搬迁情况、家庭生产生活情况、社会交往与风俗习惯这四方面对调查对象进行了入户调查。起初拟采用自填问卷法,但在至移民社区正式调查时,因语言及文化程度原因,调查实际户数不多,故问卷是以由笔者逐一提出问题,居民回答,笔者代为填写的方式完成。
3.深入访谈法:由于调查对象数量不多,为取得真实有效的调查资料,本研究采用普查方式,对移民家庭样本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论文的样本来自于两个移民社区:位于银川边缘的同阳社区,属于平房居住方式;位于石嘴山市的沐恩新居,属于楼房小区式居住方式。样本共计106户,其中同阳社区52户,沐恩新居54户。调查问卷共计106份。
本文将文化程度因子统一概括为受教育水平。在现代社会,教育在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既可能是社会流动的渠道,又能成为家庭社会地位再生产的工具。首先对教育,尤其是对正规教育,存在着极大地公共需求;再者无论是从个人的还是社会的层次看,教育与收入都是高相关性的,国家收入水平与教育程度同样密切相关的①。教育作为一个日常用语,本文所指的受教育程度是指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教育对于不同的人来讲,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除了带来经济利益外还能使人们社会化。②
经过上述对文化程度情况的详细分析发现,移民人群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无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对现实的分析,相关的结论都是明显的,即在我国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分配有着很强的相关性”③。观察两个社区的数据,文化水平不高的现象在两个社区均很明显,移民群体被抽样的人群中,小学及以下的文化程度占比例达45.4%,同阳社区文化程度偏低现象更为明显。根据我们的实地调研,文化程度低者大部分为中老年人,且这部分群体大部分缺少工作技能。因此,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了土地,他们的温饱问题在搬迁后还需另辟蹊径,这种现象在同阳社区尤为突出,部分年老者只能依靠捡废品来维持生计。
(一)文化程度与对政策的了解之间的关系
排除对于政策讲解的原因,文化程度与政策理解程度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内在联系,文化程度越高,相对来讲对于政策的理解程度高的比率也就越大。
搬迁后文化水平为文盲的收入水平下降的频数最多,且多为中,老年群体,这一点可以说明文化水平对于城市生活的适应性及工作岗位的需求具有很强的影响,由于文化水平較低,加之年龄的较大,难以适应城市生活。文化程度对于劳务移民群体的影响是比较普遍的,带来的影响及问题也很突出。
综上我们可以将文化程度低带来的后果概括为:
1.政策信息不对称。政策风险对于不同的主体表现不同。首先,对于政府,政策存在着时效性以及较强的现实性,而且换届不同的政府,难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也有可能政府制定的政策与劳务移民群体实际情况不符等。再者,上下级政府之间对于劳务移民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尽相同,所以难以保证政策的实施效果。而对于政策的另一主体劳务移民群体而言,他们文化程度较差,不能够自己看见相关政策文件,获取外界信息依靠他人讲解,这就存在着讲解偏差的可能性。
2.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当移民群体从原居地迁出,定居于新居住点,而该地原住居民会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间内会对移民群体具有排斥心理。这会影响到新居民的居住心情和居住环境,甚至会引发地区居民冲突,另外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会因文化程度等原因存在歧视的现象。这些都使得移民者迁出后发现与自己的预期差距超过自己的承受范围,自身能力及外部环境受限,难以快速改变现状,而且迁入地没有土地可供其生产一定的生活资料,不得不迁回原迁出地,且大部分为老人群体。而在劳务移民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失去劳动力的老年人。
3.贫富差距扩大,由于劳务移民群体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户口等还存在交接问题,双方政府都为减轻自身财政开支,难以全面铺开各种社会保险,导致了保障体系的缺位,社会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
4.社会原有的关系结构解体,由于原本在南部山区以较低科技水平的务农为主,邻里之间关系融洽和谐,互相帮助,搬迁后,没有了原有的土地劳作经营方式,且没有了原有的邻里关系,联系减少,最后会逐渐解体。
(二)文化水平低的原因
首先,社会历史因素是影响文化水平低的重要因素,南部山区较宁夏北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活力较城市地区弱,山区交通闭塞,信息难以及时快速互动等。加之一部分移民群体固步自封,对新鲜事物比较排斥,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兴趣不大。 再者,移民群体和当地政府对职业技能培训不重视。或者是走走形式,或者是没有培训的实质基础。政府工作人员对政策的宣传讲解不到位,移民群体对政府提供的政策不了解,或者职业技能培训运营资金欠缺;这一点在同阳社区较为明显,故其难以展开与现实社会贴近的职业技能培训;政府提供的职业培训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或者与市场需求不相吻合,致使移民群体放弃职业培训的机会。劳务移民迁入点一般是处在城市市区边缘,各类基础设施不尽完善,交通等市政设施完善程度低。
(三)对策及总结
针对文化水平低的现状,不是不能改变,我们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1.加强政策执行的连贯性,升级相关的法律法规级别,强化政策的执行,确保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不打折扣,保证移民群体的基本政治权利。培训政府工作人员,使得对劳务移民政策讲解清晰,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政府在移民工作展开时,切忌“一刀切”的工作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民族等要多样化的开展移民工作,如对于年老人群较多村庄,可在搬迁后,拨适量土地以可节约生活成本,对于人口多的家庭,可以根据人口数来安置相对较大的房屋。
2.加大对移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投入,针对年龄较大者开办夜大、老年大学等各种能够提升文化的平台,鼓励移民群体接受受教育的权利。加强移民群体的职业教育,大力鼓励创业,以就近安置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鼓励移民群体就近就业,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根据自愿原则,就地培养一批种植、护林人员。保护生态环境、扶贫与保留民族传统文化一样重要。这可以通过加强教育来逐步解决这三者之间的矛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完善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学校、医院等市政工程,平衡公共资源,这样可以促进招商引资,就近安置企业等,以防止移民群体与周边城镇差距太大。完善移民群体的社会保障及补助体系,加强对资金的监督,专款专用。
4.移民搬迁时,尽量将原同村,同乡的安排到一片区域,减缓组织解体速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移民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开发,提高移民承担风险和自发提高收入的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输血型补偿救济式所遗留下来的不稳定隐患和发展乏力后遗症。
三、总结
劳务移民是生态移民下的无土安置移民模式,能否取得劳务移民的成功并非是把移民群体从一个地方移至另外一个地方那么简单,而是取决于农民在搬迁后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由务农为主体转化为参与社会分工的城镇建设者的彻底转型,也就是一个接受与适应的过程。只有当移民解决了生计问题,心理压力得到缓解,脱离贫困,实现安居乐业,从心理上认同新的生活方式,无土安置才算是完成,劳务移民算是初步达到目的。而在劳务移民工作的过程中,文化联系一直在调整移民群体的归属感,在转换他们内心的思维方式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文化程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移民风险参考指标是极其重要的。这些都需要移民群众自身、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探讨之处。文化程度在加强移民对于新生活环境的适应性,营造一个环境逐渐适应过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有着长远的发展导向作用。
注释:
①[美]吉利斯,波金斯,罗默,等著.《发展经济学(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40-242页.
②程静,张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分配相关性分析》[M].教育科学,2010年第三期,第16卷.
③[美]吉利斯,波金斯,罗默,等著.《发展经济学(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47-248页.
参考文献:
[1][法]E·迪尔凯姆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5(12).
[2]王朝良,著.《吊庄式移民开发——回族地区生态移民基地创建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2).
[2]色音,张继焦,主编.《生态移民的环境社会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2009(6).
作者簡介:虞 俊,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2011级本科在读;李秋月,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2011级本科在读;范建荣,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老师,研究员;李 萍,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金融系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