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耐久性较好的结构体系,但由于混凝土是由各种不同性质材料组成的混合体,其匀质性较差,抗拉强度较低,又有膨胀收缩、徐变等特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往往由于设计不周、施工粗糙、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混凝土构件与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给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有些裂缝则危及结构的安全,甚至造成建筑物的严重破坏和倒塌。本文分析了建筑地基施工裂缝的处理措施,并举例某局三矿职工食堂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导致墙体也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作简单介绍。
关键词:建筑地基施工裂缝处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U213文献标识码: A
在实际工程中,往往由于设计不周、施工粗糙、使用不当等原因,由于施工中建筑物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地面等多处裂缝,导致混凝土构件与结构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给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有些裂缝则危及结构的安全,甚至造成建筑物的严重破坏和倒塌。因此应牢牢掌握每一种防治方法,做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尽量实现防治最好,保证建筑物以及地基的安全。
一、有关建筑地基施工裂缝存在的问题分析
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裂缝
(1)房屋的全部荷载最终通过基础传给地基,而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其应力随深度而扩散,深度愈深,扩散愈大,应力愈小;在同一深处,也总是中间最大,向两端逐渐减小。也正是由于土壤这种应力的扩散作用,即使地基地层非常均匀,房屋地基应力分布仍然是不均匀的,从而使房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即房屋中部沉降多,两端沉降少,形成微向下凹的盆状曲面的沉降分布。在地质较好、较均匀,且房屋的长高比不大的情况下,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差值是比较小的,一般对房屋的安全使用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2)当房屋修建在淤泥土质或软塑状态的粘性土上时,由于土的强度低、压缩性大,房屋的绝对沉降量和相对不均匀沉降量都可能比较大。如果房屋设计的比较大,整体刚度差而对地基又未进行加固处理,那么墙体就可能出现严重的裂缝。裂缝对称的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沿着门窗洞口约成45b,呈正八字形,且房屋的上部裂缝小,下部裂缝大。这种裂缝,必然是地基附加应力作用使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形成的。当房屋地基土层分布均匀,土质差别较大时,则往往在不同土层的交接处或同一土层厚薄不一处出现较明显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开裂,其裂缝上大下小,向土质较软或土层较厚的方向倾斜。
2.施工技术引起的裂缝,楼板拆模过早或拆模后再次支撑未作同条件混凝土试块或不依据同条件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强度100%就提前拆模,但拆模后又承受不了荷载就可能造成顶板混凝土开裂;此时利用支撑对此种情况的混凝土楼板进行局部受力往上顶,因为是局部支点,而且是人为掌握支顶力度无法确定支力大小,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此支撑支顶过力而使楼板混凝土出现裂缝。
二、有关建筑地基施工裂缝的处理措施探讨
1.地基沉陷引起的裂缝的处理措施
(1)采用轻质高强的墙体材料,如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多孔砖等,以减轻墙体自重。选用轻形结构,如可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和各种轻型空间结构等。工业厂房屋盖的重量较大,可将过去常用的大型屋面板外加防水屋盖改成各种自防水预制轻型屋面板,重量可减轻许多。减少基础和上覆土的重量。可采用空心基础、薄壳基础、无埋式薄板基础等自重轻,回填土少的基础形式,以及用空地板代替厚填土以减轻基底压力。
(2)加强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L/H<2.5;设置封闭圈梁和构造柱。圈梁设置在基础顶面,顶层门窗上方。地震烈度8度地区应每隔一层加一道圈梁,甚至层层设置圈梁。圈梁应设置在外墙,内纵墙和主要内横墙上,并宜在平面内连成封闭系统。圈梁的宽度等于墙厚,高度不小于120mm。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纵向连续浇注,一次完成以形成整体结构。构造柱应设置在外墙四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其钢筋与圈梁连接成整体。
2.改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级配。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0±20mm,一般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0-160mm,尽量减小水灰比,防止早期干缩。
3.加强施工管理,在混凝土初凝后2-3小时,对大体混凝土留孔进行内外温度测量。根据温差采取相应措施,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温差不大时以保证混凝土湿润状态为宜。养护工作安排责任心强的专人负责,使混凝土能得到良好的养护环境,减少温差引起温度裂缝,又能使混凝土充分水化,提高混凝土自身强度。
4.严格施工管理,浇捣楼板混凝土时必须铺设走桥,防止施工操作人员直接踩踏上层负弯矩钢筋。同时加强浇捣楼板混凝土整个过程中的钢筋看护,及时将位置不正确的钢筋复位,确保其位置准确。
5.加强人员素质教育和管理力度,执行计量制度,严禁商品混凝土现场加水,杜绝使用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预先考虑不利因素的影响,提前准备应付措施,严格按规范施工,减少施工因素影响。
三、有关工程简介
1.某局职工食堂建筑面积1589.79㎡,砖混结构,于1981年建成。餐厅部分长42.5m.跨度16m,檐高6.5m,面积为694㎡。沿餐厅的东、北两侧各设一条地面排水沟,水沟上铺钢筋混凝土盖扳,地面下各有一道地下防空洞。1989年7月份发现餐厅的东墙和南墙有裂缝,并与室内水磨石地面裂缝沟通,缝宽达15mmm。且东南檐下沉向外倾斜,北墙的窗台下有竖向裂縫,缝宽达5mmm。经研究必须进行修缮处理,否则将要影响餐厅的正常使用,也威胁着职工为人身安全。
2.造成餐厅局部下沉和开裂的原因
(1)从现场观察餐厅的裂缝有以下特点:餐厅南墙的东边出现多道从东向西往上约45°的斜裂缝,餐厅的东山墙出现多道从南向北往上约45°的斜裂缝.且缝长已超过层高的1/2。而北墙则在窗台下出现竖向裂缝,这是由于窗台墙起反梁作用,窗台中间受拉而产生的。
(2)由于沿餐厅东墙和北墙有二个地道,室内外排水沟多处断裂,餐厅污水和室外地面水从裂缝中长期向下渗透,致使建筑物下地基土结构破坏,承载力降低,当上部荷裁传下后,则会造成地基局部附加变形增大,而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下沉,使墙体产生裂缝。
3.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墙体产生裂缝的形式和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1)斜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由于横墙刚度较大,一般不会产生较大的相对变形,故很少出现这类裂缝,裂缝多在墙体下部,向上的逐渐减少,裂缝宽度下大上小。
(2)窗间墙水平裂缝,一般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小的一边在上。
(3)竖向裂缝发生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裂缝上宽下窄,当纵墙顶层有钢筋混凝土架梁时,顶层中央顶部竖直裂缝则较少。
4.处理方法
(1)这些裂缝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所以首先应该先做地基基础处理,后做砌体裂缝的加固处理。采用压力注浆加固地基,待到地基稳定,基础沉降不再发展时,对lO-l5mmm的较宽裂缝,把钢筋混凝土做成小梁嵌入裂缝砖墙内,其间距500mmm,内外交替放置,四周用1:2水砂浆填实。混凝土之间的裂缝及其它小于10mmm裂缝,压力灌浆法将l07胶和水泥浆作粘合剂,用空气压缩机将粘合剂灌入砖墙裂缝内(当缝宽在5mmm以内时用水泥浆;缝宽在5-10mmm时用砂浆)、将开裂的墙重新粘合在一起。最后重新做室外地面排水沟,以免地面水继续往地基渗透。
(2)总之对墙体裂缝首先应做好观察工作,如果地基沉降还在发展时,即墙体上的裂缝还在继续发展,应先做地基处理,然后再进行墙体裂缝的处理。如果裂缝长期不再发展,则认为不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局部宽缝处用砂浆堵抹即可。
建筑地基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应牢牢掌握每一种防治方法,以一变应万变,做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尽量实现防治最优。在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一定会有更多的先进方法用来解决建筑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安全性、经济性、可用性。
参考文献:
[1]郭建军.商品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2).
[2]高洪芹.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修补[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6).
[3]苏峰.多层住宅现浇楼板裂缝的产生与防治[J].科技资讯,2007,(13).
[4]翟育林.注浆混凝土桩加固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J].山西建筑,2010,34(25):120—121.
[5]曾凡荣.论化学灌浆在混凝土裂缝处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9):314—315.技,2009,(2).
[6]赵小利,杨金璐.塔盘沟水库干砌石坝的灌浆加固处理[J].水利讯,2010,(13).
[7]宋白平.浅谈地基变形引发的砖混结构墙体裂缝[J].同煤科技,2009,(2).
关键词:建筑地基施工裂缝处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U213文献标识码: A
在实际工程中,往往由于设计不周、施工粗糙、使用不当等原因,由于施工中建筑物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地面等多处裂缝,导致混凝土构件与结构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给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有些裂缝则危及结构的安全,甚至造成建筑物的严重破坏和倒塌。因此应牢牢掌握每一种防治方法,做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尽量实现防治最好,保证建筑物以及地基的安全。
一、有关建筑地基施工裂缝存在的问题分析
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裂缝
(1)房屋的全部荷载最终通过基础传给地基,而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其应力随深度而扩散,深度愈深,扩散愈大,应力愈小;在同一深处,也总是中间最大,向两端逐渐减小。也正是由于土壤这种应力的扩散作用,即使地基地层非常均匀,房屋地基应力分布仍然是不均匀的,从而使房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即房屋中部沉降多,两端沉降少,形成微向下凹的盆状曲面的沉降分布。在地质较好、较均匀,且房屋的长高比不大的情况下,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差值是比较小的,一般对房屋的安全使用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2)当房屋修建在淤泥土质或软塑状态的粘性土上时,由于土的强度低、压缩性大,房屋的绝对沉降量和相对不均匀沉降量都可能比较大。如果房屋设计的比较大,整体刚度差而对地基又未进行加固处理,那么墙体就可能出现严重的裂缝。裂缝对称的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沿着门窗洞口约成45b,呈正八字形,且房屋的上部裂缝小,下部裂缝大。这种裂缝,必然是地基附加应力作用使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形成的。当房屋地基土层分布均匀,土质差别较大时,则往往在不同土层的交接处或同一土层厚薄不一处出现较明显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开裂,其裂缝上大下小,向土质较软或土层较厚的方向倾斜。
2.施工技术引起的裂缝,楼板拆模过早或拆模后再次支撑未作同条件混凝土试块或不依据同条件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强度100%就提前拆模,但拆模后又承受不了荷载就可能造成顶板混凝土开裂;此时利用支撑对此种情况的混凝土楼板进行局部受力往上顶,因为是局部支点,而且是人为掌握支顶力度无法确定支力大小,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此支撑支顶过力而使楼板混凝土出现裂缝。
二、有关建筑地基施工裂缝的处理措施探讨
1.地基沉陷引起的裂缝的处理措施
(1)采用轻质高强的墙体材料,如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多孔砖等,以减轻墙体自重。选用轻形结构,如可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和各种轻型空间结构等。工业厂房屋盖的重量较大,可将过去常用的大型屋面板外加防水屋盖改成各种自防水预制轻型屋面板,重量可减轻许多。减少基础和上覆土的重量。可采用空心基础、薄壳基础、无埋式薄板基础等自重轻,回填土少的基础形式,以及用空地板代替厚填土以减轻基底压力。
(2)加强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L/H<2.5;设置封闭圈梁和构造柱。圈梁设置在基础顶面,顶层门窗上方。地震烈度8度地区应每隔一层加一道圈梁,甚至层层设置圈梁。圈梁应设置在外墙,内纵墙和主要内横墙上,并宜在平面内连成封闭系统。圈梁的宽度等于墙厚,高度不小于120mm。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纵向连续浇注,一次完成以形成整体结构。构造柱应设置在外墙四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其钢筋与圈梁连接成整体。
2.改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级配。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0±20mm,一般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0-160mm,尽量减小水灰比,防止早期干缩。
3.加强施工管理,在混凝土初凝后2-3小时,对大体混凝土留孔进行内外温度测量。根据温差采取相应措施,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温差不大时以保证混凝土湿润状态为宜。养护工作安排责任心强的专人负责,使混凝土能得到良好的养护环境,减少温差引起温度裂缝,又能使混凝土充分水化,提高混凝土自身强度。
4.严格施工管理,浇捣楼板混凝土时必须铺设走桥,防止施工操作人员直接踩踏上层负弯矩钢筋。同时加强浇捣楼板混凝土整个过程中的钢筋看护,及时将位置不正确的钢筋复位,确保其位置准确。
5.加强人员素质教育和管理力度,执行计量制度,严禁商品混凝土现场加水,杜绝使用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预先考虑不利因素的影响,提前准备应付措施,严格按规范施工,减少施工因素影响。
三、有关工程简介
1.某局职工食堂建筑面积1589.79㎡,砖混结构,于1981年建成。餐厅部分长42.5m.跨度16m,檐高6.5m,面积为694㎡。沿餐厅的东、北两侧各设一条地面排水沟,水沟上铺钢筋混凝土盖扳,地面下各有一道地下防空洞。1989年7月份发现餐厅的东墙和南墙有裂缝,并与室内水磨石地面裂缝沟通,缝宽达15mmm。且东南檐下沉向外倾斜,北墙的窗台下有竖向裂縫,缝宽达5mmm。经研究必须进行修缮处理,否则将要影响餐厅的正常使用,也威胁着职工为人身安全。
2.造成餐厅局部下沉和开裂的原因
(1)从现场观察餐厅的裂缝有以下特点:餐厅南墙的东边出现多道从东向西往上约45°的斜裂缝,餐厅的东山墙出现多道从南向北往上约45°的斜裂缝.且缝长已超过层高的1/2。而北墙则在窗台下出现竖向裂缝,这是由于窗台墙起反梁作用,窗台中间受拉而产生的。
(2)由于沿餐厅东墙和北墙有二个地道,室内外排水沟多处断裂,餐厅污水和室外地面水从裂缝中长期向下渗透,致使建筑物下地基土结构破坏,承载力降低,当上部荷裁传下后,则会造成地基局部附加变形增大,而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下沉,使墙体产生裂缝。
3.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墙体产生裂缝的形式和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1)斜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由于横墙刚度较大,一般不会产生较大的相对变形,故很少出现这类裂缝,裂缝多在墙体下部,向上的逐渐减少,裂缝宽度下大上小。
(2)窗间墙水平裂缝,一般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小的一边在上。
(3)竖向裂缝发生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裂缝上宽下窄,当纵墙顶层有钢筋混凝土架梁时,顶层中央顶部竖直裂缝则较少。
4.处理方法
(1)这些裂缝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所以首先应该先做地基基础处理,后做砌体裂缝的加固处理。采用压力注浆加固地基,待到地基稳定,基础沉降不再发展时,对lO-l5mmm的较宽裂缝,把钢筋混凝土做成小梁嵌入裂缝砖墙内,其间距500mmm,内外交替放置,四周用1:2水砂浆填实。混凝土之间的裂缝及其它小于10mmm裂缝,压力灌浆法将l07胶和水泥浆作粘合剂,用空气压缩机将粘合剂灌入砖墙裂缝内(当缝宽在5mmm以内时用水泥浆;缝宽在5-10mmm时用砂浆)、将开裂的墙重新粘合在一起。最后重新做室外地面排水沟,以免地面水继续往地基渗透。
(2)总之对墙体裂缝首先应做好观察工作,如果地基沉降还在发展时,即墙体上的裂缝还在继续发展,应先做地基处理,然后再进行墙体裂缝的处理。如果裂缝长期不再发展,则认为不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局部宽缝处用砂浆堵抹即可。
建筑地基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应牢牢掌握每一种防治方法,以一变应万变,做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尽量实现防治最优。在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一定会有更多的先进方法用来解决建筑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安全性、经济性、可用性。
参考文献:
[1]郭建军.商品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2).
[2]高洪芹.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修补[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6).
[3]苏峰.多层住宅现浇楼板裂缝的产生与防治[J].科技资讯,2007,(13).
[4]翟育林.注浆混凝土桩加固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J].山西建筑,2010,34(25):120—121.
[5]曾凡荣.论化学灌浆在混凝土裂缝处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9):314—315.技,2009,(2).
[6]赵小利,杨金璐.塔盘沟水库干砌石坝的灌浆加固处理[J].水利讯,2010,(13).
[7]宋白平.浅谈地基变形引发的砖混结构墙体裂缝[J].同煤科技,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