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那风吹不散的温情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傍晚,人来人往的马路旁,一对母女正在路边卖气球时,突然遭遇大风天气。气球在母亲手里被刮得乱飞,她极力保护着气球,不想让它们让风刮走。女儿也不过10岁左右的样子,看到母亲手里拽着气球被风吹得站不住脚,立刻跑过去紧紧抱住母亲,可惜因为风太大,最终气球还是被风刮走了,母女俩一起对着天空呆呆地看了好一会儿,这才转身去找地方避风……
  当我从手机中看到这段小视频时,忍不住因为小女孩极力抱住母亲的那个瞬间而落泪,因为风再大,也吹不散这世间的温情,而那没能被留住的气球,那母女对着天空发呆的片刻,又让我们看到普通人想要赚钱谋生的不容易。没有人知道她们为了卖出那些气球,已經在马路边站了多久……
  我家楼下就是公园,有个50岁左右的女人,常年在公园门口卖烧饼,她家的烧饼炉子比较矮,因为她在做烧饼时是坐在轮椅上的。听人说,她年轻时遭遇过一次车祸,左腿落下了残疾,平时拄着拐杖也能走路,但站久了就受不了,于是家人为她买了这辆轮椅。她做的烧饼层多,吃起来很酥脆,许多人都是她的老顾客。有时,我去买烧饼时,人多,大家排队时就闲聊,女人手里忙活着,却也会时不时搭上几句话,脸上总是挂着笑意。
  有一次,我问她,这样辛辛苦苦打烧饼,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她就笑了:“赚得不少,能有一千多块呢。”我不由就有些惊讶:一年四季,顶着酷暑严寒出来摆摊,原来只能赚这么一点儿。或许是看出了我的惊讶,她又说:“我身体不好,也找不到别的工作,打烧饼赚些钱,至少够我们一家人买菜了,我很知足呢!”
  又有一天,我下楼时,天黑透了。不知出了什么故障,公园门口的灯没有亮,卖烧饼的女人已经把摊位收拾好了,等着家人来接。我跟她聊着天,她忽然说:“我那口子来了!”当时四周黑漆漆的,我都看不清那些模糊的人影。没想到她说得很准,话音刚落,就看见她家男人骑着三轮车来了,动作熟练地往车上搬东西。我就笑了:“你的视力可真好!”她也笑了:“他离得老远,我就听出他的咳嗽声了!还有,俺家这老旧的三轮,也总是吱吱嘎嘎响个不停……”
  我曾经觉得女人很可怜,每天辛苦摆摊也赚不了多少钱。那天晚上,我却改变了这样的想法:对于他们来说,劳累一天之后的夫妻相聚,一起买菜回家做饭的温暖,都是难得的温情时光,抵得过岁月的风雨。
  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理想世界,而现实生活却充满了各种不容易。如果说生活经历风吹雨打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只要有人愿意用心温暖着你、陪伴着你,不让你只身迎风雨,那就是世间最温柔的守候。
  (编辑
其他文献
狮子醒来,愤怒地团团转,吼声打破了宁静,凶猛威严。  有个野兽和它开了个玩笑:在它的尾巴上挂了张标签,上面写着“驴”,有编号,有日期,有圆圆的公章,旁边还有个签名……  狮子很恼火。怎么办?从何做起?这号码,这公章,肯定有些来历。撕去标签?免不了要把责任承担。  狮子决定合法地摘去标签,它满怀气愤地来到野兽中间。  “我是不是狮子?”它激动地质问。  “你是狮子,”胡狼慢条斯理地回答,“但依照法律
《古诗十九首》里有一首《行行重行行》,描写一个女子深深思念远行异乡的丈夫。深到什么程度?“衣带日已缓。”一天瘦一圈。这是很可怕的。柳永词写因相思而消瘦,有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也就是“衣带日已缓”的意思。这样消瘦下去,怎么得了?那小女子自己也意識到了,“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整天沉浸在相思当中,人老得太快,这就近乎自虐了。怎么办?“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终究
“吾居星塘老屋,灶内生蛙,始事于画。”  这是齐白石在其《白石老人自述》中写下的一句话。“灶内生蛙”,是喻指其家庭之贫穷。因白石老人是湖南人,湖南多阴湿天气,贫穷所致,多日灶火不举,故尔,灶内生蛙矣。若然是北方,自然不会“灶内生蛙”,至多,“灶内生鼠”而已。  我喜欢“灶内生蛙”四字的表达。  贫穷,乃人生之悲苦事,寻常人,大多对之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甚至于,怨天尤人,咒天骂地,而白石老人,却独以
张英,清初名臣。他学问好,水平高,能力强,更兼为官清廉,人品端方,性情和易,谦逊低调,做了数不清的好事但却从不让人知道。他在做事、做人、做官上的巨大成功,令康熙皇帝十分欣赏和信任,“慎密恪勤,上益器之。”因此,能够鞍前马后贴身随侍二十余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致仕回乡以后,康熙几次到江南视察,均格外加恩令其陪侍。  他曾有著名的“三不做”,对家人及后世影响很大,即“非理事决不做,费力挽回事
僻幽处,有清泉环山,咚咚声来而鸟不怕惊扰。  宋人米芾有诗《山林堂》里写道:“洗竹延清景,培松卫岁芳。好峰多漾翠,嘉卉袭人香。犀玉开书札,龙蛇起混茫。微风北窗卧,真可上羲皇。”  虚竹环抱,置于绿荫之下,晨光熹微,青松伟立,几株香草,袭人而来,案上有书卷,此处甚好。宜烹茶,饮酒。世间悠长,三千烦恼丝,终抵不过一盏杯中酒、一口碗里茶。  环绕着滁州的都是幽深的山峦,树林和山谷优美而秀丽,远远望去幽静
肖林是一家重点学校的高才生,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在几经波折后,他成功地获得了一家知名外企的面试机会。  面试一共分为两轮,第一轮是公司人事的单面,第二轮是部门领导的群面。因为有过充分的实习经历,肖林对自己信心满满。那天参加初面的有将近20人,最后只有五人通过,肖林便是那五人之一。  公司的岗位空缺只有1位,第二轮的竞争更加惨烈。肖林和其余的四个人被安排在一间很大的会议室,主面试官给出一个话题后,他
“记住,作为组织者,每次开会最好提前半个小时到达现场!”段主任对我说。  “不用吧?是不是太早了?”我一脸疑惑。  “半个小时对于办公室主任一点也不多,因为得提前到达会场,要检查准备情况,一旦有缺漏,就有充足的时间补救!”  “我明白了。”  这是多年前我与办公室段主任的一段对话。时过境迁,我与段主任各奔东西,但他的这种工作作风我一直牢记在心,成为我后来学习生活的指引。  记得我第一次当办公室主任
父亲是在睡梦中离开我们的,陪伴他多年的书柜忠实地站立在房间,守护着他的安详。  父亲喜欢书,生前视书籍为知己,一旦买回就不舍得丢弃。父亲喜欢整齐,他细心地将各种书籍分门别类,摆放得整整齐齐,一本本书挺立着,即使书页泛黄,年份久远,也像贵族般立在书柜里,伴着他从青年、中年到最后的暮年时光。  书柜里收藏了父亲从工作以来购买的中外名著,工作时所需的工具书、工作笔记和文具,还有多年如一日记录生活点滴的日
同学们,著名的語言学家、文学家季羡林先生认为,好的文章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实际上其背后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他们大都是在“意匠惨淡经营中”,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上,狠下功夫。  本单元两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颇为精妙,它们如同津梁,帮助我们深入文本,从两位文豪的童年生活中,感受他们的学习智慧,获得人生启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篇交代百草园的位置、现状。读后,我们不禁心生疑惑:
写作至半夜,忽接朋友发来的照片,高原的夜空,星星稠密,明亮,宝石一样缀满了苍穹。他让我即刻到阳台上,去看星空,我去了,极目仰望,但城市的霓虹灯遮盖了星星的光芒。  朋友接着打来电话,热切地和我讨论星空,他说,要多到乡下望星空,你要知道,可以仰望星空,是一种能力。  我承认这句话是对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这种能力,对我来说,我逐渐丧失了这种能力。而我,曾经是有的。  当我还是乡间少年时,对星空无比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