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总结了从听、说、读、写、议的教学策略,探讨如何通过这些教学策略来生发学生的情感、导发学生的心声、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乐趣、诱发学生的发现,从而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听、说、读、写、议正是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出来的,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更应重视贯彻这种课程新理念,以促进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新的课程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效甚至无效。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开展探讨,提出通过听、说、读、写、议来促进小学课堂有效教学。
  一、“听”出情感
  语文教学是以一段段文字、一篇篇文章为凭借的,但有些教师的目光仅仅停留在有限的教材课文,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全力挖掘埋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知识和智慧的光芒,因为从语言文字深处闪现出来的光芒是最明亮、最可贵、最持久的。例如,在教《长城》一文时,当讲到“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古代劳动人民建筑长城时的艰辛,长城经历了秦朝、汉朝、魏朝、明朝等18次的修筑。这时,一个见多识广的同学向同学们讲述了“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的故事。又例如,当讲到“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时,笔者向学生介绍长城被列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宇航员从太空俯视地球时,长城是最明显的标志,此时,一个同学站出来念出“不到长城非好汉”等名句。
  读了课文的文字,听了老师的介绍和同学的补充,同学们有的惊讶,有的羡慕,有的感叹,洋溢在脸上的自豪和满足是难以掩饰的,因为他们不但懂得了修筑长城的辛酸与伟大,他们也为中国人的万里长城而自豪,生发出爱家、爱国的情感来。
  二、“说”出心声
  同样一篇课文,有的课堂死气沉沉,有的课堂却精彩纷呈。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为学生的学习铺开一条让学生发表心声的通道,是否做到引导学生领悟语言文字的真谛,让学生真正道出心声。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一节课下来,同学们一路上游历了圆明园令人神往的园林艺术精华,饱览了圆明园这座收藏极为丰富的皇家园林,目睹了圆明园惨遭浩劫和毁灭的历史,此时,同学们的心情是何等痛惜和愤怒。笔者趁势而上,问道:“假如此时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里,你想说些什么?”这时,同学们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表达了哀叹,有的表达了沉重,有的表达了愤慨,字字句句构成了他们胸中满腔怒火,导发出他们的心声。
  三、“读”出共鸣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课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都融入了作者千丝万缕的情和爱。读,是感受作者情感最直接的方式。迟缓读出犹豫,急速读出决心,委婉读出柔情,有力读出刚强,低吟读出伤感,高亢读出激昂……语言文字蕴含的无限真情,尽在读中得以抒发和升华。
  例如,在教授《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雷利如约捧着鲜花到机场迎接爸爸凯旋归来,接到的却是爸爸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那一幕是凄惨的,令读者也揪心地痛。教学中,配上悲凄的乐曲,引导学生投入到情境中朗读,能产生读者伤心,闻者流泪的效果。而在写“雷利发出‘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吁,呼吁全世界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段落上,则可以进行有力、急速、高亢地集体读,因为有感情的朗读能产生巨大的震撼力,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让作者的心声转化为读者和听者的心声。这就是“读”出共鸣的教学效果。
  四、“写”出乐趣
  “写”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应用层次。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把心中的所思所想记下来,能让学语言的人得到最大的满足。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指导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写作技巧等即时运用到实际写作中,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言文字的作用和乐趣。
  例如,在教汉乐府诗《江南》一课时,在拓展学习的环节中,笔者让学生联系平时的游戏活动,仿照《江南》的结构方法,即时学写儿童诗歌,结果学生仿如一个个小诗人,有的写出了《踩影子》:“操场上踩影子,影子真淘气。影子忽在左,影子忽在右,影子忽在前,影子忽在后。”有的写出了《吹泡泡》:“泡泡泡泡真美丽。一会儿飘到头顶上,一会儿跑到衣服里,一会儿钻到裤子边,一会儿落到花鞋面。”……一首首简单又充童满趣的诗,不但是学生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学生领略语言文字无穷乐趣的见证。
  无垠的空间、无限的真情、无比的精彩、无尽的发现、无穷的乐趣,组成了语文多彩的天空,显示了语言文字非凡的魅力。听、说、读、写、议则为学生领略语言文字那非凡的魅力筑建了桥梁。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把握机会,多渠道引导学生生动灵活地学习语文,通过写来激发学生的乐趣。
  五、“议”出发现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文字,通过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不断找到新的发现,从而使学生得到新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发现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思考,热烈地议论,自主地发现。如,在教学《麻雀》中,我就发现学生从“议”中得到了发现:
  “老麻雀是勇敢的,因为……”
  “老麻雀是伟大的,因为……”
  “老麻雀是胆小的,因为……”
  ……
  虽然学生的理解与发现未必合理,但学生敢于打破传统的阅读理解框,能通过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学习,显现出自己的独特发现,这正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所期待的。
  参考文献:
  [1]蔡可.“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冯钟芸先生访谈[N].中华读书报,2002-11-20.
  [2]杨丽莉.让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有滋有味[J].讀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7).
其他文献
【摘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觀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本文通过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对2018年全国高考I卷理科数学试题的赏析,来发现蕴含在知识数学里的核心素养,感受如何通过纸笔测试来实现核心素养和数学知识的精妙融合。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考试题;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数学核心素养是育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网上教学的有力后盾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疫情期间,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线上教学中运用的几个案例,探析其意义及重要应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疫情;线上教学  在疫情期间,岁月静好的生活突然间进入了一种和平常不太一样的状态,是否仍有什么节奏会如期地进行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个节奏就是响应国家教育部指示精神:学生们在家开展好“停课不停学”活动,他们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是学生成长道路中重要的角色,更是班级德育教育的组织者,在学生思想道德养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小学语文班主任是现在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除了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会影响学生,语文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学生的模仿。基于此,小学语文班主任在实施德育教育时更要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目标;语文班主任;小学教育  班级是小学阶段教学中的基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对教育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冲击和革新了传统的教育教学,为传统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逐渐向信息化的方向转变。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信息化对教学模式与教学技能的影响进行简单的探究,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到来和普及,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已经成为教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通过语文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对其他学科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多的是通过学习语文这一学科培养的,而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然后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摘要】众所周知,幼儿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前置阶段,二者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联系。幼儿教育是没有达到学龄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重要阶段,但是我国目前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衔接上出现了一些困境和难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幼儿教育变得小学化。这方面的问题也体现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教师为幼儿安排的语言教育内容显得过多过难,这明显不利于幼儿的发展,甚至导致他们对未来的学习生活产生畏惧。如何在幼小衔接视角下正确实施幼儿园
【摘 要】高中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是新课标高考理综化学的选考内容之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高考命题方向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本文对如何把握新高考要求,采用“三步法”突破结构大题作深入探讨,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高三备考提供一些参考策略,希望能给一线教学同仁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物质结构与性质;三步法;备考策略  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学习,学生普遍感
一、传统的试卷评讲课与实施合作小组的评讲课的差异  二、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1.如何处理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  理科综合卷主观题包括:第26题化学实验题、第27题化工流程题、第28题化学反应原理题、第36有机化学题。我在高三理科综合四十分钟的试卷评题中,把12个合作小组抽签分任务,每组对一个大题重点难点易错点讨论,然后组和组之间进行交流总结,课堂上每道题由一位汇报员进行讲解、汇报。但课堂时间不充足,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工作地不断深化,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得到了愈来愈多主体的关注。特别是基于这一课程教学工作开展所凸显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所以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绝不能局限于原有单向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是应当在把握这一年龄段学生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的合理选用。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高中阶段化学教学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学龄前儿童的思维方式是以直观思维为主的,教师应以游戏为一日活动的主要方式,尽最大可能地创设与幼儿学习、生活相关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最大程度上与环境互动,与材料互动。通过自主操作,自由探索和积极体验而获取经验、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孩子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沙与水是低结构的材料,极具创造性。因此,沙水游戏作为一种综合性游戏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培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