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6-116-01
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汇总,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有人称“数学是看不见的文化”。数学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对于概念体系、方法结论的掌握上,而应该是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播,让数学教育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能够有更多的沉淀和积累,成为他个人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一块基石,使他更会理性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下面作者就数学文化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1、数学文化的内涵
数学文化表现为在数学的起源、发展、完善和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于人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方面。它既包括对于人的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又包括对于人的思维的训练功能和发展功能,也包括在人类认识和发展数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探索精神、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等。
2、数学文化的特征
数学的特征决定了数学文化具有不同于其它文化的特征,因此,正确认识数学特征是理解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
⑴数学在应用方面的广泛性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特征。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数、形随处可见,无处不在。小到上街购物,大到“神舟6号”。如今随便翻开报纸,“产值”“利率”“增长率”“数字化”等名词赫然在目,可见,数学伴随你、我、他,数学文化也伴随着你、我、他。
⑵数学的抽象性特点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特征。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使得数学文化必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体会,它不是可以用眼睛看到、用耳朵听到或者靠其它器官感受到的。思维是感受数学文化的惟一基础,没有思维活动,体会数学文化是不可能的。
⑶数学的严密性也是数学具有很强文化性的重要特征。
二、数学文化的价值
数学作为工具,它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数学不仅仅是工具,它也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表现形式,与文学、艺术等一样,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1、数学对人的思维具有训练功能,这是数学具有的最广泛的文化价值
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之物。数学的大部分具体的知识在人们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并没有直接的应用,但是它的思维训练却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尽管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成为数学家,但是思维的条理性、严谨性、逻辑性作为一种文化素质,对他们将来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是需要的、终生受益的。
2、数学对人的观念、品质、道德情操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数学和其他科学、艺术一样,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影响人类的精神生活,人类在学数学、用数学、体验数学之中,陶冶了情操、解放了思想,丰富了精神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使人更完全、更丰富、更有力量、更有品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其重要性可以这样说:没有现代数学就不会有现代文化。
三、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
1、挖掘数学品质
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特殊的理性思维方法,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特征。
⑴严谨务实的态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每一个推理过程进行严密的推导、合理的变化,不存在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学生通过这样的数学训练,不知不觉就养成缜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严谨务实的处事态度。
⑵守法自律的习惯。从数学的知识体系来说,它是一种理性思维方式,是一种理性精神的张扬,数学中的结论是一种逻辑结果,而不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数学中的每一步推理都必须遵循逻辑的合理性,必须遵守数学规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学规则的遵守态度,这种对规则的遵循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是对秩序的自觉遵守,使人们形成对社会公德、秩序、法规的自我约束,进而发展为一种守法、自律的习惯。
⑶自强不息的意志。从数学的学科特点来说,它不像人文学科那么容易使人入迷,学习数学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如: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繁杂的运算和式子的变形等等。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克服困难,领略数学的真谛。从而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意志。
2、开展研究性学习
学以致用,教师要转变观念,要“舍得”让至高无上的“数学女皇”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真正实现它的社会价值。再创造教学原则也要求教师不要将数学当作一个已经完成的现成的理论来教,而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背景以供观察、比较和分析,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活动来发现和创造出数学,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欣赏数学之美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经过抽象提炼,因此随着数学的产生,美感的一般表现形式——自然美、艺术美就存在于数学之中:直线的刚劲平稳、曲线的柔和之美、对称图形的对称之美……无不充满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而符号的简明、公式的流畅、推理的精炼…… 使数学和音乐一样充满艺术魅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挖掘数学美的以下几个特征:⑴简洁性。⑵对称性。⑶统一性;⑷奇异性。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学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参与,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汇总,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有人称“数学是看不见的文化”。数学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对于概念体系、方法结论的掌握上,而应该是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播,让数学教育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能够有更多的沉淀和积累,成为他个人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一块基石,使他更会理性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下面作者就数学文化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1、数学文化的内涵
数学文化表现为在数学的起源、发展、完善和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于人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方面。它既包括对于人的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又包括对于人的思维的训练功能和发展功能,也包括在人类认识和发展数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探索精神、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等。
2、数学文化的特征
数学的特征决定了数学文化具有不同于其它文化的特征,因此,正确认识数学特征是理解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
⑴数学在应用方面的广泛性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特征。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数、形随处可见,无处不在。小到上街购物,大到“神舟6号”。如今随便翻开报纸,“产值”“利率”“增长率”“数字化”等名词赫然在目,可见,数学伴随你、我、他,数学文化也伴随着你、我、他。
⑵数学的抽象性特点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特征。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使得数学文化必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体会,它不是可以用眼睛看到、用耳朵听到或者靠其它器官感受到的。思维是感受数学文化的惟一基础,没有思维活动,体会数学文化是不可能的。
⑶数学的严密性也是数学具有很强文化性的重要特征。
二、数学文化的价值
数学作为工具,它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数学不仅仅是工具,它也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表现形式,与文学、艺术等一样,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1、数学对人的思维具有训练功能,这是数学具有的最广泛的文化价值
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之物。数学的大部分具体的知识在人们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并没有直接的应用,但是它的思维训练却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尽管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成为数学家,但是思维的条理性、严谨性、逻辑性作为一种文化素质,对他们将来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是需要的、终生受益的。
2、数学对人的观念、品质、道德情操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数学和其他科学、艺术一样,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影响人类的精神生活,人类在学数学、用数学、体验数学之中,陶冶了情操、解放了思想,丰富了精神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使人更完全、更丰富、更有力量、更有品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其重要性可以这样说:没有现代数学就不会有现代文化。
三、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
1、挖掘数学品质
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特殊的理性思维方法,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特征。
⑴严谨务实的态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每一个推理过程进行严密的推导、合理的变化,不存在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学生通过这样的数学训练,不知不觉就养成缜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严谨务实的处事态度。
⑵守法自律的习惯。从数学的知识体系来说,它是一种理性思维方式,是一种理性精神的张扬,数学中的结论是一种逻辑结果,而不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数学中的每一步推理都必须遵循逻辑的合理性,必须遵守数学规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学规则的遵守态度,这种对规则的遵循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是对秩序的自觉遵守,使人们形成对社会公德、秩序、法规的自我约束,进而发展为一种守法、自律的习惯。
⑶自强不息的意志。从数学的学科特点来说,它不像人文学科那么容易使人入迷,学习数学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如: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繁杂的运算和式子的变形等等。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克服困难,领略数学的真谛。从而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意志。
2、开展研究性学习
学以致用,教师要转变观念,要“舍得”让至高无上的“数学女皇”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真正实现它的社会价值。再创造教学原则也要求教师不要将数学当作一个已经完成的现成的理论来教,而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背景以供观察、比较和分析,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活动来发现和创造出数学,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欣赏数学之美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经过抽象提炼,因此随着数学的产生,美感的一般表现形式——自然美、艺术美就存在于数学之中:直线的刚劲平稳、曲线的柔和之美、对称图形的对称之美……无不充满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而符号的简明、公式的流畅、推理的精炼…… 使数学和音乐一样充满艺术魅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挖掘数学美的以下几个特征:⑴简洁性。⑵对称性。⑶统一性;⑷奇异性。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学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参与,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