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井下作业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i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井下作业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手段,近年来为油气田勘探和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开发要实现高效益的目标,对井下作业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介绍了井下作业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井下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对于井下作业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井下作业技术 现状 发展
  一、引言
  井下作业是以提高采油速度和最终采收率为目的,根据油田调整、改造、完善、挖潜需要,按照工艺设计要求,利用一套地面和井下设备、工具,对油水井采取的各种井下技术措施的工艺技术。近年来,国外形成了一些先进成熟的井下作业技术,并广泛应用于现场。国内各油田采取引进、自主研发等方式,也在现场应用了一些井下作业新技术,但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加快研发尽快完善。随着井下作业复杂性增加以及对井下作业效益及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井下作业技术发展已经非常迫切,同时也对井下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井下作业技术的现状
  1.国外发展现状
  1.1压裂酸化技术
  近年来,国外推出了许多压裂新工艺和新材料,大幅降低了油气藏开发成本,提高了采收率。斯伦贝谢的连续油管压裂技术,一次起下作业实现多层和选择性压裂,可大幅提高油气产量,缩短作业时间。
  美国重复压裂技术,成功率达到70-80%,许多井压裂达到4次之多。光纤辅助压裂技术,通过含有压裂液的光纤网络提供机械方法运送、悬浮和置放支撑剂,有效避免支撑剂的返排和沉淀。无聚合物压裂液,需返排,对岩心渗透率污染程度小,初始流量比使用胍胶压裂井多9-27%,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等油田广泛应用。
  1.2试油测试技术
  试油测试技术主要包括地层测试、射孔、排液及压力恢复、数据采集、分析解释等方面。
  地层测试技术已形成射孔+测压+排液+措施四联作工艺技术,油管传输射孔(TCP)+地层测试(DST)+喷射泵(JET)三联作工艺技术,油管传输射孔(TCP)+地层测试(DST)+电子压力计地面直读测试(DYD)三联作工艺技术,无电缆电磁波数据传输测试工艺等,可缩短试油周期、降低成本。负压射孔技术,射孔密度可达12-15孔/30.48cm,按60°相位角均匀分布,可降低油井出砂和增加产量;哈里伯顿的超正压射孔技术,可提高射孔效果。美国的激光射孔技术,可提高孔隙度和渗透率,已进入现场试验。
  1.3修井作业技术
  国外修井工具开发使用上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开发组合式修井工具,如组合式打捞矛、多功能可退式打捞筒等。二是发展液压操作工具,如水力机械切割,水力可退式捞矛,水力可退式捞筒等。三是辅助修井工具空前发展,如美国研制的井下视频装置、井下作用力产生器、打捞马达等。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利用系列配套工具可完成侧钻、打捞、磨铣、切割、钻进等多种修井工作,代表着当今世界修井技术的发展方向。高频低强度震击技术、爆炸松扣技术、化学切割技术、喷射切割技术、水力机械切割技术等解卡技术,几乎能满足所有类型管柱解卡需要。
  2.国内发展现状
  井下作业技术主要包括机具装备、工艺技术、方案设计和为确保作业施工的企业管理技术等内容。近年来,围绕勘探开发实际需要,井下作业行业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装备更新和技术升级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大幅度提升了井下作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较好地满足了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需要。
  但与国外对比,国内井下作业技术在工艺技术方面存在着差距,主要差距体现在设备方面,工具配备方面以及生产数据信息化管理方面。设备方面主要是主要体现在主体设备上,国外修井设备配备标准较高,自动化程度也较高,一般配双滚筒甚至三滚筒装置,配有顶驱或动力水龙头;工具配备方面国内工具没有形成标准化,缺乏高性能工具,缺少先进的辅助工具;国外的压裂酸化、试油测试施工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管理,能够实时采集、分析生产数据,远程传送生产数据,实现远程技术指导与监督。
  三、井下作业技术发展趋势
  1.井下作业技术发展新要求
  目前,井下作业基本能够满足生产需要,但是,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对井下作业技术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1提升常规作业技术水平;
  1.2加快发展特殊井作亚技术;
  1.3积极研究边际油气藏开发低成本配套作业技;
  1.4配套完善天修侧钻技术;
  1.5整合压裂酸化技术体系,提高应用效果;
  1.6试油测试要满足特殊油气藏和特殊工艺井的需要。
  2.井下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
  根据油气田勘探开发时井下作业技术的新要求,要围绕提高单井产量、降低作业成本总目标,加强对现有大修侧钻等新技术的整合、配套完善和推广应用。
  2.1压裂酸化技术
  发展重点是提高措施成功率,大幅降低成本。在压裂方式上,由单层压裂发展为一套管柱多层压裂,由单井压裂发展为整体开发压裂。在压裂液方面,逐渐发展低伤害清洁压裂液;在装备上,要推广双千型压裂设备,配套即时配液装置、高温高压评价装置、多功能回路仪、旋转粘度计等仪器工具。
  2.2提高单井产量作业技术
  提高油气井单井产量,降低综合生产成本为目标,开展防砂射孔技术、径向钻孔技术、高效选择性堵水技术、气体(二氧化破、氮气、烟道气)增产技术4项内容研究。
  防砂射孔技术主要针对出砂油气层的开采,开展充填式防砂射孔和大孔径防砂射孔技术研究;径向钻孔技术主要以低成本的方法增加低渗透等油气藏的泄油面积,提高单井产量为目标,开展径向钻孔技术研究;高效选择性堵水技术重点研制高效选堵剂(选择性封堵高渗透出水大孔道、选择性堵水而不堵油的高效选堵剂),并开展深部堵水施工作业技术研究,提高堵水效果和油井产量;热、电、二氧化碳、氮气联供低成本增产技术以提高油井产量,降低成本,提高最终采收率为目标,开展热、电、二氧化碳、氮气联供低成本增产技术研究。
  2.3井控新技术
  以保护油气层为目标,在现有不压井作业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井下控制工具、井口控制装置的研制和作业工艺技术研究,提高检泵、清砂等作业全过程油套管压力控制水平,实现油、气、水井作业全过程不压井,防止作业对油气层的二次污染伤害,提高油气井生产能力。
  2.4连续油管技术
  在整合现有连续油管作业技术(主要已开展的冲砂洗井、钻桥塞、气举、注液氮、清蜡、排液挤酸和配合测试等)的基础上,引进连续油管压裂车和连续油管侧钻车,重点开展连续油管压裂、连续油管侧钻2项技术内容研究。①连续油管压裂技术研究。针对层状油藏、不连续油藏等需要进行的多级分层压裂以及分支井压裂,利用连续油管压裂技术,有选择性地进行支撑剂填充,实现在作业费用允许范围内有效地进行边际油藏压裂作业,提高油藏经济开发效果。②连续油管侧钻技术研究。引进连续油管侧钻车,配套井下动力钻具或电动连续管钻井系统,研制配套工具,开展连续油管侧钻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形成低成本的侧钻工艺技术。
  2.5修井技术研究
  发展方向上,以钻修一体化为目标,形成综合井筒修井能力;发展理念上,以带压作业技术为核心,实现对环境和储层的保护;发展趋势上,以井口自动化无人操作为目标,降低施工劳动强度;研制多功能车载一体修井机,方向是自动化、智能化、节能化,如电动储能修井机等。
  四、结论
  本文对井下作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新要求和趋势进行了介绍,对于井下作业的实施以及油气田勘探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意义,具有继续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凤山.油气田井下作业技术发展探讨[J].中国石油石化,2003,7(54):50-53.
  [2]崔斌.带压作业修井装置的研制[J].石油机械,2007,1(36):63-65.
  [3]靳海鹏,田世澄,李书良.国内外水平井技术新进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22:92-95.
  [4]何昀宾.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井下作业工程年报[Z].中油集团工程技术分公司,2010.
其他文献
从建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出发,建立建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为该指标体的各层次指标赋权,运用多重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建筑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集约化的大力发展,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日益严重,尤其重金属Cd在土壤中的含量普遍增加,给经济发展和农业种植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加剧,此外
ZGM80型磨煤机是把煤块经过碾磨、干燥、分离三个过程磨制成符合特定水分要求和一定细度的粉末机器。通过多年对ZGM80型磨煤机的使用管理,并不断总结维修经验,不断分析磨煤机的
摘 要:国际工程分包管理正成为在海外承揽任务的工程公司的必修课,本文规范地阐述了国外工程建设项目分包该如何管理。  关键词:国外项目 分包管理  一、分包管理的目标  确保分包业务按规定程序进行,分包过程公开透明;合同订立规范,分包结算、核算及时准确;当地分包管理符合当地国家法律法规,国内分包符合中国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内部规定。  二、分包方案的编制与审批  项目中标后,工程公司相关处室组织召开项
1 病例摘要例1:男10岁.因出疹9d,步态不稳2d入院.入院前9d胸背部分批出现丘疹、疱疹,伴低热,皮疹逐渐结痂.病后7d出现头晕,步态不稳.恶心、呕吐.体查:体温正常,神清,构音不清
着眼于科技论文发展对创新能力与潜力的指示性作用,分别采用标准差和变并系数法,以万人科技论文量为基础指标对其在我国东、中、西部间及区域内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进行现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