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胃溃疡并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长沙市第三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胃溃疡并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与联药组,各56例.单药组予以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联药组在单药组基础上予以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胃灼热、反流、反酸、腹痛、嗳气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血管活性肠肽(VIP)、C反应蛋白(CRP)、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
【机 构】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医院普外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胃溃疡并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长沙市第三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胃溃疡并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与联药组,各56例.单药组予以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联药组在单药组基础上予以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胃灼热、反流、反酸、腹痛、嗳气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血管活性肠肽(VIP)、C反应蛋白(CRP)、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分,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P<0.05).联药组胃灼热、反流、反酸、腹痛、嗳气消失时间短于单药组(P<0.05).治疗前2组IL-6、VIP、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药组IL-6、VIP、CRP低于单药组(P<0.05).治疗前2组环境、心理、社会、生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药组环境、心理、社会、生理评分高于单药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胃溃疡并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硬化(HBV-LC)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和自然杀伤T细胞(NKT)功能相关分子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收集代偿期HBV-LC患者(HBV-CLC)、失代偿期HBV-LC患者(HBV-DLC)和同期体检健康者(HC)各25例作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NK和NKT细胞比例、数量变化,活化标志物(CD69、HLA-DR)、激活性受体(NKG2D、NKp30、NKp46)和抑制性受体(NKG2A、CD158a、CD158b)以及细胞毒分子[穿孔素、颗粒酶A/B、肿瘤坏
目的通过对妊娠妇女6~10周的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和常规实验室指标水平进行数据分析,构建妊娠早期子痫前期(PE)预测模型,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模型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925例PE患者和7613例正常对照组的一般资料、PE发病危险因素和27项常规实验室指标(妊娠6~10周),包括血脂、肝肾功能、凝血、血细胞计数等指标,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Logistic回归、XGBoost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分
目的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18—2020年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RO)的临床分布、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为医院CRO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飞行质谱仪进行细菌鉴定;K-B纸片扩散法和PhoenixTM-100革兰阴性杆菌药敏板进行药敏试验。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CRO菌株60株,用WHONET 5.6软件统计CRO菌株的耐药情况及临床分布。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联合EDTA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eCIM)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进行耐药表型检测,荧光定量PCR进行耐药基因型检测。结果60株
目的分析不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ANCA)阳性患儿的临床检出情况以及临床特点。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用ELISA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蛋白水解酶3(PR3)。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ANCA常规检测中aANCA阳性患儿30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结果在10638份样本中,aANCA阳性率为2.86%;aANCA靶抗原以非MPO/PR3类抗原为主,占97.04%;ANCA阳性患儿中,AID患儿121例,aANCA阳性率为73.55%;非AID患儿3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疑似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菌群组成情况。方法共计纳入134例来自武汉火神山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用传统细菌培养法和恒温扩增芯片法检测患者的细菌感染情况,对细菌检测阳性组和细菌检测阴性组进行临床基本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对细菌检测阳性组患者的菌群组成情况进行统计。结果13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细菌检测阳性20例,阴性114例。细菌检测阳性组的危重症患者比例和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略高于阴性组,且平均住院天数较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检测阳性组患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