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用微生态制剂对西杂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

来源 :中国牛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降低肉牛育肥饲养成本,研究反刍动物用微生态制剂对西杂肉牛育肥增重的效果。[方法]试验选择了体况基本相同的西杂公牛24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牛分为对照组,试验工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I组在精饲料中加入0.2%的反刍动物用微生态制剂,试验Ⅱ组在精饲料中加入0.4%的反刍动物用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组在精饲料中加入0.6%的反刍动物用微生态制剂,对肉牛进行90天育肥试验后,统计分析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1)试验工组和试验Ⅲ组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显著提高(P〈O.05),试验
其他文献
近亲繁殖、早配、公母猪老年体弱、妊娠母猪营养缺乏或受到外界剧烈刺激等,造成仔猪出生个体较小、发育差、生活力弱等先天不足,尤其是一窝中最小的仔猪,形成“胎僵”。
为发挥全膜双垄沟播旱作节水农业增产增收潜力,引进筛选出适宜我市六盘山阴湿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我们布设该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和效益最好的为北农青贮3740,达到了7 435.4k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培育方式对甘南高寒牧区牦犊牛生长发育及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30头健康初生的牦犊牛,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牦犊牛按照传统
研究针对相同饲养状况下的母牛分别使用夏洛莱、西门塔尔、德国黄和本地黄牛的优质种公牛制备冻精进行人工授精,对各组母牛的受胎率、产犊率、体重情况、增加的经济效益等进
论文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园林技术综合实训的设计实施为例,尝试着走出一条当前学生学习现状、教学现状与社会工作接轨的路径,"真正"实现产学相结合的目标。让学生在步入社会
1958年3月5日,周总理到重庆考察长寿湖规划,正值他60岁生日,周总理特地打招呼,不要虚张声势、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吃饭要简单,只吃工作餐,并且还一再强调要坚持艰苦奋斗、勤
随着科技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高职大学而言,实行英语双语教学越来越重要。并且高职大学还要加强英语双语教学的意识,在对于国内外其他大学的双语教学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
20多年前,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参加一次全国中学生文学夏令营。20多名营员中间,我的室友是一位江西老表。互相介绍之后,我知道他来自赣南于都县,属于革命老区,红军长征出发的地方。从此,于都这个地名,就在我的脑海里深藏不去了。  2011年,我带领宣传干部外出考察,选择了江西瑞金的红色之旅,得以走进于都。从赣州到于都,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旅游大巴在赣南的红土地上蜿蜒穿行,一座座灰瓦白墙的民居掩映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