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乡土资源,优化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来源 :教育界·综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ma7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物理课与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对物理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充分、合理地利用乡土资源,物理教师就要有创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的情境性、实效性、情感性来整合物理课堂教学,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实效。
  【关键词】乡土资源;农村初中;物理教学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教育只有回归生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使其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物理能力。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初中物理课堂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乡土资源在农村学校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要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乡土资源,并将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呢?笔者结合的教学实际,谈谈几点看法。
  一、乡土资源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大多数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等方面远远要落后于城市学校,从教学资源的硬件设施,到学习的信息传递,无一不是简单陈旧、贫乏单一。于是,在农村物理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形成了一种潜意识,直接影响了农村物理教学的质量。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洗礼,广大农村物理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课堂,努力探索,认真观察身边的事与物,善于发现,并创造性地进行资源再重组应用。其实,本地的乡土资源,是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它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贴近生活
  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内容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物理课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既取之于生活,又用之于生话,彰显物理学科生活化特点,遵循生活化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
  (二)有利于丰富课程资源
  农村初中存在着教学资源缺乏的困扰。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能够在学校原有设施等基础上以不增加任何负担的方式解决当前的难题,丰富物理教学资源。
  (三)有利于培养乡土情怀
  乡土资源来源于农村当地,来源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有着不可替代的亲切感。利用乡土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感受家乡文化中的独特魅力,能够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乡土资源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四)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
  乡土资源是可以重生的资源,是最省钱的资源,同时也是最自然、最原始的资源,这些资源十分丰富易得,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因此,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能降低学习成本,减轻学校和家庭的负担。
  (五)有利于形成教学特色
  教师充分、合理地利用乡土资源,除了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有利于形成与众不同的教学特色。
  二、乡土资源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利用
  物理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这样学生才能通过所看所感所思去体会物理,学习物理。乡土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恰到好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独特的教育功效。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在不同的课堂中创设不同的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笔者在教学“声音的特性”这一节课时,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听窗外的鸟叫声、青蛙叫声、风声、树叶哗哗声,然后在学生享受这大自然美妙的交响乐时,请学生判断出这些不同的声音,从而引入了“音色”的教学环节。在讲到“机械运动”时,请学生远眺巍巍的大明山,然后提出问题:“大明山在运动吗?”在学生讨论后对学生解释:“其实大明山正在运动呢。”在学生一片哗然声中,引出了“参照物”概念。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提取学生熟悉的乡土事物创设物理教学情境,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有效结合,并拉近学生与物理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1]。
  (二)提高教学实效,增强学生记忆
  乡土资源来自本地区,俗话说:“撒谎瞒不了家乡人。”因此,学生十分乐于接受物理教学中出现的生活事物。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宝贵资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一,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受来进行课堂教学。农村学生经常在家做家务活,对大自然的接触也是十分多,有着较多的生产生活经验。为此,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的经验再现,不但是对学生经验的认可,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因为这样的生活经验很有说服力,而且学生感到很亲切。比如在讲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多种声音,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够迅速列举出溪水、黄牛、鸟儿的声音,并踊跃参与到课堂当中,活跃了课堂气氛;学习“蒸发和沸腾”这一物理现象时,可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场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理解了蒸发和沸腾现象,并根据教师所讲述的蒸发与沸腾中的物理变化原理,说出“响水不开,开水不响”的原因。
  第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一些事物来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声音的发声”时,让学生利用课前到田间地头摘到的树叶、小草来吹奏音乐;在教学“杠杆”这一物理原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铁锹、撬棍等工具是如何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运用的,并根據杠杆原理的力矩必须相等这一知识点,让学生画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进一步判断哪些农业生产工具是费力杠杆,哪些农业生产工具是省力杠杆;在教学“弹力”时,请学生在课前动手制作弹弓、弓箭,上课时请他们展示,进行动作示范,并说出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在讲到“沸腾”时,就举例家乡美味“榨粉”的制作过程中要让粉嫩滑可口,如何利用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来控制的方法……
  (三)发挥情感功能,点燃学习动力
  成功的物理教学可以帮助初中生提升物理知识认知,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并作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触及学生的情感,可以产生极好的教育效果。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将乡土之情融入到教学当中,可以触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三、结束语
  乡土课程资源十分丰富,它无处不在,无奇不有,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民族文化,无论是田野大地还是深山美景,都可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的资源。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农村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立足于当地的乡土文化,才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教学资源,丰富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只要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勇于创新,充分合理地利用乡土资源,定能为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开辟一片灿烂的晴空。
  【参考文献】
  [1]江丁国.农村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天津教育(下半月),2018(06):120,122.
  [2]宋荣玲.优化农村初中物理实验及教学实践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7.
其他文献
何其芳的诗歌作品和诗歌理论受到了研究者的青睐,但其对待译诗的态度以及他的诗歌翻译作品却很少有人关注。有鉴于此,从三个方面论述何其芳的诗歌翻译观念和实践:首先是探讨
本文简要分析了伺服系统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危害,重点介绍了液压元件和系统的清洗方法、步骤及其有关问题。
初中语文是一种不定式思维的课程,如何发掘潜在的深层次含义,让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上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实施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思路。基于教学和实践经验,文章首先分析了研究性学习在
虚拟现实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现实生活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数字校园"中,使位于各地的人们不必亲临现场,便可实现虚拟校园漫游,只需在网上就能了解
随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绿色金融也被提上金融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高新区办学。办在高新区”的地方高职院校,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相继与IBM公司、新加坡南德集团、尚德太阳能、德商会、物联网产业园、创新园等进行全
指出了微生物固化技术是在固化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技术,通过使用化学或者物理手段,将游离的微生物限定在固定的区域中,在保证微生物活性不变的基础上,对污水进行处
目的探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laser speckle contrast imaging, LSCI)在观察系统性硬皮病手指溃疡肉毒素A治疗前后血流变化中的作用。方法患者手指溃疡处接受肉毒素A20 U注
采用OM、SEM、XRD等实验方法,对不同固溶温度下Fe-22.8Mn-8.48Al-0.86C低密度钢的组织演变规律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对实验钢的组织与性能影响较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