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长江大桥的工程地质研究

来源 :江苏地质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ioljok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10年来,随着城市化加快发展,促进了长江下游特大型桥梁的建设,其中主跨1 088m的苏州—南通特大斜拉桥就是其中之一。苏通大桥位于巨厚的第四系覆盖层地区,因此,土层结构特征、持力层和基础型式的选择,以及工程参数的确定成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应用岩土工程优势面理论对苏通大桥的研究思路,着重介绍了在巨厚覆盖层地基中用层组结构划分和优势层的研究观点,用优势指标法量化判定桩和沉井基础的持力层以及用多法求合理设计参数和提出若干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建议等三方面问题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动了该工程的顺利进行。
其他文献
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里氏8.0级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面对汶川大地震千百万受灾群众的苦难,以及未来亚洲地震灾害的研究和防治,作者通过多年研制的亚洲与邻海有关地学基础图件的基本信息,就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成因及其大陆地震动力源等问题作出客观解释。
渤中地区普遍存在油气多期运聚成藏。BZ26—2—1井馆陶组原油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原油具有降解和未降解的双重特征:①正构烷烃系列分布完整,且丰度高;②GC/MS分析检出相当丰
浙江白垩系朝川组、中戴组、金华组、赖家组和赤城山组等地层中,已发现了数以千计保存完好的蛋化石,而恐龙骨骼化石却很少而且大多很残破。其中,目前能鉴别的恐龙有暴龙类(tyrann
通过50年来的工程地质教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形成了一个研究模式——优势面分析观点。优势面观点是建立在岩体结构控制论基础上的创新,在认识深化并立足于学科交叉上的综合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