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根系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来源 :水土保持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454208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良的品种与科学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基础。试验以3个不同年代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的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100万株/hm2、250万株/hm2、350万株/hm2),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其根系生长,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的根系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及其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不同。1960s品种(丰产3号)的根系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1980s品种(小偃6号)在中密度时根系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低密度次之,高密度最小;现代品种(长旱58)根系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在本实验条件下,现代品种较前品种的最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最高产量均显著增加,而相应的根重密度和根长密度却显著降低。这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小麦的根系生长可能存在对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不利的冗余,只不过这种根系生长的冗余随品种的更替而降低,并因此提高了其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
其他文献
一、努力提升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以往,我国汽车产业几乎每个五年发展计划都与实际情况相背离. 先看<"九五"计划>.该<计划>最后一年即2000年的总产量目标为270万辆,实际
一、跨国战略联盟浅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民族主义、保护主义的兴起,以及一些行业中存在的激烈竞争格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
一、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投资策略的新动向最近一个时期,部分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策略和手段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除了法国PSA、戴姆勒-克莱斯勒等公司继续以传统的方式向原
中国的汽车工业开始于1953年,经过自力更生和开放发展,从2001年进入了后WTO的发展阶段.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到2004年产量超过500万辆,世界上的排名已跃升到第3,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