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效果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huang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月06月~2015年09月我站献血者600例为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00)与对照组(n=300),分别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献血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献血反应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可降低献血者的献血反应,促进献血事业的发展,值得推广。
  【关键词】 献血者 献血反应 心理护理 效果
  在献血过程中,由于对献血缺乏足够的了解,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易产生心理及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导致血容量急速下降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基层采血点与流动采血车尤为常见[1]。本研究以我站600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献血反应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06月~2015年09月我站献血者60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0名,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标准;男性320名,女性280名,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0.5±8.4)岁;大学生180名、市民190名、公务员70名、军人100名,其他60名。两组献血者在年龄、性别、构成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献血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做好采血准备,并根据献血者行对症护理,使其积极配合采血工作;在采血过程中,指导献血者放松身心,使其保持平常心,感受到专业、温暖。采血后,要求献血者在休息区休息15~20min,播放舒缓的轻音乐,使其放松身心,尽快缓解身体的不适症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一对一对献血者介绍献血知识,包括献血常识、益处、采血后止血、营养搭配等,通过提高其对献血的认知来消除恐惧、焦虑[2]。采血前,准确评估献血者的心理状态,找出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按心理不同状态,分为正常、紧张、焦虑、恐惧四级;对于正常及紧张者,可给予一般性心理抚慰,对于焦虑及恐惧者,则为其介绍献血成功案例、有针对性进行疏解,如评估后仍不符合献血条件,则引导其待状态好转后再行献血。
  1.3 效果评价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献血者评分,轻度:50~59分;中度:60~69;重度:>70分[3]。同时,统计、比较两组献血反应、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用均数标准形式(±)表示计量数据,组间比较用t检验;用百分率(%)形式表示计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献血者献血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度反应3例、重度0例,献血反应发生率为1.0%(3/300),明显少于对照组中度反应8例、重度1例,献血反应发生率3.0%(9/3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献血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献血者护理满意分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级。观察组非常满意185名、基本满意105名,不满意10名,护理满意度为97.0%(290/300);对照组非常满意141名、基本满意131名,不满意28名,护理满意度为91.0%(272/300),明显低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献血者越来越多,成为精神文明的新风尚。在献血过程中,多数献血者可顺利完成采血过程,而不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但是也有一部分献血者由于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并且缺乏对献血知识、常识和安全性的了解,在献血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的献血反应[4]。
  根据相关研究及实践,认为给予献血者心理护理干预可降低献血者的不良献血反应,帮助其在献血过程中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采血,最大限度降低献血者的献血反应[5]。本研究给予观察组献血者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1)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1.0%(3/300),明显少于对照组献血反应发生率3.0%(9/300),差异显著(P<0.05);(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0%(290/3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1.0%(272/300),明显低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实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献血者的献血反应。
  綜上所述,在献血过程中,一些献血者因缺乏对献血知识的了解而发生不良的献血反应,本研究认为,给予献血者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其献血的配合度,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卢丽霞,曾娟,劳丽嫦等.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05(03):681-683.
  [2]潘国芳.心理护理减轻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10(03):47-49.
  [3]刘峻,杨梅.心理护理对无偿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1(14):249-250.
  [4]赵艳杰.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5,06(12):150-152.
  [5]姚向阳,何勇,沈建勇.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行为影响的观察[J].中国输血杂志,2015,12(09):10-12.
其他文献
青铜器的金相分析是冶金考古的重要内容,掌握青铜器金相实验的技能,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认识考古文物研究中传统方法与科技方法之间的异同,是培养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自
高低压开关柜安装时应注意的问题很多,要做好各种检查工作。一要检查开关柜柜体装配,二要检查开关柜柜内元器件安装,三要检查开关柜柜内二次接线,四要检查开关柜机构安装检五
目的:探讨分析B超在甲状腺肿块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分析.方法:以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的接受诊治8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作为主要的观察目标,所有患者采用B超进行检查,其诊断的
高校三廉建设是廉政文化的高校形态在特定领域内体现高校“三育人”和“三全育人”要求的“干部廉政、教师廉教、学生廉学”三廉建设的工作体系,彰显了高职教育廉洁育人的新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在新阶段的政治工作中运用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做好企事业单位的政治宣传工作成为了当前政治工作者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政治宣传工作与企事业单位的
随着医疗改革不断地深入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最基础的医疗机构愈发受到人们重视.但是目前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没有及时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以及工作方式,导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建筑工程中防水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在于避免建筑渗漏现象的出现.本文从建筑工程中防水施工现存问题进行阐述入手,对于建筑工程中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机械设计》课程结构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这在对学生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根本性和方向性的意义;有利于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学习能力和
本文就乡镇债务的形成机理做了分析,阐明了要想彻底解决乡镇债务供给问题,就应着力于制度创新,在方法上注重循序渐进,微调各种既得利益的建议。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