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教育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影响深远。美术本身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把德育教育渗透于美术教学之中,更能增强美术的育人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美术的教学效果。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广大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德育教育,注重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以此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提升美术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美术;德育教育;渗透;有效策略
小学时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也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实施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小学生的心智暂未成熟,他们还未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德育教育能够使其在思想上有所感悟,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意识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之中的途径,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一、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除了传授基本的知识之外,还需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以此使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向光明方向行驶。小学美术课程的开设,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术自身带有育人性质,把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强化育人效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不断提升,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的策略
(一)借助美术绘本故事,启发学生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故事往往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且能够使其散发猜想,并领悟真理。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借助美术绘本故事,在指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艺术风格时,引导学生思考绘本故事内涵,以此把学生调动起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到美术知识,又能让学生有所领悟,可谓一举两得。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专門为其制作美术绘本阅读书本,绘本内容一定要具有启发性,同时具备艺术风格。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自己制作的绘本阅读书本和原有的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再引导学生分析教学内容。这样可以充实教学内容,并有效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小学美术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二)鉴赏优秀作品,熏陶学生情感
美术作品具有熏陶情感之效,指导学生鉴赏美术优秀作品,能够使学生感受艺术带来的魅力,并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内涵,提高学生精神品质。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鉴赏优秀作品时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所蕴含的含义,使学生在鉴赏中产生感悟,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比如,以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向日葵》为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一团熊熊的烈火,那样的华丽,那团烈火似乎想要将每个观看过它的人的心燃烧。此幅画作通过简练的笔法表现出了植物的形貌,充满了律动感及生命力。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向日葵代表着一种激情,代表着一种生命的永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向日葵》这幅画作表达出来的情感,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带着学生分析生命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以此升华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从而促使学生的思想品质不断提升。
(三)开展实践活动,加深学生感悟
小学美术教师可以把德育教育渗透在实践活动之中,以此加深学生感悟,使学生在真感知中思想受到启发,自主领悟出真理,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归生活,组织学生去学习附近观察植物或动物,若是为了保证学生绝对安全,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对花花草草或草丛里面的小动物进行观察,并让学生自选一种物种进行观察绘画,且需注明为什么会选择此种物种进行绘画,以及配上代表“阳光、向往、美好”相关的文字,同时文字又能与绘画出来的作品相符。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又能够使学生产生生活感悟,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精神品质提升,从而实现德语教育的有效渗透。
(四)融入传统文化,强化育人功能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涵,对人的价值取向有导向作用。小学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时,不妨把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此强化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不断提升。比如,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带有传统元素相关的内容时,可以拓展教学内容,把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然后再结合传统文化内涵,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以此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教师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把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纳入到教学目标之中,积极探索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之中有效渗透的策略,以此丰富教学内容,给课堂增添色彩,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聂丹宇.刍议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
[2]禄应明.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A].2017年1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2017.
[3]崔丽娟.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6).
余芳 奉节县海成小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德育教育;渗透;有效策略
小学时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也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实施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小学生的心智暂未成熟,他们还未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德育教育能够使其在思想上有所感悟,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意识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之中的途径,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一、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除了传授基本的知识之外,还需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以此使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向光明方向行驶。小学美术课程的开设,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术自身带有育人性质,把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强化育人效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不断提升,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的策略
(一)借助美术绘本故事,启发学生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故事往往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且能够使其散发猜想,并领悟真理。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借助美术绘本故事,在指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艺术风格时,引导学生思考绘本故事内涵,以此把学生调动起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到美术知识,又能让学生有所领悟,可谓一举两得。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专門为其制作美术绘本阅读书本,绘本内容一定要具有启发性,同时具备艺术风格。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自己制作的绘本阅读书本和原有的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再引导学生分析教学内容。这样可以充实教学内容,并有效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小学美术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二)鉴赏优秀作品,熏陶学生情感
美术作品具有熏陶情感之效,指导学生鉴赏美术优秀作品,能够使学生感受艺术带来的魅力,并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内涵,提高学生精神品质。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鉴赏优秀作品时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所蕴含的含义,使学生在鉴赏中产生感悟,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比如,以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向日葵》为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一团熊熊的烈火,那样的华丽,那团烈火似乎想要将每个观看过它的人的心燃烧。此幅画作通过简练的笔法表现出了植物的形貌,充满了律动感及生命力。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向日葵代表着一种激情,代表着一种生命的永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向日葵》这幅画作表达出来的情感,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带着学生分析生命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以此升华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从而促使学生的思想品质不断提升。
(三)开展实践活动,加深学生感悟
小学美术教师可以把德育教育渗透在实践活动之中,以此加深学生感悟,使学生在真感知中思想受到启发,自主领悟出真理,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归生活,组织学生去学习附近观察植物或动物,若是为了保证学生绝对安全,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对花花草草或草丛里面的小动物进行观察,并让学生自选一种物种进行观察绘画,且需注明为什么会选择此种物种进行绘画,以及配上代表“阳光、向往、美好”相关的文字,同时文字又能与绘画出来的作品相符。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又能够使学生产生生活感悟,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精神品质提升,从而实现德语教育的有效渗透。
(四)融入传统文化,强化育人功能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涵,对人的价值取向有导向作用。小学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时,不妨把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此强化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不断提升。比如,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带有传统元素相关的内容时,可以拓展教学内容,把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然后再结合传统文化内涵,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以此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教师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把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纳入到教学目标之中,积极探索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之中有效渗透的策略,以此丰富教学内容,给课堂增添色彩,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聂丹宇.刍议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
[2]禄应明.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A].2017年1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2017.
[3]崔丽娟.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6).
余芳 奉节县海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