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历史知识的网络化结构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f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历史课本,每一页的内容都似熟悉,这是因为我们只见到单个的孤立的知识点,然而,我们面对的是无数的历史和知识点,无数的历史意境,构成无数的考题。让历史知识网络化,充分构建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各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是今天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向。我们要对某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全面认识,或对某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做全面的综合评述,是不可能在书本的某一章、节或某一两本书中找到答案的,而是需要我们在历史知识的整体性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古代史家在治史时就有这种困惑,不过他们在不断探索中加以解决,创立了国别体、编年体、纪传体、通典史、纪事本末体等史学体裁,单独地对历史进行某类的网络化建设。然而,新时期的历史学习,必须吸取各种体裁之精华,因此对各个角度的历史知识整体的结构体系必须建立。
  历史课本本身就是历史知识网络化的安排,它从宏观到微观都有具体的体现,历史课本都以章节体为结构,把宏观知识微观化,如以世界史上册第二章为例: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东西方世界作为大纲,以英国、法国、美国等资产阶级革命,拉丁美洲独立解放战争,俄国、法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封建统治者改革,启蒙运动的思想进步,17~18世纪亚洲的朝鲜、日本、印度、中国为小纲各自展开了叙述,用子目的形式展现了各国具体内容。以法国为例,大革命经历了君主立宪派当权、吉伦特派统治、雅各宾派专政三个阶段以1794年7月热月政变结束,又阐述了历史为何选择拿破仑的道理,这样本章节条目清晰,学生轻易地从宏观和微观上驾驭教材。
  由于历史知识本身的特点和高考历史的要求,历史知识网络化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1.立足书本、总体把握。书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无论是怎么立意都离不开书本的范围,目前的高考仍以书本上的知识为内容,因此抛弃书本而求其他则是本末倒置。高中五册课本逾百万字涵盖中华五千年史和世界各国的近现代史,要总体把握它们,首先要明白每册课本的目录,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要总体上整理各章节的子目。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很容易忘记看了很多遍也理不清知识点,更不用说找到历史知识的关键内容了,这就是忽视书本章节子目的结果。
  2.抓住历史发展的主线索,旁征博引,深入发掘。历史知识点再复杂都无非是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内容的发展史,在世界史范围内有资产阶级革命史,殖民侵略和民族解放史,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从而构成三大进步历史潮流,传统分类往往结构庞大,虽可以把知识点有效联系,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但是学生掌握的牢固度会有影响,因此,在主线索下,分成若干个小线索,旁敲侧击,化整为零,使学生的分析在一个个小问题中解决历史学习的难题,如资产阶级革命史分成: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英法改革,美国内战,1861年俄国改革,德意志、意大利王朝战争,日本明治维新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亚洲的觉醒,拉美资产阶级革命;一战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等再分段分析他们的特点、结果、原因。细化的结果是对历史知识的浅总结和深分析。
  3.把握时代特征,全面提升综合分析历史能力。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极强,在某一个时期任何变化往往都与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体现了这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我们在学习历史时,抓住时代特征,就可以充分综合各个知识点,理解各个知识点的内涵,了解各个事件内在的联系,从而全面、正确地理解历史。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具有朝代性的历史事件很多。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牛耕推广;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英国的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苏联十月革命;20世纪30年代危机;苏联东欧剧变等等,他们都制约着很长一段时期的历史变化。具体的内容我们以中国1840~1901年历史为例,可从两条线来概括;从总体上可列成中国沦落史、抗争史、探索史、崛起史。从阶段上可列成开门、惊醒阶段(1840~1860年),理智、发展阶段(1860年~甲午中日战争前),疯狂阶段(甲午中日战争~1901年),养狗阶段(1901年以后),既通俗又简单地把历史画卷呈现在了学生面前。
  4.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掘教材,从多层次、多角度思维。历史知识点相同,但思维的角度不同,从而使各知识点在网络中的作用变化很大,教师授课时间有限,思维方式也有限,不可能在各个层面上尽情发掘,因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历史学习之中不可缺少。
  为了让学生参与历史知识的网络构建,教师平时应注意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掌握,理清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激活学生的思绪。◆(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六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道德问题的提出  (一)网络的显著特征  网络的应用及发展给整个社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革,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是一把现代社会的双刃剑,它具有以下特征:  1开放性  计算机从大型机到PC机,本质上还是封闭的。网络的发展打破了这种封闭,使计算机真正成为连接在网络
形式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内容要素的组织构造和外在形式景观的形式应该,也必须要满足社会与人的需要,这是我们景观设计设计人员应该首要考虑的景观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
According to the oversampling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an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deep learning is proposed. A 7-layer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is designed to aut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进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教学评价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当前历史教学评价改革的重点是倡导多元化的评价,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  以往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对学生进行甄别与筛选,忽视
一引言与相关文献综述  教学效用是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声誉,满足学生对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追求以培育他们人文与科学素养和激发他们创新创造潜能,履行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职责使命,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适应性人才的一种价值实现程度。教学效用已成为高校教学质量衡量指标体系中最为关键的指标,也已成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学术界热点关注和研究的主题。这种情况下,对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及其评价体系构建问题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对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做出了调整,原归属于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专业的医学检验专业(100304),纳入到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之下,专业代码改为101001,专业名称改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制由原先的五年制改成四年制,学位由医学学位改为理学学位,这是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培养模式的新变化。为了顺应教育部对专业设置调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