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在甲状腺次全切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71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7例),观察常规护理和加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并比较。结果:观察者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与手术前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在甲状腺次全切手术中能够使机体应激反应显著减轻,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手术室护理
甲状腺疾病在临床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临床上主要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来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单纯性甲状腺肿、巨大甲状腺腺瘤或巨大囊肿、多发性甲状腺腺瘤等甲状腺疾病进行治疗[1]。但是外科手术造成的机体创伤均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本院将手术室护理应用于2013年7月-2015年8月期间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71例,其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别为48例和23例;年龄最小的患者22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4岁,中位年龄:(43.3±3.3)岁;疾病类型:原发性甲亢患者20例,继发性甲亢患者9例,巨大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24例,甲状腺腺瘤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例,结节性甲状腺腺瘤患者10例。采用单纯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7例)进行对照研究,治疗和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因为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按照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手术配合。
1.2.2 观察组
本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手术室护理,具体如下:(1)入室后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的与患者交谈,对患者详细说明体位以及手术配合的要点;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尽量消除或者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2]。(2)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对患者穿刺部位血管充盈度进行正确的评估,然后使用22G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延长管,手术过程根据要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病情等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与剂量。(3)术中患者体位的选择:给患者采取垂头仰卧位,并采用一圆枕垫于患者的颈下,将甲状腺手术专用肩垫垫于患者肩下;在缝合切口时,要将肩垫及时抽走[3]。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心率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均没有大幅度的变化,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心率比较
注:与手术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t=6.83、6.66、7.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x±s,h)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对71例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布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結果显示,观察者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与手术前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t=6.83,6.66,7.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在甲状腺次全切手术中能够使机体应激反应显著减轻,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静,戴晓冬,王丹,蔡辉华,孙跃明.临床护理路径在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22(17):28-29
[2]钱美.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术中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05(20):80-81
[3]朱文秀,刘汉菊.人性化护理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应用的综合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4,11(09):1185-1186.
【关键词】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手术室护理
甲状腺疾病在临床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临床上主要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来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单纯性甲状腺肿、巨大甲状腺腺瘤或巨大囊肿、多发性甲状腺腺瘤等甲状腺疾病进行治疗[1]。但是外科手术造成的机体创伤均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本院将手术室护理应用于2013年7月-2015年8月期间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71例,其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别为48例和23例;年龄最小的患者22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4岁,中位年龄:(43.3±3.3)岁;疾病类型:原发性甲亢患者20例,继发性甲亢患者9例,巨大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24例,甲状腺腺瘤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例,结节性甲状腺腺瘤患者10例。采用单纯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7例)进行对照研究,治疗和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因为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按照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手术配合。
1.2.2 观察组
本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手术室护理,具体如下:(1)入室后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的与患者交谈,对患者详细说明体位以及手术配合的要点;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尽量消除或者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2]。(2)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对患者穿刺部位血管充盈度进行正确的评估,然后使用22G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延长管,手术过程根据要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病情等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与剂量。(3)术中患者体位的选择:给患者采取垂头仰卧位,并采用一圆枕垫于患者的颈下,将甲状腺手术专用肩垫垫于患者肩下;在缝合切口时,要将肩垫及时抽走[3]。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心率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均没有大幅度的变化,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心率比较
注:与手术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t=6.83、6.66、7.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x±s,h)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对71例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布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結果显示,观察者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与手术前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t=6.83,6.66,7.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在甲状腺次全切手术中能够使机体应激反应显著减轻,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静,戴晓冬,王丹,蔡辉华,孙跃明.临床护理路径在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22(17):28-29
[2]钱美.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术中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05(20):80-81
[3]朱文秀,刘汉菊.人性化护理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应用的综合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4,11(09):1185-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