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患者术中腹腔游离癌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hiiu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腹腔游离癌细胞进行定性研究,探讨术后腹腔种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取手术中肿瘤切除前后的腹腔灌洗液,立即H-E染色,检查游离癌细胞.结果:进腹后切除前灌洗液发现游离癌细胞者7例,切除前后两次灌洗液中均发现癌细胞者1例,无1例仅切除后发现癌细胞.结论: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的相关因素包括:(1)TNM分期的Ⅲ期、Ⅳ期,尤其是T3、T4分期;(2)自发性肝癌破裂;(3)肿瘤位于肝表面,尤其是侵犯包膜;(4)腹腔积液≥50 ml.切除前、后用蒸馏水充分冲洗腹腔临床易于开
其他文献
端粒酶是已知的恶性肿瘤特异性最强的生物标志物,端粒酶活性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评估中均有潜在价值[1~3].端粒酶活性也表达于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等非肿瘤细胞中[4],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