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及异氰酸酯合成聚亚氨碳酸酯

来源 :高分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ts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和异氰酸酯的共聚合反应,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异氰酸酯加入量对共产率及共聚物的特性粘数,分子量分布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引入异氰酸酯具有扩链作用,而引入二异氰酸酯则具有明显的支化交联作用,由共物水解试验和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共以应生成的是聚亚氨碳酸酯,而不是聚氨基甲酸酯,这种聚亚氨碳酸酯比聚碳酸亚丙酯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其他文献
在以往的习作教学中,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作文难,作文难,一见作文心就烦。”“作文难,作文难,批改作文心就寒。”前者反映了学生对习作的厌烦心理,后者则反映了老师对学生习作的埋怨情绪。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不容乐观的心态应该改变。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写”到“自由写”到“能写”,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习作教学实践,略谈几点看法。  一、寓学于趣,促进发展  孔子曰:“知之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实验室是学习化学的最佳场所。”由此可见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与旧教材相比,初三化学新课程更注重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加强了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