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创新的眼睛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p54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需要一双
  会发现问题的眼睛
  2009年前,我们可以发现路灯杆多是千篇一律的直筒式,不美观而且强度低;同时,各城市正进行小区改造和美化工作,市场对路灯杆提出了除了实用以外的更高要求。在一次走访企业的时候,学校与常州金属压花路灯杆厂达成共识开始合作研制开发新型压花路灯杆。我有幸参与并与学校数控教研室共同开发了这个产品。
  在开发和研制的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很多困难。在开始设计阶段,我所学过的制图知识仅限于二维CAXA,而设计中需要用到三维CAD,我下载了三维CAD软件自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老师求助,边学边用,如今我已能熟练使用三维软件。我学的是数控专业,我不仅设计了多种花型的新型压花路灯杆,而且自己动手加工模具。当时,我对数控机床操作还不很熟练,我利用课余时间增加练习机床操作,不仅学习手工编程,而且学习自动编程。我放弃了很多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虽然疲惫,但我有收获成功时的喜悦,2011年3月我参加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数控三等奖。我们在试制的时候,因对企业设备的不太了解,对一些生产中应有的压力、硬度参数不熟悉,对热处理工艺未接触过,造成研制中的多次失败,多次修改图纸和工艺要求,几十次的试验真是有几多辛劳、几多汗水。我要真诚的感谢指导老师,他们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帮助,让我不仅收获了创新大赛一等奖,而且在研发试制过程中,我学会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现在我真正享受到了研制的过程,其中收获很多不是一两句话能表达清楚,但我相信这一过程将对我的人生有很大帮助,甚至能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善于发现“金点子”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创新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核心能力,没有创新意识的人永远是在重复别人的老路。通过本次创新活动使我体会到了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金点子”,得到灵感,最终投入到一次次研究、实验中去。仔细想来生活中需要创新的事、物还是很多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显得相当重要。为了使“新型压花路灯杆”得以更加完善,并把它介绍给大家,我参加了常州市创新大赛比赛,经过重重选拔,有幸参加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我在与专家答辩时,不仅锻炼了口才,还增长了综合能力,最重要的是能亲身聆听了专家的意见,比其他同学多了一次宝贵的机会,对我坚定走创新之路是一次鼓舞。在宿迁创新展评大厅三天时间里和大家进行交流,丰富了自己的阅历也认识了自身很多不足。当我得知我获得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一等奖时,兴奋之余,更多的是一种感慨。回首过去的两年多,有遇到挫折时的无奈,有收获成功时的喜悦;有辛苦熬夜后的疲惫,也有取得进展后的兴奋。获奖是对我们努力的一种肯定,它证实了我一直以来的信念:“梦想总会在勤奋的天空绽放”。今后我要继续把这个项目做下去,开发出系列的新型压花路灯杆,并推广到灯具市场,为广大市民提供美观耐用的路灯杆。
  我想,时间终会慢慢消磨掉一时的激动和成就感,而永远留在我心中的是比赛过程中难忘的经历和从中得到的体会,那将成为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和最美好的回忆。在此,我倡议同学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大赛,认真发现你身边的问题,找寻灵感,在科学的道路上积极探索。
  创新不只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事,平凡的我们、平凡的职校生也能成为小小发明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定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创新的行列中来。
其他文献
在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朱邦敏可算得上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名人”。“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头衔让这个曾经使老师、家长头疼的“问题少年”着实“火”了一把。谁也没想到,这个刚满18岁的毛头小子竟然在第一次参加技能比赛时就闯进了全国赛场,并一举捧回了个全国一等奖。  2009年春,朱邦敏进入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学习。刚开始,朱邦敏仍和初中一样,学习提不起兴趣,无学习目
期刊
2011年5月9~11日,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给排水项目在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隆重举行。由南京高职校环艺系、电气系共同组队的所有参赛选手均夺得金牌。消息传来,全校振奋。这是一个怎样的团队?是什么让他们网罗了学生中职组、高职组、教师组的金牌呢?选手们说,默契!指导教师们说,努力!环艺系主任谢兵说,那肯定是实力!带着好奇,我们走访了这个团队的一些成员。  严师高徒 上阵展露雄姿  严师出高徒,这话用
期刊
每年的技能大赛都是高手云集、竞争激烈。学生在技能大赛中获得金牌,其中无不凝聚着学校的努力,没有学校的投入和支持,学生就会像失去航向的小舟,茫然不是所措。那么金牌是怎样炼成的呢?本期,我们将和读者一起走进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州刘国均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看看金牌背后的教练们,了解他们是如何加强学生技能锻炼的,共同探索他们成功的奥秘。
期刊
邵志晨:中共党员、原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传媒艺术系计算机管理04级学生,于2009年被南京晓庄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技术)专业免试录取,并在2011年常熟市教育系统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教师的考试中脱颖而出,被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录用。    专业技能是他成长成功的翅膀  作为一名职校生,完善专业理论、锤炼专业技能是他不懈的追求。职校的生活,对于从小就偏爱计算机、动手能力较强的他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地了解在消费主义影响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现状,选取高职院校学生这一特殊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在江苏5所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集体座谈和个案访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分类描述,概括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得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消费存在消费主义倾向这一主要问题,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体四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产生消费主义倾向的原因。  关键词:消费主义;高职院校学生;消费现
期刊
我们找到唐怡的时候,她正在玩魔方。有队员帮她把一面拼出来却被老师弄乱了,她没觉得遗憾,“转到一面上不一定就成功了。魔方是转在块上不是面上的,所以时刻要有卷土重来的勇气和信心,它就一定能够被破解。”正因为唐怡开朗的个性,在首次参加常熟市化工技能大赛未成为真正选手之后,她有了这样的想法:“成为集训队的一员,努力奋斗。即使没有机会参加大赛,也知道以后该怎样做,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说完这席话,她又把玩起魔
期刊
人物档案:邵志良,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机电工程系08届中职数控专业毕业生,2008年江苏省数控技能大赛中职组一等奖获得者,被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本科汽车服务专业免试录取。    2005年,踌躇满志的邵志良走入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校,希望通过三年数控专业的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在社会上立足。当时简单的想法他现在回忆起来仍心潮澎湃,它难道不就是他精彩人生的开始,虽然他当初的选择没几个人能看好。  成功
期刊
创新教育是追求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能,赋予其不重复于别人的崭新的人文本质,不是以追求少数尖子的高分和升学率为目标,而是旨在开发全体学生创新的潜能。传统教育偏重于知识积累,创新教育注重开发创造力。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是具有创造性思想、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人格,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景,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发现培养创造性人才。作为教育者应自觉更新观念,创新教育教学能力和方法,成为全社会实施创新教育的倡导者和先行
期刊
3月25日,2011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在宁拉开帷幕。作为“天煌杯”建筑技能大赛赛场,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一直备受外界瞩目。该校荣获了金牌20枚、银牌16枚、铜牌8枚,金牌总数全省第一,金牌总数、奖牌总数、获奖率、团体总分再次位居南京市第一,实现了2009、2010、2011年“三连冠”。下面,记者将带您走进高职校,探寻他们问鼎大赛之巅的秘密。  在工程算量比赛现场,记者采访了省赛建筑项目赛点服
期刊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彰显办学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学校做优做强,成为各职业学校追求的目标。江苏省如东职业高级中学以科技创新教育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办人民满意的优质职业教育。  江苏省如东职业高级中学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来推进,把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着力点来抓,我们认为这才是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