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来源 :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nxt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之一,对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力图找出运用该原则的有效途径,从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会计核算 运用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其实是在新会计准则中强化了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原则,是把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原则纳入到新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核算行为进行了规范。其实,在会计实务中,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其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不一致。因此,交易或者事项与经济实质不一致时,会计信息要全面、真实反映出交易或者事项,就要通过经济现实来判断。新会计准则下,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方面有着具体的运用。
  一、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确认中的运用
  1. 资产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进行了确认,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企业自身拥有的或者有控制权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价值的资源。一般来说,确认资产的前提是以是否取得资产的所有权为标准的。如果企业对资产没有拥有所有权,但能行使控制权,这与拥有其所有权并没有本质区别,因此应将此资产确认入账,这是实质重于形式的具体体现。如租赁的固定资产,从法律层面说,租赁期间内承租人并没有取得资产所有权,但是从经济实质来看,承租人在支付租赁费后,就取得了租赁期内租赁资产的经济效益,这也应该确认为资产;无形资产确认也有规定的标准,企业自创的非专利技术、生产秘诀等,从法律形式来看,虽没有注册无法律保障,但此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该把此资产确认为无形资产。
  2.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确认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确认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的处理、资本公积的确认等。对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该把此项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确认资本公积时,只有已经实现损益的资本公积才能转为增资本或弥补亏损,但是未实现损益的部分,不能用于其他。
  3. 收入确认
  对收入确认,新会计准则进行了规定:企业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给购货方,要确认收入时,就要关注交易的经济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如售后回购是一种特殊的销售业务,要确认收入就要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及报酬实质是否为标准,如果商品价格变动的风险及报酬属于卖方,并且卖方拥有对售出商品的控制权,那么这种销售回购不能作为收入确认。
  4. 关联方交易关系确认
  对关联方交易关系确认的标准,新会计准则也给出了规定,如果一方能直接控制或者间接控制另一方,或者能对另一方产生重大影响,两者之间就存在关联方关系;受同一方控制的两方或者多方之间也存在关联方关系。所以,只要交易中存在有碍公平的要素,不管是否对企业存在形式上的控制或者能产生重大影响,都存在关联方关系。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计量中的运用
  1.资产减值
  资产的主要特征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果资产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的经济利益小于账面价值,那么该资产就不能视为资产。会计准则中列举了资产可能发生的减值迹象,并估计其可收回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估计能收入金额的差值,就确认为资产减值。计算资产减值的前提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的体现。一些企业债务,从时间上来说虽然没有超过三年,企业也没有撤销,也即是从形式上说,这些债务还可能收回,其实债务企业已经资不抵债,很可能会倒闭而无法偿还债务,这项债务应确认为坏账损失。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从形式上看,企业的一些存货还具备实物形态,但已毫无价值可言,应该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从形式上来看,固定资产有着完整的实物形态,但使用中不能变现,也就是不能带来经济价值,有着全额不能收回的可能,如企业需要承担的环保责任,政府要求企业必须停用的烟囱等固定资产,应该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
  2.在每股收益计算方法中的运用
  会计准则规定,普通股或者已经公开交易、正处于交易中的普通股的企业,应把企业列报的每股收益的计算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基本股收益计算和稀释后每股收益计算,即是说应该在计算出基本每股收益后,还要考虑到转换公司债务、股份期权等一些具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这样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每股收益中得到更全面的运用。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报表中的运用
  会计准则中合并财务报表能反映出企业的整体财务情况、现金流量等。但是对合并主体来说在确认时出现形式与实质的背离,即合并主体不一定是统一的法律实体,但其应该是统一的经济实体。所以新会计准则规定确认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要以控制作为前提,即是说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与经营状况,或者能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权力。同时准则还规定对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如成本法和权益法。一般来说,集团公司对子公司投资,可以用成本法;如果对合营企业投资,可以用权益法。由此可见,经济的实质是拥有控制权或者能够带来重大影响,而拥有多少控股比例只是形式上的判断指标。
  总之,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结合经济业务的需要引入的一般会计原则,在会计核算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贯穿着会计核算的始终,能透过表面形式反映出交易或者事项的本质,从而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完整的反映出企业的财务情况,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复杂多变,要把握好经济实质,切实贯彻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职业判断意识,从而提升其职业判断能力,才能在职业判断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左丽志.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山西焦煤科技,2009(11)
  [2]纪金莲.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2009(6)
  [3]黄晓丽.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2)
其他文献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土地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已经逐渐完成了地籍管理的科学化转变,新型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对地籍信息数据的处理完成相应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
摘 要:通用能力培养和锻炼以其丰富的形式、深刻的内涵和寓教于乐的功能, 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院校重视。本文从德育教育微项目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角度入手,提出将培养学生的学业规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作为职业学校学生通用职业能力训练的重点,发挥德育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探索训练的实效性和有效途径,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使学生具有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与要求的、内在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能
本文将对软件可靠性的定义及重要意义进行论述,并对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将重点阐明提高软件可靠性的关键途径。
很多国家都将超高层建筑作为展示其经济发展的途径,其代表的是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我国现有的超高层建筑都采用的是钢结构施工技术,超高层钢结构施工对技术上有很高的要求,其安
对新疆某绿城房地产公司擅自破坏水利工程的案例进行分析,并认真的做了总结。
在我国经济结构组成中,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加。针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对建筑行业的影响分析有助于引导建筑
本文简要介绍了桩基础设计中的设计与优化,重点就桩基础的优化原则和措施进行探讨,希望通过该文的分析探索,能有助于工程实践,降低工程造价。
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开始被人们越发重视起来,那么,其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程度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大力重视。目前来看,在我国许多的建筑工地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建
摘 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人们更注重体验是的旅游方式,观鸟旅游作为新型的生态旅游方式,备受世界各地的欢迎。拉萨作为重要的旅游城市,有着丰富的鸟类资源和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但目前观鸟旅游还处在刚起步阶段。本文从基础设施,人才培养,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了拉萨目前发展观鸟旅游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简要的发展对策,以其通过观鸟旅游促进社会、生态、经济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