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5月,《图片报》在头版欢呼:“克林斯曼终于走了,没有人会为他哭泣。”当时作为球员的克林斯曼宣布在赛季末离开效力两年的拜仁,留下的是与俱乐部以及主教练特拉帕托尼之间的重重矛盾。12年后的4月27日,作为教练的克林斯曼第二次告别拜仁,这一次他仅仅在“绿茵好莱坞”呆了十个月,留给拜仁的是一个惨淡赛季——29轮比赛战罢球队还从未登上过积分榜首位。
克林斯曼体会到了当年特拉帕托尼的难处,实际上他的成绩还远不如意大利老帅。随着被俱乐部解职,克林斯曼执教拜仁的成绩也定格为25胜9平9负。联赛惨败给不来梅和沃尔夫斯堡,冠军联赛1/4决赛诺坎普的黑色之夜,都成为了俱乐部历史上无法抹去的耻辱。这一次慕尼黑为他的离去而哭泣的人,可能比12年前更少。名宿内策尔在专栏中表示:“这并不是克林斯曼的错,也不是拜仁的错,错就错在两者的结合。”
错误的结合?
球员时代的克林斯曼对拜仁就无好感,他曾对媒体表示永远不会为拜仁效力。但是1995年,拜仁邀请在托特纳姆如日中天的克林斯曼时,后者欣然接受了。拜仁当时为克林斯曼支付了300万马克的转会费,这只相当于克林斯曼身价的一半。不过拜仁并没有捡到便宜,另有300万马克被转入了克林斯曼的账户。当地媒体称,克林斯曼就是为了金钱来慕尼黑的。克林斯曼从未融入过拜仁,他的住所在老城区的中心,与队友们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他喜欢与好朋友、网球运动员斯蒂博去意大利餐馆,却从未与拜仁的队友在私下共进晚餐。克林斯曼在球队内缺乏纪律感,赫内斯曾说,克林斯曼的心没有与俱乐部连在一起。
2004年克林斯曼出任德国队主教练,并在2006年世界杯前剥夺了卡恩的国家队队长袖标和主力位置,甚至将守门员教练迈尔赶出了国家队,而后两人恰是拜仁系的主将。拜仁高层的赫内斯和鲁梅尼格则对克林斯曼出任德国队主教练嗤之以鼻,对他的用人、战术以及回家探亲等行为都深感不满。由于克林斯曼没有出席在杜塞尔多夫举行的世界杯抽签仪式,贝肯鲍尔甚至批评他“没有承担起国家队教练的职责。”
当去年1月11日,拜仁宣布克林斯曼将出任球队下赛季主教练时,打了不少媒体一个措手不及,实际上德国媒体最快也是在新闻发布会的前一天才知道这个消息的,而此前克林斯曼甚至没有被列入拜仁主教练的候选名单中。世界杯之后隐居加利福尼亚家中而淡出球迷视线的克林斯曼,用这种震撼的方式重新成为德国足坛的焦点。他出现在安联球场观战时受到的关注甚至超过了比赛本身,为了避免影响球队,他甚至不得不尽量减少出入塞贝纳大街的次数。
去年7月1日,克林斯曼率领拜仁首次训练,塞贝纳大街的训练场边聚集了超过1000名球迷,但与惯例不同的是,球迷们没有给新教练掌声,也没有对克林斯曼作出友好的表示。《南德意志报》如是报道:“球迷们并没有给克林斯曼带来祝福,他们只是想看看克林斯曼能在拜仁做什么。”
历史的巧合
赫内斯、鲁梅尼格在新闻发布会上称赞克林斯曼为“拜仁最合适的人选”。赫内斯说:“我们希望他能建立起一支全新的球队。”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2年来,拜仁两次邀请克林斯曼,不管是作为球员还是教练,对他的期望值实际上是相同的:改变拜仁!
1995年,拜仁处于一个混乱的时期,在联赛中名列第5,内讧削弱了这支球队的战斗力,也损害了球队的声望,“绿茵好莱坞”这个绰号正是在这时被冠在了拜仁的头上。当时的克林斯曼保持着稳定的进球率,在德国足坛声望正隆。赫内斯引进克林斯曼,希望他能让球队的形象变得正面、积极。在这一点上克林斯曼成功了,他加盟后的三个月内,拜仁卖掉了50万件球衣,其中有1/3是克林斯曼的18号,该年圣诞节的当天,拜仁创造了30万马克的营业额。在球场上,克林斯曼在效力的两个赛季里为拜仁打进了31个联赛进球,赢得了一面德甲“沙拉盘”。
去年,拜仁再次邀请克林斯曼,那时的球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马加特、希斯菲尔德尽管经验丰富,但他们只能将拜仁维持在国内霸主的地位,却无法令德甲巨人在欧洲赛场上重新崛起。拜仁需要新式的足球,他们要一个能够大胆打破常规,建立起新体系的人,克林斯曼在国家队所做的一切似乎证明了他有这个能力。以拜仁为第一站,对克林斯曼的俱乐部执教生涯来说也是个极好的起点:这里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熟悉的赛场和环境,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家欧陆豪门。
不过要想作为教练改变一支球队,则远不如球员时代来得轻松。12年前的克林斯曼树立了一个积极的榜样,他只要踢好球就能达到俱乐部的期望,可是作为教练,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他设计了新的训练中心并开设了宗教和瑜伽教程,希望以此来帮助队员们调整心态,他要求外援们上德语提高班,将球员每天在俱乐部的时间延长到八小时,每次主场比赛前,他允许球员们回家休息。在战术上,他强调要打出精彩的攻势足球,他要让“每个球员每天都有进步”。他向球迷许诺:“也许我们这个赛季还不能问鼎欧洲冠军联赛冠军,但是不久之后肯定可以。”
无奈的失败
“克林斯曼在这里投入了难以置信的精力。”贝肯鲍尔在克林斯曼离开之后,仍然对他的工作精神表示了钦佩。为了能做好在拜仁的工作,克林斯曼将家人全部接回了慕尼黑,他每天总是最早到俱乐部安排训练,有时候晚上甚至要在办公室里逗留到10点。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能带给球队预期的结果。
他推行的改革受到了挫折,训练中心的佛像不久之后就被移走,瑜伽课程半途而废,主场比赛前回家休息的待遇也随着球队的战绩不佳而被取消。克林斯曼用联赛开局作为“试验田”来进行他的战术试验,球队在三后卫和四后卫的阵型间摇摆不定,新队长范博梅尔常常坐在替补席上,布雷诺等没有经验的球员被推上了主力阵容,这导致了球队在联赛初期一路跌跌撞撞,主场以2:5负于不来梅,又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输给汉诺威、战平波鸿……
克林斯曼用了两个月时间才磨合好球队,在客场艰难地击败了卡尔斯鲁厄队后,拜仁在接下来的九场联赛中取得了七胜两平的出色战绩,并追上了领头羊霍芬海姆,仅仅因为净胜球的劣势没拿到半程冠军,在冠、军联赛中,拜仁也顺利地小组出线。冬歇期后的首场比赛,球队在德国杯上以5:1客场横扫斯图加特,一切似乎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今年的拜仁,状态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既有狂胜汉诺威、里斯本竞技的精彩,也有输给柏林赫塔、科隆的沮丧,在客场以1:5惨败给沃尔夫斯堡队之后,拜仁夺冠的希望开始变得渺茫,客场0:4输给巴塞罗那,更敲响了克林斯曼下课的丧钟。
鲁梅尼格说:“我们要到夏季看球队的成绩,然后才能分析接下来要做什么。”这似乎暗示着克林斯曼可能会执教到赛季结束,可是当拜仁在安联球场以0:1输给沙尔 克04后,高层对克林斯曼已经丧失了最后一丝耐心。克林斯曼周日最后一次带队训练,周一便被俱乐部董事会召见,得到的是解除合同的通知。这对克林斯曼而言是个巨大的打击,性格坚强的他一直认为自己得到了俱乐部的信任,并不打算放弃。在输给沙尔克的比赛之后,他还表示:“我不会放弃,我现在所作的决定并不止关乎我自己,而是牵涉整个俱乐部的利益。”
克林斯曼没有意识到,在输给巴塞罗那队之后,他就已经被抛弃。诺坎普的比赛之后,拜仁管理层三巨头赫内斯、鲁梅尼格和贝肯鲍尔就没有在媒体面前公开表示过对克林斯曼的支持。对沙尔克的比赛之前有个小插曲:球迷们要带着“克林斯曼下课”的横幅进球场,遭到了球场安保人员的阻止,但是赫内斯要求给球迷们放行,他说:“我们要允许球迷发表任何意见。”这也导致对沙尔克的比赛时,看台上出现了很多对克林斯曼不敬的标语。
错在何处
内策尔批评克林斯曼说得太多,做得太少,太过傲慢。在上任之初,克林斯曼信心满满,他描绘的未来非常美好,但这反而给自己的工作增加了压力。这些美好的计划实现起来困难重重,这使得他不得不在对过程和结果的追求上进行选择,遗憾的是,他两方面都没能做好。
克林斯曼与拜仁的合同为期两年,他始终觉得自己有充分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想法,却完全低估了成绩的压力。在战术受到批评之时,克林斯曼骄傲地表示:“我现在的想法也许很多人理解不了,但是在两年之后会有人明白我的用意。”然而,现实给不了他那么长的时间。赫内斯说:“我们为他描绘的蓝图兴奋而激动,可是要等待两三年甚至更长,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最致命的还是克林斯曼缺少在俱乐部执教的经验,除了执教过德国队外,他甚至没有在俱乐部预备队内执教的经历。刚签约拜仁之时就有德国媒体指出,他在国家队扮演的角色是规划者和激励者,真正负责临场指挥和战术训练的是勒夫,克林斯曼要想在拜仁成功,首先要找到一个“新的勒夫”。可是克林斯曼拒绝了前队友布赫瓦尔德的辅佐,选择了完全没有欧洲联赛经验的墨西哥人马丁·巴斯克斯。
《慕尼黑日报》曾引用匿名球员的抱怨说,即使比赛局面不利,克林斯曼在中场休息时也不知道应给予球员什么指示,不知道如何进行合适的战术调整。中场核心里贝里不仅反对克林斯曼的瑜伽课程,还抱怨球队花了太多的时间强化体能,效果却并不好。克林斯曼与球员也相处得并不融洽,波多尔斯基被完全废掉,破坏了克氏与队内德国国脚的关系;范博梅尔一度失去了主力位置;范比滕与他也有“误会”。在对巴塞罗那的比赛之前,伦辛被放在了板凳上,布特毫无征兆地成为了球队的先发门将,伦辛说,克林斯曼曾向他许诺将在联赛中继续让他打主力,可是在对法兰克福的联赛第27轮,把守大门的依然是布特。
贝肯鲍尔说:“我们可以看到,球员们在场上已经不再听从主教练的指挥,而是随心所欲,这是一支球队崩溃的信号,克林斯曼失去了球员们的信任。”在处理球员关系和临场指挥上,克林斯曼都有很多东西要学习,至少现在他还没有能力执教一支豪门球队。赫内斯在确定拜仁寻找新帅的目标时说:“这一次我们需要的是一名老练的足球教师,而不是一个学徒。”
克林斯曼体会到了当年特拉帕托尼的难处,实际上他的成绩还远不如意大利老帅。随着被俱乐部解职,克林斯曼执教拜仁的成绩也定格为25胜9平9负。联赛惨败给不来梅和沃尔夫斯堡,冠军联赛1/4决赛诺坎普的黑色之夜,都成为了俱乐部历史上无法抹去的耻辱。这一次慕尼黑为他的离去而哭泣的人,可能比12年前更少。名宿内策尔在专栏中表示:“这并不是克林斯曼的错,也不是拜仁的错,错就错在两者的结合。”
错误的结合?
球员时代的克林斯曼对拜仁就无好感,他曾对媒体表示永远不会为拜仁效力。但是1995年,拜仁邀请在托特纳姆如日中天的克林斯曼时,后者欣然接受了。拜仁当时为克林斯曼支付了300万马克的转会费,这只相当于克林斯曼身价的一半。不过拜仁并没有捡到便宜,另有300万马克被转入了克林斯曼的账户。当地媒体称,克林斯曼就是为了金钱来慕尼黑的。克林斯曼从未融入过拜仁,他的住所在老城区的中心,与队友们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他喜欢与好朋友、网球运动员斯蒂博去意大利餐馆,却从未与拜仁的队友在私下共进晚餐。克林斯曼在球队内缺乏纪律感,赫内斯曾说,克林斯曼的心没有与俱乐部连在一起。
2004年克林斯曼出任德国队主教练,并在2006年世界杯前剥夺了卡恩的国家队队长袖标和主力位置,甚至将守门员教练迈尔赶出了国家队,而后两人恰是拜仁系的主将。拜仁高层的赫内斯和鲁梅尼格则对克林斯曼出任德国队主教练嗤之以鼻,对他的用人、战术以及回家探亲等行为都深感不满。由于克林斯曼没有出席在杜塞尔多夫举行的世界杯抽签仪式,贝肯鲍尔甚至批评他“没有承担起国家队教练的职责。”
当去年1月11日,拜仁宣布克林斯曼将出任球队下赛季主教练时,打了不少媒体一个措手不及,实际上德国媒体最快也是在新闻发布会的前一天才知道这个消息的,而此前克林斯曼甚至没有被列入拜仁主教练的候选名单中。世界杯之后隐居加利福尼亚家中而淡出球迷视线的克林斯曼,用这种震撼的方式重新成为德国足坛的焦点。他出现在安联球场观战时受到的关注甚至超过了比赛本身,为了避免影响球队,他甚至不得不尽量减少出入塞贝纳大街的次数。
去年7月1日,克林斯曼率领拜仁首次训练,塞贝纳大街的训练场边聚集了超过1000名球迷,但与惯例不同的是,球迷们没有给新教练掌声,也没有对克林斯曼作出友好的表示。《南德意志报》如是报道:“球迷们并没有给克林斯曼带来祝福,他们只是想看看克林斯曼能在拜仁做什么。”
历史的巧合
赫内斯、鲁梅尼格在新闻发布会上称赞克林斯曼为“拜仁最合适的人选”。赫内斯说:“我们希望他能建立起一支全新的球队。”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2年来,拜仁两次邀请克林斯曼,不管是作为球员还是教练,对他的期望值实际上是相同的:改变拜仁!
1995年,拜仁处于一个混乱的时期,在联赛中名列第5,内讧削弱了这支球队的战斗力,也损害了球队的声望,“绿茵好莱坞”这个绰号正是在这时被冠在了拜仁的头上。当时的克林斯曼保持着稳定的进球率,在德国足坛声望正隆。赫内斯引进克林斯曼,希望他能让球队的形象变得正面、积极。在这一点上克林斯曼成功了,他加盟后的三个月内,拜仁卖掉了50万件球衣,其中有1/3是克林斯曼的18号,该年圣诞节的当天,拜仁创造了30万马克的营业额。在球场上,克林斯曼在效力的两个赛季里为拜仁打进了31个联赛进球,赢得了一面德甲“沙拉盘”。
去年,拜仁再次邀请克林斯曼,那时的球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马加特、希斯菲尔德尽管经验丰富,但他们只能将拜仁维持在国内霸主的地位,却无法令德甲巨人在欧洲赛场上重新崛起。拜仁需要新式的足球,他们要一个能够大胆打破常规,建立起新体系的人,克林斯曼在国家队所做的一切似乎证明了他有这个能力。以拜仁为第一站,对克林斯曼的俱乐部执教生涯来说也是个极好的起点:这里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熟悉的赛场和环境,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家欧陆豪门。
不过要想作为教练改变一支球队,则远不如球员时代来得轻松。12年前的克林斯曼树立了一个积极的榜样,他只要踢好球就能达到俱乐部的期望,可是作为教练,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他设计了新的训练中心并开设了宗教和瑜伽教程,希望以此来帮助队员们调整心态,他要求外援们上德语提高班,将球员每天在俱乐部的时间延长到八小时,每次主场比赛前,他允许球员们回家休息。在战术上,他强调要打出精彩的攻势足球,他要让“每个球员每天都有进步”。他向球迷许诺:“也许我们这个赛季还不能问鼎欧洲冠军联赛冠军,但是不久之后肯定可以。”
无奈的失败
“克林斯曼在这里投入了难以置信的精力。”贝肯鲍尔在克林斯曼离开之后,仍然对他的工作精神表示了钦佩。为了能做好在拜仁的工作,克林斯曼将家人全部接回了慕尼黑,他每天总是最早到俱乐部安排训练,有时候晚上甚至要在办公室里逗留到10点。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能带给球队预期的结果。
他推行的改革受到了挫折,训练中心的佛像不久之后就被移走,瑜伽课程半途而废,主场比赛前回家休息的待遇也随着球队的战绩不佳而被取消。克林斯曼用联赛开局作为“试验田”来进行他的战术试验,球队在三后卫和四后卫的阵型间摇摆不定,新队长范博梅尔常常坐在替补席上,布雷诺等没有经验的球员被推上了主力阵容,这导致了球队在联赛初期一路跌跌撞撞,主场以2:5负于不来梅,又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输给汉诺威、战平波鸿……
克林斯曼用了两个月时间才磨合好球队,在客场艰难地击败了卡尔斯鲁厄队后,拜仁在接下来的九场联赛中取得了七胜两平的出色战绩,并追上了领头羊霍芬海姆,仅仅因为净胜球的劣势没拿到半程冠军,在冠、军联赛中,拜仁也顺利地小组出线。冬歇期后的首场比赛,球队在德国杯上以5:1客场横扫斯图加特,一切似乎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今年的拜仁,状态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既有狂胜汉诺威、里斯本竞技的精彩,也有输给柏林赫塔、科隆的沮丧,在客场以1:5惨败给沃尔夫斯堡队之后,拜仁夺冠的希望开始变得渺茫,客场0:4输给巴塞罗那,更敲响了克林斯曼下课的丧钟。
鲁梅尼格说:“我们要到夏季看球队的成绩,然后才能分析接下来要做什么。”这似乎暗示着克林斯曼可能会执教到赛季结束,可是当拜仁在安联球场以0:1输给沙尔 克04后,高层对克林斯曼已经丧失了最后一丝耐心。克林斯曼周日最后一次带队训练,周一便被俱乐部董事会召见,得到的是解除合同的通知。这对克林斯曼而言是个巨大的打击,性格坚强的他一直认为自己得到了俱乐部的信任,并不打算放弃。在输给沙尔克的比赛之后,他还表示:“我不会放弃,我现在所作的决定并不止关乎我自己,而是牵涉整个俱乐部的利益。”
克林斯曼没有意识到,在输给巴塞罗那队之后,他就已经被抛弃。诺坎普的比赛之后,拜仁管理层三巨头赫内斯、鲁梅尼格和贝肯鲍尔就没有在媒体面前公开表示过对克林斯曼的支持。对沙尔克的比赛之前有个小插曲:球迷们要带着“克林斯曼下课”的横幅进球场,遭到了球场安保人员的阻止,但是赫内斯要求给球迷们放行,他说:“我们要允许球迷发表任何意见。”这也导致对沙尔克的比赛时,看台上出现了很多对克林斯曼不敬的标语。
错在何处
内策尔批评克林斯曼说得太多,做得太少,太过傲慢。在上任之初,克林斯曼信心满满,他描绘的未来非常美好,但这反而给自己的工作增加了压力。这些美好的计划实现起来困难重重,这使得他不得不在对过程和结果的追求上进行选择,遗憾的是,他两方面都没能做好。
克林斯曼与拜仁的合同为期两年,他始终觉得自己有充分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想法,却完全低估了成绩的压力。在战术受到批评之时,克林斯曼骄傲地表示:“我现在的想法也许很多人理解不了,但是在两年之后会有人明白我的用意。”然而,现实给不了他那么长的时间。赫内斯说:“我们为他描绘的蓝图兴奋而激动,可是要等待两三年甚至更长,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最致命的还是克林斯曼缺少在俱乐部执教的经验,除了执教过德国队外,他甚至没有在俱乐部预备队内执教的经历。刚签约拜仁之时就有德国媒体指出,他在国家队扮演的角色是规划者和激励者,真正负责临场指挥和战术训练的是勒夫,克林斯曼要想在拜仁成功,首先要找到一个“新的勒夫”。可是克林斯曼拒绝了前队友布赫瓦尔德的辅佐,选择了完全没有欧洲联赛经验的墨西哥人马丁·巴斯克斯。
《慕尼黑日报》曾引用匿名球员的抱怨说,即使比赛局面不利,克林斯曼在中场休息时也不知道应给予球员什么指示,不知道如何进行合适的战术调整。中场核心里贝里不仅反对克林斯曼的瑜伽课程,还抱怨球队花了太多的时间强化体能,效果却并不好。克林斯曼与球员也相处得并不融洽,波多尔斯基被完全废掉,破坏了克氏与队内德国国脚的关系;范博梅尔一度失去了主力位置;范比滕与他也有“误会”。在对巴塞罗那的比赛之前,伦辛被放在了板凳上,布特毫无征兆地成为了球队的先发门将,伦辛说,克林斯曼曾向他许诺将在联赛中继续让他打主力,可是在对法兰克福的联赛第27轮,把守大门的依然是布特。
贝肯鲍尔说:“我们可以看到,球员们在场上已经不再听从主教练的指挥,而是随心所欲,这是一支球队崩溃的信号,克林斯曼失去了球员们的信任。”在处理球员关系和临场指挥上,克林斯曼都有很多东西要学习,至少现在他还没有能力执教一支豪门球队。赫内斯在确定拜仁寻找新帅的目标时说:“这一次我们需要的是一名老练的足球教师,而不是一个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