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有时间和周期吗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tao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晚上9:00~11:00,是人体淋巴的排毒过程,免疫系统活跃起来,你应该静下心来,听听音乐,使自己尽量的保持安静。这样免疫系统就会很顺利地完成排毒工作,让你的免疫力增加。”
  真相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即为淋巴液,而组织液是血浆中的液体从毛细血管滤过而形成的,正常人每天生成2~4升淋巴液。淋巴系统是时刻不停在循环的,全身的淋巴液最后经由全身的淋巴管收集,通过右淋巴管和胸导管,进入静脉。淋巴回流的生理意义在于回收蛋白质,运输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质,调节体液平衡、防御和免疫功能。淋巴液回流时要经过多个淋巴结,在淋巴结的淋巴窦内有大量具有吞噬功能的巨噬细胞,可以将红细胞、细菌和其他微粒清除掉。这个过程是一直在发生的,9:00~11:00这个时间段对淋巴系统来说,一点儿都不特殊。
  “晚上11:00~凌晨1:00,肝脏开始排毒。你就应该熟睡了,不要熬夜,此时你不睡觉的话,你的肝脏就会因此很累,肯定要受损的。”
  真相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不仅在糖、蛋白质、脂肪、激素、维生素的代谢方面与全身各组织器官密切相关,而且有分泌、排泄、生物转化作用。肝脏的解毒功能便是一个生物转化过程。以酒精为例,其90%~98%经肝代谢(其余经肾和肺代谢),代谢速度每小时每公斤体重100~200毫克,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每小时代谢酒精的量为7~14克。肝脏的解毒功能其实是个“小时工”,也就是你什么时候喝酒,它就什么时候启动针对酒精的解毒功能,晚上11:00~凌晨1:00这个时段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凌晨1:00~3:00,是胆排毒的时间。此时亦应继续熟睡,以便有利于肝胆的排毒。”
  真相很多人在对胆囊的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胆汁是在胆囊产生的。其实胆汁是由肝细胞连续分泌的。胆汁生成后经肝管流出,一部分进入十二指肠,一部分进入胆囊,浓缩贮存。饮食后胆囊收缩,胆汁排入小肠参与消化。也就是说,胆囊排胆汁需要有食物刺激,如果胆囊只在凌晨1:00~3:00排胆汁,那人的消化功能可真的要出问题了。
  “半夜到凌晨4:00,正是人的脊椎造血时段,必须要熟睡,千万不要熬夜啊!”
  真相胚胎期卵黄囊造血,其后肝脾造血,4个月后骨髓开始造血并逐渐增强,到婴儿出生时,完全靠骨髓造血。成年人若出现骨髓外的造血,已无意义,属于造血功能紊乱。脊椎造血?地球人不是这样的。至于凌晨至4点?鬼扯。
  “凌晨3:00~5:00,人的肺开始排毒了。平时咳嗽的人,此时就会加重咳嗽,但是,却不应该立即服用止咳药。以免抑制肺部废积物的迅速排出。”
  真相咳嗽本身不是病,而是呼吸系统某种疾病造成刺激的反应,需要对因治疗,比如细菌引起的肺炎,就需要用抗生素。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至于排毒……当人吸进去有毒废气,立刻会引起剧烈咳嗽,不管在几点。
  “到了早晨5:00~7:00,就是人的大肠在排毒的时间了,此时就是你上厕所的最佳时机。假如你没有大便,就说明你有不正常的地方了,很需要去医院看看了。检查一下究竟是哪里出了毛病。”
  真相什么时候有屎什么时候去拉,如果每天都4点半有便意,非要等到5点再去拉,这不是排便功能有问题,而是脑子有问题了。
  “早晨7:00~9:00,到了人的小肠开始大量吸收营养素的时间了。在这之前,你理应吃早餐。不然,你一天的营养就会匮乏。治疗疾病的人最好在6:30之前吃;养生的人可以在7:30前吃。奉劝那些不习惯吃早餐的朋友,务必养成每天吃早餐的好习惯,即便是拖到了9:00以后,也一定要吃。”
  真相小肠确系主要的吸收器官,但是,难道你晚上吃饭,小肠就不发挥吸收功能了?笑话!至于早7~9点,本来就是大部分人的进餐时间。这纯属煞有介事,危言耸听。
  几乎所有版本的排毒时间表中,都非常刻意地强调某个时段的睡眠多么多么重要。但睡眠的重要性用得着“排毒”来佐证吗?更为关键的是,人类这架精妙的“机器”早已进化出了一套完善的代谢、排泄及解毒体系,根本无须刻意地去“排毒”。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水平衡、酸碱平衡和离子平衡在神经、内分泌以及多种器官的调节下保持良好,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会出现紊乱和异常。机体的调节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只是休息时较轻微,运动时较剧烈而已,并不会选择特殊的时段来进行。
  你真的需要“排毒”么?也许是时候让这个每一个毛孔都弥散着混合铜臭与棺材板子气息的“排毒”一词见鬼去了。
其他文献
湖北咸阳马某读者来信问:我已年近花甲,患有冠心病多年,近期去医院检查发现血尿酸有所增高,已超过正常值。医生告诉我以后每隔三四个月都要到医院来复查血尿酸,平日要注意多喝水,少吃含嘌呤高的食物,防止血尿酸继续增高而加重冠心病。我想咨询一下,血尿酸增高对冠心病有哪些影响呢?  答马某读者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血尿酸增高常与冠心病伴发,被视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近年研究表明,血尿酸水平与冠心
内蒙古鄂尔多斯读者杨某来信说:宝宝将满周岁,枕部头发稀疏,甚至有点秃,这是不是就是“枕秃”啊?是缺钙引起的吗?是不是佝偻病的症状啊?需要每天补充维生素D和钙制剂吗?  答杨某读者:  民间所说的“缺钙”,是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这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北方寒冷地区较为多见,最早在生后3个月开始发病,早期表现为易激惹,烦躁不安,容易惊跳,夜间常啼哭,并且多汗(与室温、季节无关)。患儿头部表现为前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科研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 抑郁症和糖尿病是导致老年痴呆的两大危险因素。  华盛顿大学的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专家分析了来自丹麦近240万年龄为50岁以上受试者的健康调查数据。研究开始于2007年,所有受试者都没有患老年痴呆症。到2013年研究结束时,有59 000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研究人员在考虑了其他能导致老年痴呆的因素,如脑血管疾病、肾
水是人体一个重要的热调节器,人体利用呼吸和皮肤的出汗来实现对体温的调节。即使人处于低温环境,皮肤和呼吸道也不断地有水分渗出而被蒸发(称为不感蒸发)。在环境温度30℃以下时,不感蒸发比较恒定,最高可达每天1升左右,因此一夜睡来,人人都应及时补充水分。此外,尿液、粪便,以及一些疾病(腹泻、呕吐等)也使水散失。  目前,我国国民饮水量普遍不足,导致许多营养代谢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痛风等高
引起腹泻的疾病,常见是一般的肠道炎症、消化不良、菌痢之类,很少有患者想到是恶性肿瘤,常自购药物在家治疗,以至于延误了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一些缺乏临床经验的医生,遇到腹泻病人也多按“肠炎”之类的疾病下药,使患者病情一拖再拖。事实上,消化系统,尤其是胃肠道里的恶性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极易发生腹泻。患者和医生只要细心一些,这类癌症不难发现。最容易迷惑人们的,是其他部位肿瘤导致的腹泻,常常
补充维生素D预防乳腺癌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补充维生素D能够预防乳腺癌。  研究者对上海地区593例乳腺癌患者和580例健康女性血浆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现象普遍存在,仅有4.8%的健康女性和0.7%乳腺癌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是充足的。处于维生素D严重缺乏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报告提示,充满压力的工作场合会明显改变人体免疫系统的基因表达方式,进而影响人的健康状况。  不仅是工作场合存在的压力,即使是老板的反复强调和絮叨,也会引发员工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反应(即心理学上所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刺激人体生成基因表达不同的血液细胞。尽管这种反应对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持续被激活,就会对健康造成负
漫画 私房钱
糖尿病人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低血糖昏迷。但导致糖尿病昏迷的不仅是低血糖,还有高血糖、酮症酸中毒、低渗综合征、高渗昏迷和酒醉昏迷等。这些昏迷常被误诊为低血糖昏迷,给病人带来严重后果,需要慧眼识别。  低血糖昏迷  62岁的周先生患糖尿病6年,一直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太好。近来改用诺和灵30R,26单位,每天2次注射,检查餐前血糖4.8毫摩尔/升,餐后血糖7.8毫摩尔/升。但老伴发现他经常在夜间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及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中青年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引起单纯性舒张期血压升高,将会严重损害患者的心、肾功能,并引发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的《高血压》杂志。  血压分为舒张压和收缩压。收缩压是指人的心脏收缩时动脉内壁的最高压力,亦称“高压”;舒张压是当人的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时产生的压力,又称“低压”。研究人员统计分析了瑞金医院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