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2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此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调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1 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容易将其归结到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有所突破。创新,必须具有创新的能力,掌握创新的方法。
  
  1.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1.3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2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2.1激发学生的求知渴望培养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创新。
  
  2.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2.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创新思维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2.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等,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3.保护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1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探索中出现的结果
   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是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3.2多给学生一些鼓励
   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
  
  3.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生产的研究仅限于物质生产、人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受到忽视.实际上,社会关系在交往中形成,在物质生产、人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再次以物
隧道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目的是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并减少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提高施工效益。由于我国隧道施工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实施标准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它在确保工程质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把握监理要点,采取有效对策做好监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在职业学校中,如何强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职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低,不安心学习,对政治课不感兴趣,部分学生厌恶上政治课,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爱听课,不爱看书,不爱提问,不爱思考。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政治课的教学质量,给政治课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1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学习没有信心,就
邓小平社会保障思想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他指出办好社会保障工作的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力;他强调社会保障工作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提出社会保障工作要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方针
近几年,我省许多地区都在实施一事一议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主要用于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沥青路面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在实施过程中被广泛采用。本人想
公路桥涵施工质量建设中,小桥涵施工质量问题普遍受到公路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重视,尤其是小桥涵的设计、施工,质量方面一旦出现损坏,就会给维修带来极大的困难。阐述小桥涵的
水泥企业的脉冲袋收尘器采用小空压机供气,设备维护消耗是较大的,主要是空压机的活塞和曲轴损坏,据统计,一般空压机的年维修费用就达3~4万元,其中还不包含空压机油的消耗。空
经济市场的经济性使经济建设优先追求效率,社会市场的社会性使社会建设优先追求公平.社会市场具备完全市场要素,如社会生产者(即政府和社会组织)、社会产品(包括初级社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