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计算教学的减负增效落在实处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hangliu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社会各界强烈呼吁给孩子减轻课业负担,而且这样的呐喊声似乎越来越强烈。而要求减负的同时,又不能降低学习效率,要解决这一对矛盾体,着实伤透了老师的脑筋,本文主要是针对课堂,探讨怎样让课堂变得更实效。
  关键词:计算;减负增效;实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197-02
  
   案例一:
   1.(1)复习:笔算
   3.24×6 1.05×24
   说说小数乘整数你是怎样计算的。
   (2)探索新知:①出示我们教室和走廊的平面图。②根据图中的数据,你能求出哪些问题?③现在我们先解决其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教室的面积有多大?怎样列式? ④观察6.9×8.7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揭题。
   2.导入:①我刚买了一幢新房子,这是新房子的部份平面图,出示平面图。②根据图中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哪些问题我们已经会解决了?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哪些问题我们还不会?③观察5.6×3.8和4.15×3.8,说说和以前所学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揭题。
   案例二:
   1.(1)先估计6.9×8.7的积大约是多少,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結果是多少。这个结果与正确的结果比是大了还是小了?为什么?(2)我们知道了积应该在48到63之间,那么准确数到底是多少呢?我们可以用笔算来计算,你会吗?在自备本上试试?(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1)先估计5.6×3.8的积大约是多少,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结果是多少。这个结果与正确的结果比是大了还是小了?为什么?(2)我们知道了积应该在15到时24之间,那么准确数到底是多少呢?我们可以用笔算来计算,你会吗?在自备本上试试?(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4)6.9×8.7讨论:积为什么是2位小数?
   案例三:
   1.(1)练一练: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2)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P87第2题。(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P89页第2题说说为什么错。(4)根据148×23=3404填空:
   14.8×2.3= 14.8×0.23= 14.8×23=
   1.48×2.3= 0.148×23= 148×0.23=
   2.(1)练一练: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2)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P87第2题。(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89页第2题说说为什么错。(4)根据148×23=3404填空:
   ( )×( )=340.4
   ( )×( )=34.04
   ( )×( )=3.404
   反思:
   1.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我们来算一算我们数学课本的面积有多大。引导先测量再计算,并体会感受数学书的大小。反思:整合教材,给教材穿上“生活”的外衣。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必须为学生学习服务。因此教师要变教材为学材,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实现教师,学生于文本之间的三重对话,才能使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按照教材中的编排按部就班,而是尝试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来“改造教材”。如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案例一第1点中,我让学生量自己教室的长宽、走廊的长宽,让生求教室、走廊的面积,从而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但是课始的笔算3.24×6和1.05×24,虽然是新课内容的铺垫,但和我接下来的新内容不够整合。于是案例B我布置了学生回家测量自家客厅与卧室等房屋的长与宽,画出平面图。在活动中,同学们积极性很高,在上课时,我用聊天的方式导入,通过简短的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出新知的学习平台。这样把复习和引入新课这两个环节放在一起,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味。然后再出示“生活问题”算一算老师家的客厅、厨房、卫生间、卧室的面积。这显得水到渠成。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创设问题情景,既增加了课堂密度,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既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又落实了本课的第三维目标,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活力。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只要善于捕捉,善于发现,善于组合,就能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我想一个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让生活走进课堂,在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我也品味了成功的喜悦,达到了师生双赢的局面。
   2.巧用合作,比较反思策略,让课堂焕发精彩。案例二教学中我较为满意的是应用合作、比较的教学策略。本课中小数乘法的算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根据以往经验,好多学生会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于是在案例二第1点中注重了比较、追问、反思的策略。看着回答问题的学生说的不错,就认为学生全会了。可是接下来的教学中,发现理解算理的学生并不多。为了不漏掉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于是在案例二第2点中在比较之后,讨论5.6×3.8的积为什么是2位小数,学生反思后,再让他们展开小组合作,让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了解小数乘小数的真正算理。这样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下面的轻松教学打下了基础。当堂课的任务当堂课高效完成,这是计算教学减负增效的最大体现。
   3.精选训练题,为数学课“画龙点睛”。所谓精选数学训练题,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起到巩固提升的效果。短短的一节课要让学生学习新知后利用练习来巩固提升,就不可能靠“题海战”来实现。而必须精选精做,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
   在本节课,案例三第1点中,为了突出训练积的小数点的点法这一重点,我设计了给积点上小数点,笔算,判断正误,并改正。后来发现填空这个设计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小,梯度性不强,于是案例第2点中我除了继续应用给积点上小数点、笔算、判断正误外,在根据算式填空上进行了改动。把它改成根据148×23=3404填空:( )×( )=340.4 ( )×( )=34.04 ( )×( )=3.404。这题的设计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了纵深。学生只有在真正掌握了积的小数位数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填空。这样不仅提升了本节课的内涵,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真正把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学活了。起到了为本节课画龙点睛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教师以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衡量学生,社会一些负面影响威胁了孩子。一系列因素影响之下,学生厌学、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发生犯罪。学生心理健康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努力,才能有效地维持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学会做人。  关键词:父母;学校;社会;应试教育;心理健康;语言;行动    大多数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他;
摘要:加强对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新形势下高校党建的重要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流动学生党员的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学生流动党员进行调查,就现有的工作情况,为了发挥流动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出了在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管理机制和党员思想教育机制上需要重视和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高职院校;流动学生党员;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摘要: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仍然没有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老路。以应用法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从创新法律实务教学模式、培养法律实务教育师资、构建法律实务教材体系和建设法律实务实践基地等几个方面入手,或许可以探索出法学本科生培养之新路。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实务型法学本科生;应用法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218-0
摘要:作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块阵地,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如何“让作文走进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关键词:作文教学;现状;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38-02  一、我所认识的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当然也应该应用到生活中去,新课程提倡还课程资源本来面目,这就需要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支撑数学学习,或通过创设的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活动平台,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学习。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教学 生活化    在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教材中,很多例题、练习题的插图和内容都使用了生活中的场景,把丰富的生活素材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数学教
17年8月8日—14日,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陕西省文化厅联合主办,榆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共米脂县委米脂县人民政府、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唢呐专业委员会承办,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协办的“2017第二届唢呐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唢呐展演”(以下称“展演”)在千年古县、唢呐之乡米脂举行。  全国的“展演”在西北地区尚属首次,这得益于米脂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组委会前期的精心策划。为期一周的活动安排
摘要:本课题的关注点是,中学计算机课程与大学计算机课程在衔接上是否合适,两者有无过多重复或过大衔接漏洞。根据对北京市高中、大学抽样调查研究,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内容介绍比较枯燥、难懂等问题,需要注意高中、大学的内容衔接度。  关键词:中学计算机教育;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164-02  一、课题
来西亚位于东南亚的中心地带,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使之成为东、西文化交汇融合的十字路口。纪元以来,马来境内不同民族、不同种族间长期的学习和互动形成了马来西亚多元融合的文化特征。这其中到底融合了哪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马来西亚传统音乐具有哪些特征?马来传统音乐与传统文化间存在哪些关联?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笔者选择了玛雍戏剧其开场音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进行探讨。  玛雍戏剧(马来文为mak yong或
摘要:在对辽阳市104名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成长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279-03  一、问题的提出  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是近年来国际教育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部颁布的《幼儿
摘要: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例,对在就业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从职业指导的角度展开原因分析,同时开展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职业指导实践做法,对促进毕业生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毕业生;职业指导;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84-03  数据表明,我国大学毕业生逐年递增:2008年559万人、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