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智能烘干策略分析

来源 :安家(建筑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CHUN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粮食烘干机需要烘干的原粮,一般是指玉米、大豆、小麦和水稻等。市场中出现的粮食智能烘干机根据粮食的种类、工作原理、作业方式、产量、加热温度及方式的不同,有不同形式,基于此,本文对粮食智能烘干策略进行阐述,为使用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粮食;烘干机;智能烘干;
  1 粮食智能烘干机分类
  按照加热温度分类,以下是常用的循环式烘干机和连续式烘干机的粮食烘干温度分类。连续式烘干机采用高温方式加热粮食,通常热风温度不低于90℃,可实现快速烘干,在高水分需要快速烘干时占优势,且连续式的烘干机装机容量大,一般一次烘干能力在100 ~ 1500 t/d。循环式烘干机采用低温方式加热原粮,一般热风温度不高于60℃,烘干时间长,需要根据原粮水份的不同,自身循环8 ~ 18h。单台装机容量在10 ~ 100t。为满足大产量的烘干以及迎合市场需求,生产上通常把几台低温循环烘干机并联起来组成一条烘干线,并且现在也有部分厂家的最高装机容量能达到130t/ 台,甚至更高。
  2 粮食智能烘干机的选型
  2.1 高温连续式粮食智能烘干机
  高温连续式粮食智能烘干机通常用于烘干玉米。此烘干机烘干温度高,降水幅度大,处理量大,效率高,外观上高度高,但是占地面积小,考虑到建筑方面的建设投资,均在室外建设烘干线,即烘干机露天放置,建筑只需要做好基础设备即可,省去了厂房的费用,同时也缩短了建设项目的周期,因此整体的购置和造价成本低。电器方面通过 PLC 控制实现自动化烘干,烘干过程安全可靠。从选择高温连续式粮食智能烘干机客户地域或类型来说,其基本上集中在东北、华北等地或者追求烘干速度的华东、华南地区,如代烘干中心、粮食贸易商等。
  2.2 低温循环式粮食智能烘干机
  低温循环式粮食智能烘干机通常用作水稻、小麦的烘干。此烘干机烘干的粮食,粮食均匀性和品质好,常作为种子和大米加工的重要工序,一般采用几台机并联的形式作为烘干线,高度不高一般在15m左右,并联后的输送设备增多,需要放在室内,不可放置在室外,造成购置和建设成本高,且周期长,一般加上报规、土建施工周期、设备的安装等,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具备进粮的条件。电器控制方面可通过PLC控制实现自动化烘干,整个烘干过程安全可靠,现在部分厂家也可实现手机APP智能化操作,越来越贴近物联网时代。从选择低温循环式粮食智能烘干机客户地域或类型来说,其基本集中在华中、华南、西南等地或追求烘干品质的客户,如种业公司、精米厂等企业选用较多。
  3 项目背景原因
  粮食智能烘干机在A县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受两个大环境影响。一是恶劣天气的影响。自2014年起,A县辖区内气候异常,一到临近早稻收割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时晴时雨,台风频频光顾。此外,早稻收割时节抢收任务重,时间紧,如果没有及时收割稻谷,稻田内极易发烂、生芽,即便能够及时抢收回家,又要担心晴雨不定的天气和为数不多的晒场,时刻都得警惕稻谷发霉造成经济损失。种粮大户尤其对湿谷收割后的晾晒问题感到头疼,原本劳动人手和晾晒场地就紧张,一旦碰上持续的阴雨天气,湿谷无法晾干且极易霉变,情况就会变得更加糟糕,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时有出现。二是日愈高涨的人工成本的影响。现在农村劳动力紧张,大多是些老人和妇女,请人晒谷的话,100斤要2.5元,而机械烘干只要1元,成本低多了;而且机械烘干粮食品相好,平均每斤可以多卖4~5分钱,销路也不愁。在此背景下,自2010年以来,为解决农民“晒粮难”的问题,A县着重发展粮食烘干产业,促进了粮食烘干产业的发展。
  4 存在问题
  近年来,A县粮食烘干产业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A县粮食烘干产业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1)全县烘干市场已经饱和。A县每一个产粮乡(镇)至少有 2~3 家粮食烘干企业,粮食烘干市场已基本饱和,烘干能力已超过全县粮食生产总量,继续增加粮食智能烘干机数量及烘干企业将导致产能过剩及恶性竞争等乱象。2)售后维修难保障。由于粮食烘干季节性强,一年只能用那么几十天,若粮食智能烘干机在作业时间段出现故障,而维修配套服务不能及时跟上,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A县粮食智能烘干机械的维修能力仍然不足,农机维修对象主要是农用运输和耕作机械,一旦烘干机发生故障,需要从烘干机生产厂家派维修人员过来进行维修,少则耽搁一天,多则数日。烘干机生产厂家维修配套服务能力相对滞后。3)环保问题较突出。目前,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烘干作业中的环保要求是烘干企业的一大难题。烘干企业生产环节的环保问题主要表现为燃烧尾气污染、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4)烘干企业安全监管难。随着粮食智能烘干机的数量增加,安全风险也在加剧,烘干企业安全监管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前A县粮食烘干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存在两个难落实的问题,一是烘干企业多,遍布全县各个乡镇,安全监管范围较大并且粮食烘干季节性强,仅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又恰好赶上农业生产忙碌时节,而农机安全监理执法人员只有两名,还要对拖拉机、收割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安全监管力度严重不足;二是缺乏安全生产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技术装备,检查人员在日常监管执法中只能靠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凭鼻子去闻、靠人去严防死守,安全监管专业性不强,科技含量太低,检查过程中,仅针对消防设备材料是否完善,安全制度是否张贴,生產区、除尘房是否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等基础安全项目进行检查,难以准确地排查出其他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监管效果不理想。
  5 粮食智能烘干策略
  1)适当控制减缓粮食烘干产业发展速度。A县烘干机在逐年增加,烘干量已远大于A县的粮食产量,烘干市场已饱和,加之周边县市也已不断发展烘干产业,外地粮食来A县烘干的数量逐年减少,建议减少或不再新增粮食智能烘干机及粮食烘干企业。2)就地培养专业安装和维修能手。由于粮食智能烘干机在农忙期间的使用率较大,烘干作业期间的保养和维修工作量巨大且时间紧迫,建议在本地销量较大的烘干厂家,能在本地培养专业的烘干机安装、保养和维护人员,提供有偿维修保养服务,从而提供专业化、高效化的维护服务。这样既能提高服务效率,也能减少维修人员往来的差旅支出。3)出台能达到环保要求的强制措施。要解决粮食烘干生产中的环保问题,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一是要求所有烘干企业将煤炭供热的锅炉改为用热风炉供热,且使用环保生物颗粒作为燃料,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二是要求建设附属密封除尘房,内置水喷淋除尘装置,减少粉尘外排情况;三是要求烘干企业建设得离村庄300 m以上距离,避免噪声污染。4)制定科学规范的检查内容及方式。烘干企业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厂房设施、机组安装地理位置、地基载重设计、机器运行过程的安全控制、操作人员技能等一系列的科学匹配问题,此外,设备厂家的培训和服务不到位,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和规范没有受到该有的重视,都可能导致事故隐患出现。建议出台针对粮食烘干行业具体的检查方案,明确检查什么,怎么检查;聘请安全专家分别对执法检查人员和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检查人员执法水平和企业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结束语
  为了有效减少粮食损失,保障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粮食智能烘干机械已成为大势所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让更多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把目光聚集在粮食烘干产业上,保障A县粮食烘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兴明.基于粮食智能烘干策略的探究 [J]. 新农业,2021(07):176-178.
  [2] 王光明,宋悦,赵元佑,等.粮食智能烘干系统设计与试验 [J]. 农机化研究,2021,43(08):186-191.
  [3] 黄艳.基于粮食智能烘干系统维护保养 [J]. 现代农业,2019(05):106-107.
其他文献
1 临床资料病例资料男,65岁,主因“食欲不振、纳差1年余,加重伴恶心、进食后呕吐1月”收入院.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不振、纳差,无腹痛、腹泻,无发热,无明显消瘦;上述症状不断加重,1月前出现恶心,偶有进食后呕吐少量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无呕血、黑便,伴乏力,活动耐量显著下降.3周前曾于当地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查血常规示轻度贫血,生化检查示低钠血症,上消化道钡餐示慢性胃炎,予静脉补钠、抑酸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80%[1].虽然PTC淋巴结转移率为55%左右,但绝大多数PTC患者预后良好,10年生存率超过90%,远处转移率约为4%[2].然而其中有一小部分PTC患者具有较高的侵袭性,预后差,包括高细胞亚型、实体/梁状亚型、弥漫硬化变异型、岛状甲状腺癌、柱状细胞亚型、PTC伴
期刊
我国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属于少见病,近年来随血钙检测的普及,其诊出率逐渐增加.主要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肿瘤或增生)引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合成和分泌过多,导致血钙增高,血磷降低,引起肾结石、消化性溃疡、精神改变与广泛的骨吸收等[1],但有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且表现多样,以精神异常
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将功能学与解剖学紧密联系,了解神经电生理基础可辅助分析神经损伤原因、判读神经肌电信号.不仅用于定位和识别喉返神经,而且可用于预测声带功能,分析喉返神经损伤机制.然而,是否应用神经监测尚存争议,如何解读神经监测的价值,标准化操作与临床指南的意义,及国内外相关进展,将在本文中深入探讨。
期刊
摘要:海洋石油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企业成本控制难度较大等特点。企业要想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提高竞争力,过程必须注重生产过程的降本增效。本文从海洋工程EPCI项目角度,结合项目主要特点,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成本费用控制点,提出项目在设计、材料设备采办阶段采取的降本增效思路及措施,及为实现降本增效目标,需加强组织保障等。  关键词:海洋工程;降本增效;思路及措施  一、海洋工
1 临床资料女,55岁,因“发现颈前区肿物5年”于2013年5月31日入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普外科.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入院查体右侧甲状腺中部可触及2.5 cm×2.0 cm×2.0 cm肿物,质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影像学检查B超提示:右侧甲状腺多发实质性占位.颈部CT平扫及增强提示:右侧甲状腺腺瘤;进一步阅片发现,右锁骨下动脉存在解剖异常,其直接从主动脉弓发出,
期刊
目的 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病情及炎性因子的改善效果,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47例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常规胰岛素治疗(常规组),24例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强化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行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及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APACHEⅡ)评
吉西他滨(gemcitabine,2',2'-difluorodeoxycytidine,gemzar(R))是一类胞嘧啶核苷衍生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胰腺癌患者.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治疗效果及毒性反应的个体间差异非常明显.吉西他滨代谢、转运途径酶的基因多态性很可能与此差异相关.本文概述了吉西他滨代谢途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胰腺癌治疗
期刊
目的 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波市镇海第二医院45例GIST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中消化道出血25例,腹胀、腹痛20例,不完全肠梗阻7例,贫血2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25例良性,13例交界性,7例恶性.均随访2~4年,3例肿瘤复发转移死亡,1例术后24个月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
目的 探讨p-STAT1及STAT1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选取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江东普外科保存的甲状腺癌及对应癌旁组织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磷酸化STAT1(p-STAT1)及STAT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其中74例,观察p-STAT1及STAT1蛋白与甲状腺癌无复发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p-STAT1及STAT1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