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意境美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hi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散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也就会沉浸于散文营造的意境美当中。同时它也有助于学生进行散文的写作训练,能够帮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散文 物象 情感 意境美
  
  教学多年,常听到教师说起,诗歌的“意境”这个模块的教学不容易切入,因此现代散文的相关教学一筹莫展。因为这两个字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似乎是只属于诗歌的,其实不然。散文既要有诗一般的语言,又要有诗一般的意境,散文以文字为物质媒介,通过生动的语言感染读者,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创造出美的意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意境,就是作者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文章中所描绘的具体物象完美地结合起来,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也可以说是作者将通过视觉得到的物像,运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对物像不断地进行提炼与升华,最终达到精神层面的享受。因此,散文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因事明理,这可寄托的景、物就是“境”,这个“意”或“境”的有机统一就是意境。
  读罢孙犁的《荷花淀》,仿佛有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鼻而来:一幅幅淡雅、幽静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使人感到“诗体小说”的特点:诗一样的语言,诗一样的意境。生活的美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闪闪发光。在写水生嫂深夜编席时,作者这样写道:“她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作者选取的描写对象本身就充满美感,两个比喻,既写出了夜的深远,又表现了水生嫂勤劳、朴实的品质。作者让画面随人物的视线推移: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写银白的淀,使画面淡雅;写轻纱般的雾,又使画面静中有动。而荷叶荷花香更使这宁静优美的意境增添了色彩和质感。这是作者通过周围的景物抒发了自己美好的感情、愿望和理想,这其中暗含的用意就是:如此美丽富饶的故乡,难道我们能让日本鬼子侵略吗?!这样美丽的故乡,难道我们没有理由去保护她吗?!作者正是要通过这种绝美的画面把读者带入一种纯美的意境,给人以无穷的想像空间。
  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奇颖秀逸、情采飞扬、美妙脱俗的写景美文。作者用清新明快的笔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气韵生动、流光溢彩的艺术天地,仿佛是一幅用文字描绘的淡雅国画,是一首感物咏怀的无韵诗。作者笔下的小屋“姿态翩然”,“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灵动的语言使其神韵毕肖,充满活力。作者意犹未尽,还别出心裁,描画了一幅迷人的小屋夜景图:“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把小屋的淡淡影像和山下明亮的万家灯火对比,给小屋创造了一种如烟似雾、朦胧缥缈的背景。淡淡的灯光衬以迷蒙的月色、点点星光,真如蓬莱仙境,名副其实的空中楼阁。读着这情文并茂的文句,眼前浮现出一幅烟雾蒙蒙、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像欣赏一曲旋律轻盈的乐章,又像在仙境中的云海里漫游,如此丰富的意境美,让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事物蕴藏着丰厚的内涵,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因作者感情的波澜,随意撷取,而点化成文。关键就是作者能把对大自然的挚爱和向往超世拔俗、自由独立的憧憬完美自如地结合起来,这缠绵浓烈的“意”与这份优美空灵的“境”被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融成充满诗情画意和迷离朦胧的意境,确实做到“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需要注意的是,对散文意境的欣赏仅仅是个手段,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意境美,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作者的整体构思、描物绘景、寄情寓感等方面的解析,为的是学生写作时有可参照之作,使读与写能够更好的结合,还可以强化他们的参与意识,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意境就是散文的生命。没有意境的散文,就是没有生命的文字堆砌品;有了意境,散文才会充满活力与生气,才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才能给人美的享受。散文因为拥有了意境交融,得到了升华,也自然而然地发散出迷人的魅力,使得我们在文学的殿堂之上,有幸沐浴着散文的滋养,更有幸享受着散文所营造的意境之美!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选修课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和个性发展,养成合作探究与自觉学习思考的优良品质,要以邓小平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新课程的理念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高中语文教师在选修课教学期间,要注重非智力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课堂学习语文的氛围,应做到以下几点:  1.每周安排
[摘要]《史记·滑稽列传》历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质疑,其中许多人物事件扑朔迷离,真假难辨。本文另辟蹊径,从历史文本的蛛丝马迹中,试图寻找到司马迁在撰写该文的背后,隐涵着的能臣理想和道德内涵。  [关键词]《史记》 司马迁 创作匠心    《滑稽列传》乃“委巷所传,故老所述”(黄世荣《味退居外文集》卷下),本不足采信,这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然而素有“实录”盛誉的《史记》,为何会夹杂一篇明显经不起推敲的
作文要注意审题,审题分三个层次:审清题,审对题,审好题。审清题一是有审题意识,二是读审信息。审对题也分两个层面:完整理解与重点关注。审好题指“适合”自己,自己的喜好、习惯、对
【摘 要】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意志品质的磨炼、引领他们关注生命等方面,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很好地利用语文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人格的成长和完善。  【关键词】语文教材 教育功能 完善人格    中学语文教材突出了语文教学在立足学生发展,完善人格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作用。因此,我们要利用好语文教材,来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为孩子
<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基础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
【摘 要】与新课程改革实验相对应的高考语文课标卷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已经初步形成较为稳定的特点,对语文教学实践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课标卷命题呈现出重视实际应用,回归语文本味;注重基础考查,强调人文内涵;关注社会生活,时代特色明显;贴近生活实际,突出学生主体等特点。这也对新课标高考复习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课标卷 特点 趋势 启示    经过几年的探索,语文高考课标卷已经初步形成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