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鹤壁高中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数据总结鹤壁高中生体育消费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为鹤壁高中生进行体育消费提供指导意见,旨在使高中生能综合自己的身体素质、场地设施、兴趣爱好、经济状况规划出更加合理、科学的体育消费。
关键词:高中生 体育消费 消费现状
中圖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b)-0220-02
21世纪以来,科技和教育已成为综合国力较量的最主要方面,随着素质教育的一步步实施,使得如今在校生人数越来越多,其中高中生的人数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随着体育课程在教学中的开展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中生对体育消费的投入在日常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因此,体育消费成为高中生倍受关注的话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选取鹤壁第一中学、鹤壁第三中学的高中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图书馆查阅体育消费相关书籍,以及互联网、中国知网或者相关贴吧、论坛查阅搜集与体育消费相关的知识,以提高论文的权威性、科学性。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论文的需要,设计出《鹤壁高中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问卷》,并对专家咨询结合重测等方法保证了问卷的科学性、合理性。根据鹤壁高中生的人数,在鹤壁(第一中学第三中学)两所中学中随机发放。
对鹤壁第一中学、鹤壁第三中学的高中生体育消费进行访谈,对校内现有的各科教师以及学校领导进行访谈,为论文的撰写提供指导。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Excel 2010工具对所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鹤壁高中生体育消费现状
2.1.1 鹤壁高中生家庭月收入
根据调查结果得出:在接受调查的637名高中生中,家庭收入在2000~3000元的学生有254名,在被调查的总人数中占39.9%;家庭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学生有251名,在被调查的总人数中占39.4%;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的学生人数为33名,在被调查的总人数中占5.2%。鹤壁大多数高中生的家庭月收入集中在1000~3000元之间。
2.1.2 鹤壁高中生体育消费内容
体育消费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观赏性消费(主要包含购买体育音像制品、购买体育比赛的门票等);二 、实物性消费(主要包含运动服装、运动饮料、体育器材、视频光盘杂志报纸书籍等)。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在参加调查的637名高中生中,体育消费主要用于购买体育比赛门票的学生有51名,在被调查的总人数中占8.0%,体育消费用于购买音像制品的学生有67名。
通过研究发现:鹤壁高中生在体育消费过程中以实物性消费为主,原因分析如下:一方面,高中生作为一个面临即将升学的特殊群体,压力空前的大,使实物性体育消费高于观赏性体育消费和参与性体育消费;另一方面,学校篮球场、乒乓球台等设施的普及,使得学生的体育运动变得更加方便。
2.1.3 鹤壁高中生体育消费场所的选择
根据调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637名学生中有343名学生是在学校操场进行体育运动的,在总人数中占53.8%;在体育馆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有20名,在健身房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占2.3%。数据表明鹤壁高中生多数会选择免费的体育场所。
2.2 鹤壁高中生体育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
2.2.1 主观因素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由表2得出:在接受调查的637名高中生中,进行体育消费的主观原因是个人需求的有343名学生,占到35%;为了彰显个性,追求时尚与健康的高中生有217名,占30.1%。由数据可知,在体育消费的主观原因中,进行体育消费是出于从众、个性。相对于对体育消费有一定的认知才进行体育消费的比例较其他因素较大。
2.2.2 客观因素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对象中,544人的体育消费行为受到了体育产品价格的客观影响,占85.3%,在客观影响因素中占的比例最大;447名学生的体育消费受家庭收入的客观影响,占74.9%,比例仅低于产品价格。通过表中数据分析,生活费、场地器材等因素对高中生的体育消费方式的选择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鹤壁高中生家庭月收入已经基本达到居民平均收入水平;鹤壁高中生的体育消费支出满足不了高中生的体育消费需求。
(2)鹤壁高中生没有鲜明的体育消费动机,仅仅是靠个人主观因素所为。
(3)鹤壁高中生体育消费呈现出以实物性消费为主,观赏性消费、参与性消费的人数很少。
3.2 建议
3.2.1 增加体育消费支出
一、家庭方面:增加体育消费,满足高中的体育消费需求。二、学生自身:增加体育消费支出在个人支出中所占比例,满足自身体育消费需求。
3.2.2 培养高中生的体育消费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校领导应该加对体育的重视,加强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增强全校师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规定每班必须配备一定的体育运动器材,在全校范围内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体育活动。
3.2.3 合理控制体育消费品价格
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导向机制,引导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 诸文兵.重庆市中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分析[J].重庆高等研究,2006,5(1):72-75.
[2] 吕彦.常熟市高中生体育生活方式实证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3] 郑旗.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4] 韩建阳.枣庄市中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1(5):129-133.
[5] 张荣.西宁市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1.
[6] 宋军.常州市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7] 张秀玲,来迎双.郑州市中学庄家庭体育消费现状调查[J].科技信息,2013(12):257.
[8] 张本春,杜祥居.郑州市高中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J].运动,2011(3):34-50.
[9] 聂洋.哈尔滨市高中生体育消费动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高中生 体育消费 消费现状
中圖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b)-0220-02
21世纪以来,科技和教育已成为综合国力较量的最主要方面,随着素质教育的一步步实施,使得如今在校生人数越来越多,其中高中生的人数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随着体育课程在教学中的开展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中生对体育消费的投入在日常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因此,体育消费成为高中生倍受关注的话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选取鹤壁第一中学、鹤壁第三中学的高中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图书馆查阅体育消费相关书籍,以及互联网、中国知网或者相关贴吧、论坛查阅搜集与体育消费相关的知识,以提高论文的权威性、科学性。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论文的需要,设计出《鹤壁高中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问卷》,并对专家咨询结合重测等方法保证了问卷的科学性、合理性。根据鹤壁高中生的人数,在鹤壁(第一中学第三中学)两所中学中随机发放。
对鹤壁第一中学、鹤壁第三中学的高中生体育消费进行访谈,对校内现有的各科教师以及学校领导进行访谈,为论文的撰写提供指导。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Excel 2010工具对所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鹤壁高中生体育消费现状
2.1.1 鹤壁高中生家庭月收入
根据调查结果得出:在接受调查的637名高中生中,家庭收入在2000~3000元的学生有254名,在被调查的总人数中占39.9%;家庭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学生有251名,在被调查的总人数中占39.4%;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的学生人数为33名,在被调查的总人数中占5.2%。鹤壁大多数高中生的家庭月收入集中在1000~3000元之间。
2.1.2 鹤壁高中生体育消费内容
体育消费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观赏性消费(主要包含购买体育音像制品、购买体育比赛的门票等);二 、实物性消费(主要包含运动服装、运动饮料、体育器材、视频光盘杂志报纸书籍等)。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在参加调查的637名高中生中,体育消费主要用于购买体育比赛门票的学生有51名,在被调查的总人数中占8.0%,体育消费用于购买音像制品的学生有67名。
通过研究发现:鹤壁高中生在体育消费过程中以实物性消费为主,原因分析如下:一方面,高中生作为一个面临即将升学的特殊群体,压力空前的大,使实物性体育消费高于观赏性体育消费和参与性体育消费;另一方面,学校篮球场、乒乓球台等设施的普及,使得学生的体育运动变得更加方便。
2.1.3 鹤壁高中生体育消费场所的选择
根据调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637名学生中有343名学生是在学校操场进行体育运动的,在总人数中占53.8%;在体育馆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有20名,在健身房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占2.3%。数据表明鹤壁高中生多数会选择免费的体育场所。
2.2 鹤壁高中生体育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
2.2.1 主观因素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由表2得出:在接受调查的637名高中生中,进行体育消费的主观原因是个人需求的有343名学生,占到35%;为了彰显个性,追求时尚与健康的高中生有217名,占30.1%。由数据可知,在体育消费的主观原因中,进行体育消费是出于从众、个性。相对于对体育消费有一定的认知才进行体育消费的比例较其他因素较大。
2.2.2 客观因素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对象中,544人的体育消费行为受到了体育产品价格的客观影响,占85.3%,在客观影响因素中占的比例最大;447名学生的体育消费受家庭收入的客观影响,占74.9%,比例仅低于产品价格。通过表中数据分析,生活费、场地器材等因素对高中生的体育消费方式的选择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鹤壁高中生家庭月收入已经基本达到居民平均收入水平;鹤壁高中生的体育消费支出满足不了高中生的体育消费需求。
(2)鹤壁高中生没有鲜明的体育消费动机,仅仅是靠个人主观因素所为。
(3)鹤壁高中生体育消费呈现出以实物性消费为主,观赏性消费、参与性消费的人数很少。
3.2 建议
3.2.1 增加体育消费支出
一、家庭方面:增加体育消费,满足高中的体育消费需求。二、学生自身:增加体育消费支出在个人支出中所占比例,满足自身体育消费需求。
3.2.2 培养高中生的体育消费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校领导应该加对体育的重视,加强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增强全校师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规定每班必须配备一定的体育运动器材,在全校范围内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体育活动。
3.2.3 合理控制体育消费品价格
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导向机制,引导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 诸文兵.重庆市中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分析[J].重庆高等研究,2006,5(1):72-75.
[2] 吕彦.常熟市高中生体育生活方式实证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3] 郑旗.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4] 韩建阳.枣庄市中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1(5):129-133.
[5] 张荣.西宁市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1.
[6] 宋军.常州市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7] 张秀玲,来迎双.郑州市中学庄家庭体育消费现状调查[J].科技信息,2013(12):257.
[8] 张本春,杜祥居.郑州市高中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J].运动,2011(3):34-50.
[9] 聂洋.哈尔滨市高中生体育消费动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