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40年代顾颉刚通史编纂构想述论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颉刚在20世纪30一40年代提出了编纂中国通史的构想。他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通史编纂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即编写大通史,以民族和边疆为核心,以及编纂通俗的通史。顾颉刚这一时期的中国通史编纂构想对其本人的学术研究和以后的通史编纂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他文献
泰源占7号是以胜泰1号为母本、丰丝占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穗粒兼顾型优质高产常规籼稻新品种,其米质达国标和省标优质二级,直链淀粉含量19%,米饭软滑;丰产性较好,
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延庆县15个乡镇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森林资源丰富程度的两个重要公共因子是森林资源数量水平和森林资源质量
在一大试管中放入2~3滴硝基苯,加1毫升水,再加1毫升浓盐酸,放入2~3粒锡,振荡混匀反应物。将试管放入温热水中水浴数分钟当硝基苯的苦杏仁味消失时,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观
计算机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促进了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制造设备的大规模数控化,对制造业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高专数控应用技术专业要适应市场需求,加快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