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产(行)业文化的“魂”附上职业教育的“体”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y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行)业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生产或经营实践中形成并被普遍认可和遵循的产(行)业习俗、规制和价值观,及蕴含于产(行)业产品和服务中的有形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的总和。由此可见,产(行)业文化是产(行)业的精髓,与产(行)业发展相伴而生、如影随形。
  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和产(行)业转型升级服务最为直接。2015年5月8日国务院颁发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在战略支撑与保障部分,明确提出要强化职业教育和培训,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当前,职业教育领域正致力于构建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强化实践能力训练,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值得深思的是,一些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技术技能,轻文化素养”现象还较为严重,特别是产(行)业文化氛围淡薄,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设置相关的课程内容,没有适合于产(行)业文化教育的教材,缺少具有产(行)业文化知识储备的教师。学生对所学专业对应的产(行)业企业和职业文化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多数学生仅凭感觉好坏和收入高低选择所学专业,专业思想并不牢固。由于对产(行)业文化认同度低,职业素养的养成缺乏自觉性,职校生入职后适应性较差,适应期较长,出现了频繁跳槽现象,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产(行)业要求零距离对接成了一句空话。
  产(行)业文化应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让产(行)业文化的“魂”附上职业教育的“体”,不能让职业教育成为有体无魂的稻草人。职业院校要把传承和弘扬产(行)业文化作为重要任务,并以此为抓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行企职业精神,凸显院校职业特色。首先,要把产(行)业文化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院校要依据自身服务面向和专业设置,选择相关产(行)业文化作为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研究、整体设计,使产(行)业文化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课内课外、校园、行企等不同地点和环境均感受到产(行)业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不断加深他们对产(行)业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职业自豪感,逐步增强专业信念,激发专业学习激情。其次,要建设一支具有深厚产(行)业文化积淀和素养的师资队伍。通过教师赴行企挂职、请行企专家来校兼职、校企深度融合等路径,为教师队伍注入产(行)业文化和职业精神,以此引领教育教学工作。第三,要把产(行)业文化可具体化的内容纳入学生的考评指标体系。职业院校与行企合办订单特色班等培养模式,使教育教学和考核内容更多地植入了产(行)业文化的元素,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这种教育不同于学科教育,学科教育是一种单纯的、学术型的知识教育,是追求知识的丰博和高深学问的教育,是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目的的教育。职业教育则不同。它当然也具有知识传播、文化育人的功能和要求,但在程度和层次上并不追求精深和高端,理论“必需、够用”即可。它是一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换言之,如果说学科教育是一种具有纵向“景深”的学术教育,职业教
为解决榆溪河流域工业园区用水问题,实现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梳理榆溪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水资源供需情势分析,提出榆溪河流域工业园区用水配置方
通过分析军塘湖河红山水库时段平均流量资料,对比采用频率分析计算法、洪峰洪量模数法和调蓄经验单位线法三种方法计算设计洪水的时段洪量和洪峰流量,选出最优方法,并对设计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将此明确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政府以“产教融合”替代了此前经常提及的“产教结合”,“结”与“融”一字之差却蕴含深意。从当下中国
三岁那年的一个周末,我和妈妈去商场购物。妈妈精心地挑选着商品,一会儿逛逛这里,一会儿逛逛那里。两三个小时后,我实在走不动了,一屁股坐在了商场一角的沙发上。歇了一会儿,
现阶段腐败滋生的原因古人称腐败为贪,为墨,为淫.贪、墨是官的专利.剧<左传>载,夏朝时规定:"昏、墨、贼、杀."其中"墨"就是贪污,一贪就染上了"墨迹",非但难以洗耻,还要杀头,
期刊
近几年,江苏职业教育围绕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结合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不遗余力、持之以恒、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和喜人的成绩,基本形成了与江苏经济大省、教育大省相匹配的职业教育。综观江苏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  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近年来,江苏省人民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做好江苏职教的顶层设计,大力发展和支持职业
针对渭河下游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河长制的实施以及自己的工作,提出对工程管理的认识与对策,一是转变观念,履行职责,全面落实工程管理河长制;二是明确分工,夯实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