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太太,身边没夫君,膝下无子女,孤身一人居住京城。别看老人家时乖命蹇,岁月无情,皱纹已然爬满面颊,但不难看出曾经也有过花容月貌。据说她以前是天津一个大户人家的“少奶奶”,旧时是“在家住洋楼,出门坐洋车”,正经的“吃过见过”。可到“文革”时期就遭了罪,连“破四旧”带抄家,就败落了。好在后来国家给落实了政策,退赔了一些文玩古董,但丈夫常年有病,就把能卖的都给卖了,有人也确实在某拍卖会上见过这位“当年明月”,出手的玩意儿都是颇有品位的。后来老公去世了,就剩下老姑奶奶一个人,自食其力。“一人儿吃饱了,一家子不饿”。
身边的人大抵都知道,她手里头还藏着一幅明代唐伯虎的“水月观音”真迹。这就叫“船破了有底,底破了有帮,帮破了还有钉!”然而这颗“钉”可忒值钱啦,跟钻石一个价儿。这么一来,这位满脸褶子的老太太就成了所有梦寐以求要得到“唐解元”真迹的好古者们眼中的师奶级“秋香”了。
别看“秋香妈”是独身一人,但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儿。人家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不仅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偶尔画一张“工笔仕女”,还生就一副好嗓子,特喜欢唱京戏,是铁杆的“梅派”票友。一大段“海岛冰轮初转腾……”(梅派曲目《贵妃醉酒》唱段)唱罢,您就闭上眼睛仔细地品吧,婉转贵气,风骚万种。单凭嗓音儿,您都弄不清楚她老人家多大岁数了。
她的邻居里有一位跟她年龄差不多的老头儿,也是爱好梨园行儿的,人们都叫他“高力士”,因为他总是上赶着给“秋香妈”配戏,就爱在《贵妃醉酒》里配演“高力士”这个角色。那“高力士”说了,人家“秋香妈”可了不得!出身大户人家,在唱戏上从小就受过家传,练的是“童子功”。因为她爸爸解放前就是天津有名的“梅党”。
这位“高力士”还特别热心地为“秋香妈”说媒拉纤儿,就跟个“活阮妈儿”(评剧《花为媒》里的媒婆)似的,可惜他是个男的。
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有这么一位漂亮小伙儿,三十啷当岁,是个小公司里的小职员,手里边有个三四十万。最要命的是,这位帅哥喜欢收藏,老早就打起了“秋香妈”的主意。
这天他找到“高力士”,就来了个“小孩儿打醋——直来直去”。“高力士”就说:“小伙子啊,别在这儿瞎扯臊啦。她都能当你妈!”
帅哥说:“哟——您比我还封建。爱情是没有年龄界限的!宋庆龄能嫁一位比自己大30多岁的孙中山,我干吗不能娶一位比自己大30多岁的艺术家?我想跟她学戏,谁能怎么着我?不犯法吧这个?”
“高力士”阴笑着说:“小子哎,就你这副破锣嗓子——跟‘叫驴’似的?别糟践京剧艺术了。你不会是惦记上人家的那张古画儿了吧?”
“她家里有藏画?我不知道呀!”小伙子佯装不知。
“高力士”找出一本画册,翻开给他看:“小伙子,你看清楚没有?就是这幅画,‘水月观音’,唐伯虎画的,这可是国宝级的拍品,都上画册啦。回去踏踏实实地做你自己的小买卖儿吧,别在我这儿‘揣着明白装糊涂’。像你这样儿的人我见得多了!”
帅哥看着画册里的那张画儿,眼睛都红了,说:“我真不在乎她有没有这张破画儿,更不惦记她趁多少钱。这么着得了,您家里是上有天花板,下有花瓷砖。我敢对着电灯泡发誓,我就是喜欢她,就是想跟她学学戏。您帮我搭个线儿,我先拜她为师行吗?”
就这样,帅哥算是跟“秋香妈”搭搁上了,也别说,俩人的关系还真就是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近。在这位帅哥不懈的追求下,“秋香妈”也绷不住了,二人终于结为连理,共赴爱河。身边自然有不少闲言碎语,但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这叫闷得儿蜜(此原为满语,北京话中有“偷着乐”之意)。
其实她“秋香妈”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就在新婚不久的某个夜晚,就在小女婿喝得酒酣耳热之际,突然就停电了。“秋香妈”把窗帘拉紧,房门紧闭,点着蜡烛,郑重其事地打开了床底下的那只樟木箱子,轻轻撩开那一层层裹着的黄绫子,十二万分小心地把珍藏多年的“唐伯虎”给请出来,挂在了南墙上。举着个小蜡头儿,那光亮比萤火虫的屁股强不了多少。小伙子瞪大了那双布满血丝的惺忪双眼,痛痛快快地来了一回 “灯下观美人儿”。
“看明白了吗?”
“看明白了!”
“告诉你,这东西轻易的我是不会再把它拿出来了。因为是老画儿,展开一次就损坏一回。你也甭瞎惦记卖它,咱们好好过日子,这宝贝有你一半。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小伙子这个高兴呀。
正如人们所料,美景不长,这日子就再也过不下去了。既然过不下去了,只有离婚,可离婚总得有个理由吧?于是双方都认可的是“感情破裂”。那时候好像还没有“婚前财产公证”,您要想打离婚?双方的财产就是仨字儿——“半儿劈”!
这下子可乐坏了小女婿,愁坏了“秋香妈”。小伙子拿出自己全部财产的一半——20万元,对“秋香妈”说:“这是我的这一半,给您!把您那一半也‘晾’出来吧?”
“秋香妈”这下紧张了,来了个死不认账。那就打官司吧,法官带着一位绘画方面的文物专家来到他们家,给那“唐伯虎”作价儿。帅哥寻思,它怎么也得值个400万,分一半给我就是200万,太值了!
法官问:“先生,这官司您是一定要打吗?就目前看来,从财产分割上估计您可是占不着什么便宜。”
帅哥急了:“您可别吓唬我啊,我心脏不好。我不想占人家便宜,但总要按法律办事吧?我把自己的一半财产给她,她的财产也得分一半给我不是?那位‘唐伯虎’可有一半是我的!”
这时候那位古画儿专家说话了:“您以为这幅画很值钱吗?”
“当然啦!他——他可是唐寅——唐伯虎画的,我懂!”小伙子迫不及待了。
专家说:“没错,是唐寅画的不假,但这是一张经过精心装裱和做旧的‘水印画’。‘水印画’知道吗?某种意义上讲,跟一张印刷品没什么区别。”
帅哥接过画儿来对着阳光仔细一瞧,哎哟喂——可不是咋的!随即他“嗷——”地一嗓子就“背过去”(北京话有“昏厥”之意)了,嘴里边直吐白沫儿……还得说是“秋香妈”知道疼人,又是沏白糖水又是掐人中穴的……
后来呢?
只是听说“秋香妈”依旧过自己的日子,依旧是“一人儿吃饱了,一家子不饿”。不过据说偶尔能看见她跟“高力士”一起,该遛弯儿遛弯儿,该唱戏唱戏。只是苦了那位“帅哥”——离婚吧,得生生赔一半的财产;不离婚,再找个漂亮姐儿结婚吧,他敢吗?那叫重婚!所以,没人关心这件事情的后来了。
编辑/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身边的人大抵都知道,她手里头还藏着一幅明代唐伯虎的“水月观音”真迹。这就叫“船破了有底,底破了有帮,帮破了还有钉!”然而这颗“钉”可忒值钱啦,跟钻石一个价儿。这么一来,这位满脸褶子的老太太就成了所有梦寐以求要得到“唐解元”真迹的好古者们眼中的师奶级“秋香”了。
别看“秋香妈”是独身一人,但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儿。人家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不仅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偶尔画一张“工笔仕女”,还生就一副好嗓子,特喜欢唱京戏,是铁杆的“梅派”票友。一大段“海岛冰轮初转腾……”(梅派曲目《贵妃醉酒》唱段)唱罢,您就闭上眼睛仔细地品吧,婉转贵气,风骚万种。单凭嗓音儿,您都弄不清楚她老人家多大岁数了。
她的邻居里有一位跟她年龄差不多的老头儿,也是爱好梨园行儿的,人们都叫他“高力士”,因为他总是上赶着给“秋香妈”配戏,就爱在《贵妃醉酒》里配演“高力士”这个角色。那“高力士”说了,人家“秋香妈”可了不得!出身大户人家,在唱戏上从小就受过家传,练的是“童子功”。因为她爸爸解放前就是天津有名的“梅党”。
这位“高力士”还特别热心地为“秋香妈”说媒拉纤儿,就跟个“活阮妈儿”(评剧《花为媒》里的媒婆)似的,可惜他是个男的。
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有这么一位漂亮小伙儿,三十啷当岁,是个小公司里的小职员,手里边有个三四十万。最要命的是,这位帅哥喜欢收藏,老早就打起了“秋香妈”的主意。
这天他找到“高力士”,就来了个“小孩儿打醋——直来直去”。“高力士”就说:“小伙子啊,别在这儿瞎扯臊啦。她都能当你妈!”
帅哥说:“哟——您比我还封建。爱情是没有年龄界限的!宋庆龄能嫁一位比自己大30多岁的孙中山,我干吗不能娶一位比自己大30多岁的艺术家?我想跟她学戏,谁能怎么着我?不犯法吧这个?”
“高力士”阴笑着说:“小子哎,就你这副破锣嗓子——跟‘叫驴’似的?别糟践京剧艺术了。你不会是惦记上人家的那张古画儿了吧?”
“她家里有藏画?我不知道呀!”小伙子佯装不知。
“高力士”找出一本画册,翻开给他看:“小伙子,你看清楚没有?就是这幅画,‘水月观音’,唐伯虎画的,这可是国宝级的拍品,都上画册啦。回去踏踏实实地做你自己的小买卖儿吧,别在我这儿‘揣着明白装糊涂’。像你这样儿的人我见得多了!”
帅哥看着画册里的那张画儿,眼睛都红了,说:“我真不在乎她有没有这张破画儿,更不惦记她趁多少钱。这么着得了,您家里是上有天花板,下有花瓷砖。我敢对着电灯泡发誓,我就是喜欢她,就是想跟她学学戏。您帮我搭个线儿,我先拜她为师行吗?”
就这样,帅哥算是跟“秋香妈”搭搁上了,也别说,俩人的关系还真就是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近。在这位帅哥不懈的追求下,“秋香妈”也绷不住了,二人终于结为连理,共赴爱河。身边自然有不少闲言碎语,但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这叫闷得儿蜜(此原为满语,北京话中有“偷着乐”之意)。
其实她“秋香妈”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就在新婚不久的某个夜晚,就在小女婿喝得酒酣耳热之际,突然就停电了。“秋香妈”把窗帘拉紧,房门紧闭,点着蜡烛,郑重其事地打开了床底下的那只樟木箱子,轻轻撩开那一层层裹着的黄绫子,十二万分小心地把珍藏多年的“唐伯虎”给请出来,挂在了南墙上。举着个小蜡头儿,那光亮比萤火虫的屁股强不了多少。小伙子瞪大了那双布满血丝的惺忪双眼,痛痛快快地来了一回 “灯下观美人儿”。
“看明白了吗?”
“看明白了!”
“告诉你,这东西轻易的我是不会再把它拿出来了。因为是老画儿,展开一次就损坏一回。你也甭瞎惦记卖它,咱们好好过日子,这宝贝有你一半。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小伙子这个高兴呀。
正如人们所料,美景不长,这日子就再也过不下去了。既然过不下去了,只有离婚,可离婚总得有个理由吧?于是双方都认可的是“感情破裂”。那时候好像还没有“婚前财产公证”,您要想打离婚?双方的财产就是仨字儿——“半儿劈”!
这下子可乐坏了小女婿,愁坏了“秋香妈”。小伙子拿出自己全部财产的一半——20万元,对“秋香妈”说:“这是我的这一半,给您!把您那一半也‘晾’出来吧?”
“秋香妈”这下紧张了,来了个死不认账。那就打官司吧,法官带着一位绘画方面的文物专家来到他们家,给那“唐伯虎”作价儿。帅哥寻思,它怎么也得值个400万,分一半给我就是200万,太值了!
法官问:“先生,这官司您是一定要打吗?就目前看来,从财产分割上估计您可是占不着什么便宜。”
帅哥急了:“您可别吓唬我啊,我心脏不好。我不想占人家便宜,但总要按法律办事吧?我把自己的一半财产给她,她的财产也得分一半给我不是?那位‘唐伯虎’可有一半是我的!”
这时候那位古画儿专家说话了:“您以为这幅画很值钱吗?”
“当然啦!他——他可是唐寅——唐伯虎画的,我懂!”小伙子迫不及待了。
专家说:“没错,是唐寅画的不假,但这是一张经过精心装裱和做旧的‘水印画’。‘水印画’知道吗?某种意义上讲,跟一张印刷品没什么区别。”
帅哥接过画儿来对着阳光仔细一瞧,哎哟喂——可不是咋的!随即他“嗷——”地一嗓子就“背过去”(北京话有“昏厥”之意)了,嘴里边直吐白沫儿……还得说是“秋香妈”知道疼人,又是沏白糖水又是掐人中穴的……
后来呢?
只是听说“秋香妈”依旧过自己的日子,依旧是“一人儿吃饱了,一家子不饿”。不过据说偶尔能看见她跟“高力士”一起,该遛弯儿遛弯儿,该唱戏唱戏。只是苦了那位“帅哥”——离婚吧,得生生赔一半的财产;不离婚,再找个漂亮姐儿结婚吧,他敢吗?那叫重婚!所以,没人关心这件事情的后来了。
编辑/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