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病虫害防治技术

来源 :吉林农业·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erd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花生病虫害是影响花生的产量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介绍花生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关键词:花生病虫害;镇赉县;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83-1
  1 茎腐病
  1.1 症状 花生茎腐病发生严重,苗期子叶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黄褐色后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花生茎腐病发生严重,发病面积80%左右,一般发病率在60%—70%、严重发病菌块高达80%—90%,有些重病植株已整株枯死。茎腐病多在花生生长中后期发病,成株发病多在近地面茎基部第一对侧枝处。初为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变为黑褐色,并向四周扩展包围茎基部,引起黑褐色腐烂,使地上部萎缩枯死,潮湿时病部密生黑色小粒(分生孢子器)。病株荚果腐烂,或种仁不饱满。
  1.2 防治方法
  1.2.1 农业防治 选用无病的种子和抗病品种;轮作换茬,轻病地块可与非寄主作物轮作1—2年,重病地块轮作3—4年,可与禾谷类作物轮作。此外,做好田间开沟排水,勿用混有病残的土杂肥,增施磷钾肥料。
  1.2.2 药剂防治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公斤加水50—60公斤冷浸种子100公斤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0.5%),浸种24小时播种,防治效果显著;在发病初期,选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间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上述药剂还可兼治花生叶斑病。
  2 根腐病
  2.1 症状
  该病在花生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感病植株矮小,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干枯脱落,主根外皮变黑腐烂,直到整株死亡。该病主要靠雨水和田间传播。苗期田间积水,地温低或播种过早、过深,均易引发该病。引起根腐病的罪魁祸首,水量大、不通风、光照不足、土壤粘性大,根部受损伤等都是造成病菌侵入的主要原因。发病后根部由浅褐色逐渐变为深褐色。病菌残留在土壤中过冬,翌年从进入作物中,并通过灌溉或下雨进行传播。
  2.2 防治根腐病方法 与其他病害一样,农药防治根腐病首先就是种子消毒,然后就是土壤消毒,最后就是发病后的作物灌根用药选择。
  2.2.1 栽种前种子消毒 也是最常见的第一步减轻病害的方法。
  种子消毒用药量:因为种子与土壤用药比起来,面积小。所以种子拌种可以使用倍液相对较低药物。600-800倍液的恶霉灵或800-1000倍液的甲霜恶霉灵
  2.2.2 栽种前土壤消毒 第二步减轻病害的方法。
  土壤消毒较种子消毒药使用的倍液相对较高。1200-1500倍液的恶霉灵或1500-2000倍液的甲霜恶霉灵
  2.2.3 发病后灌根 第三步减轻病害的方法。
  灌根与土壤消毒相似,施药面积较大,所以用量一样。1200-1500倍液的恶霉灵或1500-2000倍液的甲霜恶霉灵
  3 花生网斑病
  别名云纹斑病或网纹污斑病。
  3.1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叶柄和托叶。田间自然发病一般先从植株基部叶片开始,初期叶片正面产生针头大小的小褐点,逐渐变为褐色星芒状斑,进而扩展成网纹状,边缘灰绿。随着病斑的逐渐扩大,最后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至栗褐色大斑,病斑边缘绿浅褐色,界限不明显,导致叶片过早脱落。叶片背面初期无症状,后期呈现边缘不清晰的浅褐色病斑。
  3.2 防治方法 该病菌在落入田间的花生病叶残叶进行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外,在田间病株率达到5%以上时,可选用抗枯宁7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400倍液,或“农抗120”(每亩0.5公斤)200掊液,初次每亩用药液75—100公斤,间隔10—15天喷1次,连喷2次—4次。
  4 黑霉病
  4.1 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花生生长前期,病菌先染子叶使其变黑腐烂,继而侵染幼苗根茎部,潮湿时病部长出许多霉状物覆盖茎基部,茎叶失水萎蔫死亡。
  4.2 防治方法
  (1)整地改土,增施腐熟的有机肥,防涝排水,加强田间管理。
  (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
  5 白绢病
  花生白绢病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该病在花生荚膨大至成熟期才表现出症状,发病后再进行防治效果较差,因此,应从花生播种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防治。
  5.1 发病症状 花生根、荚果及茎基部受侵染后,初呈褐色软腐状,地上部根茎处白色绢状菌丝(故称白绢病),并有油菜籽状菌核,茎叶变黄,逐渐枯死,花生荚果腐烂。该病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开始萌动,侵染花生,沙质土壤、连续重茬、密度过大不通风、阴雨天发生较重。
  5.2 防治方法 5.2.1 合理轮作 病株率达到10%的地块就应该实行轮作,一般实行2—3年轮作,重病地块轮作3年以上,以花生与禾谷类作物轮作为宜。
  5.2.2 深翻改土,加强田间管理 花生收获前,清除病残秧枝,收获后深翻土地冻垡,减少田间越冬菌源,花生播种后做到“三沟”配套,下雨后及时排出地中积水。
  5.2.3 药剂防治 花生播种期每亩应用五氯硝基苯1公斤对细湿土20公斤,施在播种沟内盖种,同时注意用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药剂防止地下害虫,花生结荚初期喷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补海因1000倍液防治,发病期还可用三唑酮、根腐灵、硫菌灵等药剂灌根,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6 花生虫害
  花生田的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和蛴螬以及其他鳞翅目害虫。其他鳞翅目害虫(如草地螟)等突发害虫,应注意观察田间成虫发生情况,在成虫消失后7天左右,要经常到田间查看幼虫发生情况,当田间幼虫发生量达到30%时,且在3龄前,即可用拟虫菊酯类等杀虫剂进行田间喷雾防治。
  化学防治:要科学用药,既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又要注意轮换交替和隐蔽性施用,且要严格掌握农药品种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次数。
其他文献
由于今年台风比较多,从病虫源的省份带病虫到我省的机会较多。再加上今年从夏季以来,我地平均气温都在20—30℃,这也是适宜稻飞虱、二化螟生长繁育的一种温度,同时对湿度来说,也是
用TPS-1便携式光合系统,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了红穗醋栗“红瑞”、醋粟“坠玉”和黑穗醋栗“黑珍珠”的光合生理特性指标的日变化,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规律基本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设施果树发展存在的問题,通过实验找到解决的办法,即叶面喷施腐殖酸钠糖浆,并总结出喷施的时间、浓度和次数,以便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腐殖酸钠糖浆;早红2号油桃;黑奥林葡萄;果实品质  中图分类号:S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86-1    0 前言    朝阳千越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腐殖酸钠糖浆喷施后,能刺激农作物的生长
近年水稻种植方式多种多样,水稻田杂草优势种发生了明显变化,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禾本科杂草由稗草占绝对优势种群,变为稗草、千金子并重,水稻中后期杂草发生及
一、在计算中发展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是准确、迅速和灵活。由于学生认知水平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也是多样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案例1]国标本苏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教学“65 28”。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打算怎样计算它呢?看谁能想出好的计算方法?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
先来说一下我所熟悉的两位校长的管理之道,我们姑且也称其为A和B吧。A校长属于业务型校长,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虽然当了校长,依然代课,要求班子成员一定要代课,并且成绩还要优秀。班子成员除了代课,还有其他工作都要身先士卒,这些都给教师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学校几乎没有太多的管理制度,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在学校里地位很高,学校教学研讨风气浓厚,大家都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以表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