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老年公寓室外环境设计

来源 :美与时代·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hj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养老已经无法满足养老需求,必须配合社会养老来解决目前的问题。我国在老年公寓室外环境设计上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因此我们要以“人性化”理念为设计准则,改善老年公寓室外居住环境,适应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满足老年人居住的空间需求。
  关键词:老年公寓;室外环境;人性化设计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发达国家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在老年公寓室外环境设计方面比较完善和成熟。发达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很多的财政经费支持本国的养老事业,例如美国就非常注重居民养老,在其老年公寓室外环境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针对老年人群的生理特点和实际需求,在小区规划、户型设计以及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也随之提高。我国的人口数量突飞猛进,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一系列老龄化社会问题逐渐凸显。与国外养老设施的大量研究相比,我国老年人的居住环境相对落后,缺少人文关怀。通过对我国当前老年公寓室外环境的现状分析,公寓室外环境只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缺乏更具针对性的设计。只有人性化、合理化地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去建立一种全新的居住环境体系,才能更好地缓解我国养老居住的社会性问题。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分析
  1.安全感:退休老人或是失独老人独自在家时,由于缺少陪伴,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如老年公寓周围的娱乐环境、交通设施环境、绿化环境的安全性是首要考量标准。
  2.归属感:当老年人入住老年公寓后,活动范围缩小,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对原有的事物更加怀念,在心理上缺乏归属感。老人们更希望能够和之前的朋友同事保持一定的联系或是通过参加一些老年类活动,以填补老年生活的空虚。
  3.自卑感:由于年龄增加,收入减少,老年人就会更加缺乏存在感,担心成为子女或是国家的负担,不自觉产生自卑感。
  4.便利感: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等各方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性退化,导致老年人们反应力减弱,室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因此,对老年公寓室外环境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划分的要求越来越高。
  5.舒适感:调研得知,大多数老年人更喜欢在室外空间进行聊天、休息、下象棋等活动,良好的室外空间对老年人的身心都更有利。但室外空间不够理想,如室外场所存在标识和警示系统设计不清晰等问题。因此导致很多老人逐渐放弃了一些户外活动,因此他们非常渴望能有一个比较舒适、人性化的室外空间供其使用。
  (二)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需求分析
  1.运动机能:由于肌肉的工作能力减弱,使老年人产生了骨质疏松、腰会变弯、活动范围变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变差、对无障碍通行需求增大、行动会变迟缓、身体器官会逐渐退化等问题,并产生一些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完善的老年人室外居住条件可以对以上症状有预防和缓解作用,因此,全面研究老年公寓室外环境设计成了当前老年公寓设计的重中之重。
  2.感觉机能:随着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减退,会出现视觉障碍、对眩光敏感等问题;对温度变化感知能力减弱;对气味感知能力减弱。
  3. 认知机能:记忆力减退;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在新的环境里判断力会变差。因此,需要尽量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方面去营造一种家的温馨。
  4.免疫机能:对极端天气更敏感;长期的身体不适会引发情绪低落,需要一个好的散心环境帮助老人们减轻心中的不适和烦闷。
  二、我国老年公寓室外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基本设计,缺少必要的功能性
  调研发现,在很多老年公寓室外地面并没有做防滑处理,这对老年人是很不利的,可能会造成老人的滑倒受伤。有的地面不平坦,甚至坑坑洼洼,老年人在夜晚不敢独自一人到室外散步。在有台阶的地方也没有将台阶进行颜色上的区分,容易导致视力不好的老人踩空。室外环境夜间照明设备不足,不利于老人的出行安全。
  (二)配套设施相对较少,缺少人性化设计
  此外,大多数老年公寓配套设施都存在很多设计上的问题。例如:在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区域没有合理的功能分区,没有足够的活动或是运动设施器材供老年人使用。有的老年公寓会有一些健身器材,在设计上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在生理上的变化,而是使用和正常人一样的设计材料和尺寸,更不要说专门为坐轮椅的老人量身设计的健身器材了。在老年公寓院内配套的服务设施不足,如信报箱、新闻展示牌等较少,老年人不经常去看文字,长此以往,文字能力也随之下降。
  (三)各地老年公寓设计手法雷同,缺少地域文化特色
  文化是内涵的体现,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但是在现有的老年公寓室外设计中,将地域文化运用到环境中是极少的,有的只是“寥寥几笔”,有的“不见踪迹”。大多老年公寓的设计手法雷同,将其他地区的设计照搬到本地区设计,显得生硬。
  三、老年公寓室外环境设计的特殊性要求
  (一)户外交通设施系统
  调查发现,老人在养老院的室外活动以步行为主,因此老年公寓的步行道路系统的科学性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尤为重要。作为设计者,我们要合理规划室外功能空间,合理规划路线,通过路线将不同功能区间串联起来,并尽量避免老人们在室外活动时互相干扰。通往主要建筑和其他环境设施的道路应遵从短捷原则,在有台阶、转弯、坡道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采用纹理变化,用标志提示和颜色区分等处理方法,提前做出明显警醒和提示,便于老人在行走时能够提前接收识别信号,尽早尽快做出反应。在路面铺贴材料上要选择防滑、沥青混凝土、碎石等材料,尽量不要設置地台,避免道路平面产生的落差,减少安全隐患。
  (二)休憩设施和健身器材设计
  室外座椅是老年人经常使用的户外设施,在老年公寓内经常看到三五位老年人坐在一起交谈。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是一个渐渐老化的过程,骨质比较疏松,肌肉和骨骼的控制能力和再生能力不断下降。我们在设计上应采用有扶手和带有靠背的座椅和木质桌子,其他休憩设施也尽量采用木质材料:一是环保;二是木质材料摸起来比较舒服,比较怀旧。在健身器材选择上,以安全性为前提,我们要充分考虑老人的骨骼状况,选用合适的器材。例如,太空漫步器、扭腰器等运动器材。老年公寓护理员还应根据老人的身体状态,帮助老人选择强度合适的级别。   (三)室外绿化设施设计
  绿色是清新自然的颜色,在室外要留有宽阔的草坪,我们要合理设计和配置景观植物。道路两侧的绿化树种一般可以选择松树、柏树等小叶常绿树木,尽量不要选择高大落叶乔木。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秋季宽大的落叶对老人的出行造成威胁,对老人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考虑到老年人在夏季更喜欢在树荫下乘凉、聊天,因此在设计时应在合适的位置种植类似梧桐的树种。而在院内中心可以适当种植灌木类的植物,扩大老年人的视野。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的退化和心理状态的改变,会对老年公寓室外环境有更细腻和具体的需求,好的景观绿化设计对老年人的身心都是有益的。
  (四)智能化室外环境系统设计
  智能化系统涵盖了智能照明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安防报警系统、智能门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环境感知系统、智能园林系统等。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及现代控制技术,把老年公寓室外环境内的所有系统和设备进行有机整合,远程控制或定时控制和管理,从而创造出舒适、便捷、安全、节能的老年人居住环境。
  (五)文化元素、地域性设计
  要以当地历史文化为设计背景,我们应将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运用到当地的老年公寓室外环境设计中,并对场地现有的文化元素进行保护,对原材料进行二次利用。可以将本地的历史名人、历史典故等元素体现出的地方精神和室外环境设计相结合。提升老年人在室外环境中的归属感,增加室外环境的人文关怀,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老年公寓。
  四、结语
  我国老年人口的基数不断增大,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逐渐影响到我国社会和家庭的发展。营造老年人乐居宜居的环境,以老年人的需求为设计原则,切实为老年人考虑,这是国家全面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一位老年人都应该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赵伟军.基于眼动分析的现代设计尺度研究[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7-13.
  [2]郭天娇.老年公寓中公共环境设计的人性化理念研究[J].大众文艺,2020(2):92-93.
  [3]王欣.陈怡斐.深度老龄化态势下城市老年公寓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
  [4]杨可玉.浅析康养型老年公寓空间设计[J].城市建筑,2019(21):94-95.
  [5]孫嘉星.基于交往行为的城市老年公寓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作者简介:孙志壮,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摘 要:水性材料自身具有透明、灵动、水色交融的特性。当代水彩艺术在材料的探索、拓展方面方兴未艾。肌理的审美特性在当代水彩中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既有具象形态的现实感,又有抽象形态的抽离感。当代水彩创作中材料的拓展,使水彩的表现语言、创作手法都有了质的改变。材料语言所有的发展变化,最终都应更好地表现画家的情感和观念。  关键词:水彩创作;水彩材料;拓展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宝鸡文理学院校级重点项目“
摘 要:2016年由郭敬明执导的《爵迹》上映,它率先采用了真人CG的制作方式,由于技术处理方式不够成熟,使得影片中人物面部表情十分僵硬,打戏部分也不够流畅,因此影片上映之初便遭到了观众的强烈吐槽,豆瓣评分仅为3.8分。《冷血狂宴》虽延续了《爵迹》的动画特效,但以此为鉴,不仅完善了特效的呈现方式,而且凭借影片中人物“身体”的美感打动了观众,上线仅4小时,就收获了无数好评,但是,也有观众认为人物“身体
摘 要:当今世界和中国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国际事务的不确定性增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十四五”即将起航,“一带一路”正步入精雕细琢的“工笔画”阶段,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之路上,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我国军事文化及军事文化产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军事文化产业和军事主题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从创新的主体、内容、形式
摘 要:《美学与环境——一个主题的多重变奏》一书是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的重要著作,著作集中反映了作者关于环境美学研究的一些重要思想与核心概念。该书从关键概念“环境”出发,对环境概念建构有四个层次。在此基礎上,以环境设计实践的角度为切入点,分别从“审美交融下的环境设计”“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建筑设计的有机化”“身体参与的景观”四方面分析著作内容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环境;环境设计;审
摘 要:分析唐代陶瓷器皿色彩所蕴含的独特的审美符号,能够更清晰地展现中国传统色彩的历史延续性与象征性。本文从符号学的色彩理论出发,对现存的唐代陶瓷器皿的色彩进行研究,分析其色彩符号的语构和语义。唐代陶瓷器皿色彩的丰富多样反映出唐代人民独特的色彩意识与美学观念。  关键词:符号学;色彩;唐代文化;陶瓷器皿  符号一般可以认为是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认知,可以是经验的积累或者思考的结果,并且可以引起共鸣。
摘 要:正如马蒂斯所说,是艺术主宰了他的生命。从21岁拿起画笔的到生命的终结,他一直坚持着艺术创作。但艺术巨匠马蒂斯也有灵感枯竭的时刻,在缺乏灵感时他便从文学中摄取养分,获得精神慰藉并为文学作品制作插画。马蒂斯的艺术离不开文学,2020年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马蒂斯:如一本小说》就是对马蒂斯艺术生涯中鲜为人知的书籍插画的探索与回顾。梳理马蒂斯制作书籍插画的历程与其中包含的艺术思想,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