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调理剂在玉米上的田间示范报告

来源 :青海农技推广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T327768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土壤调理剂对盐碱土壤的改良作用,比较了两种土壤调理剂"施地佳"和"碱一客"在盐化潮土种植玉米的增产潜力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施用"施地佳"土壤调理剂较农民习惯施肥增产5.52%,使用"碱一客"土壤调理剂较农民习惯施肥增产5.65%。使用"施地佳"和"碱一客"在进行试验后土壤p H值均降低0.5以上,全盐含量、总碱度、碱化度的降低幅度和阳离子交换量增加幅度均超过5%,对盐碱化土壤改良效果明显。
其他文献
为了探索降解膜在我省全膜覆盖栽培技术中的应用效果,为解决常规塑料地膜引起的白色污染找出一条出路,2015年在西宁市、湟中县安排了降解膜的试验。通过试验结果看,降解膜与
通过白菜型油菜测土配方与农户习惯施肥对比试验表明:其产量比习惯施肥的产量增产14. 8%,比对照的产量增产59. 5%,每666. 7m2纯收入比习惯施肥增43元。
乐都县是青海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县,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的需求,保护地蔬菜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长期连茬种植及栽培技术不规范,致使病害发生严重,产量损失普遍达20
和声是中国诗乐的一种特有现象,在汉魏六朝乐府诗与唐声诗的曲调中存在着大量的和声。这些和声的来源、体式、内容、演变及在文人诗作中的呈现情况有其内在的规律与特点。根
屈原及其楚辞作品对中国文学乃至文化之影响,可谓深远。两汉乃楚辞初兴阶段,这一时期的楚辞接受奠定了屈原及其楚辞作品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两汉楚辞接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从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出发,客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从加强德育管理工作的规范目标确立、以思想政治课程主阵地的德育教育资源和内容的拓宽、思想品德教师的业务素质
文章以安庆长江公路大桥为例,基于动态称重系统实测数据,对桥梁通行车辆的轴重、轴数、车速等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研究车辆超载超速状况,全面了解桥梁通行车辆状况,建议严格控
中国自古有对外交流的历史传统,但明清后逐渐萎靡。随着技术与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传媒为载体的文化艺术交流成为国家间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