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美家庭教育模式的区别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6685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国家庭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
  中国的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道德教育,即教育“怎样做人”,教育方式上以寓言故事说教和家长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作为基本方式。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家庭教育的论述汗牛充栋。但总结归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榜样示范的教育模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于儿童而言,树立什么样的榜样,榜样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往往会长久地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发展。美国科学家史蒂夫·芬森曾经做过一个调查,5~10岁的儿童,如果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有过学习和接受榜样的一种或几种的经历,那么在未来他的人格气质中就会或多或少地有这个榜样所具有的特质,在某一个方面具有明显的趋同性。这种趋同不仅仅是行为动作的一致,更能够在思想意识层面潜移默化,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中国家庭教育十分重视榜样的示范效应,重视将榜样身上的正面形象给孩子以正面的引导。例如孔融让梨,家长通过孔融主动将大的梨子让给大人和年龄更小的孩子,来传达一种对谦让精神的推崇,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扬善弃恶,让孩子养成谦让的习惯而自觉地抵制自私自利的不良思想。有的家庭注重对孩子良好而健全的性格培养,尤其是男孩子,家长比较注重灌输“我是小男子汉”的思想观念,培养孩子勇敢的性格特质。有的家庭注重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热心集体的性格,因此以雷锋作为榜样,让孩子阅读雷锋日记,通过家长自己讲述雷锋的英雄事迹,来激发孩子对雷锋精神的尊敬与向往,从而树立起孩子对助人为乐、团结友爱、无私奉献以及勤俭节约的美好道德品质。
  1.2 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
  中国家庭教育模式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说教式的灌输教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鲜明特征,追根溯源,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私塾教育有莫大关系。我国封建社会的私塾教育主要以先生教授学生学习为主,四书五经就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先生照本宣科,学生在下面跟着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明理知耻,接受了最基本的儒家教育,知道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为人准则,明白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的古训,领会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气质。这种先生教授,学生跟着学习的教育模式一直影响着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在孩子最初接受家庭教育时,家长便将他们认为正确的、重要的东西一股脑塞给孩子,有的已经超出了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但有的家长还是不顾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以灌输教育的形式让孩子接受。
  灌输式的教育模式的另一个来源是儒家思想中“父父子子”“长幼有序”的思想观念。在我国的大多数家庭中,孩子和家长的地位在实际上并不是平等的,家长拥有绝对的权威,家长说对就是对,孩子必须要俯首帖耳,完全服从,否则就会被视作“不听话”,受到父母严厉的批评。这种文化氛围下的家庭教育模式很容易呈现出家长对孩子的单向的思想灌输。如果家长自己具有丰富的阅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孩子也会健康成长,否则适得其反,孩子的家庭教育就会失败,甚至在孩子心里留下心理阴影,影响其一生的健康成长。
  1.3 言传身教的教育模式
  中国家庭教育模式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家长对他们教给孩子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意识往往能够身体力行,为孩子树立一个现实榜样。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家长自身的行为都有很多欠妥之处,孩子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只能有样学样,最后很容易在一些行为习惯上受到家长的不良影响,这对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十分不利的。
  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是中国家庭教育模式的重要理念,家长通过自身教育形成示范,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以无形的影响,从效果上来说,要比单纯的说教灌输好得多。根据我国家庭教育研究组织的调查显示,有36%的家长认为说教方式优于通过生活实践的言传身教方式,而60%左右的家长认为言传身教是诸多家庭教育方式中最有效的,而剩余4%的家长对二者孰优孰劣没有明确的意见,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美国家庭教育的主要模式的主要内容
  2.1渗透式教育模式
  美国家庭教育受美国社会文化影响较深,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孩子接受家庭教育要符合孩子的天性和认知规律,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说教式家庭教育可能不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而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进行渗透,是家庭教育的优良模式。
  与中国家庭教育模式对比,美国家庭教育很少见到用强迫的方法和教条式的管理方法来强迫孩子接受家庭教育,美国家长能够低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明白和理解孩子的做法是出于他的什么心理,并在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来规范孩子的言行和思想,與孩子谈心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批评。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做错了同一件事,如果是中国家长,就一定会搬出许多大道理,让孩子去被动接受,然后用这些道理来论证孩子做错了什么。再来要求孩子做到家长所认为的正确的事情,这样的后果往往是大人怒气冲天,孩子哭闹可怜,而且如果孩子逆反心理比较强,家庭教育的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而如果是美国家长,就会和孩子谈心,语气和缓,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从内心里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不妥之处,在未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美国家庭教育的渗透式方式,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来面对一个问题,有利于孩子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内心充满阳光,从而更好地成长。
  2.2 集体实践式教育模式
  相比现代中国孩子,美国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到集体活动中。美国心理学家大卫·吉尔伯特认为,人是社会化的群居动物,在集体中通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处,能够让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不断与集体规范相协调。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有些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要在社会化的交往中习得。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教育政策特别是高等教育政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因为它关乎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因为它已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本文首先进行教育政策概述,然后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教育政策并从供需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最后提出了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建议。  【关键字】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不公平;产业化  一、教育政策概述  (一)教育政策的定义  教育政策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
扩散系数表示由于分子链的热运动,分子在膜中传递能力的大小.扩散起源于分子随机运动的传质过程,是粒子(分子、原子)通过一系列小的随机步骤运动逐渐从它们的原始位置迁移的
2003年11月6日下午,亚洲包装中心总裁金祥佐主持召开了亚洲包装中心机构第一次办公会议.亚洲包装中心机构各部门、亚洲包装中心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杭州市亚洲包
【摘要】小学数学的建模最近流行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全国有许多小学开展了建模的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从策略的建构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小学数学建模的基本问题,并且讨论整个模型建构的内涵与实践,  【关键词】数学建模 小学数学 教学 应用  数学是一门集结构、数量关系、空间模型等为一体的科学。这其中,有关于建模的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1]。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模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