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算法多样化和优化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p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算法的多样化在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实现
  例如我在教学《9加几》,通过观察主题图,学生小组讨论列出算式“9+4”后,我问“可以怎么算?” 请小朋友先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再与同桌说一说思考过程。全班汇报时,孩子们的小手象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可以数数图中一共有多少瓶”。并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1、“一个一个地数1、2、3、4、5、6、7、8、9、10、11、12、13,一共有13瓶。”2、“先数箱子里的9瓶,然后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瓶。”3、“把外面的1瓶饮料放进箱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剩下的3瓶,一共有13瓶。”
  算法的多样化在孩子们的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实现了。我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啦。孩子们知道并掌握了这么多计算的方法,他们计算时想的是哪种?他们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是不是我们教材中所提倡的“凑十法”?想到这里,我不由脱口而出:“这么多算法?你认为哪种最简单呢?计算时你用的是哪种方法?”许多孩子脱口而出“我喜欢用数数的方法。”还有的说“我喜欢用凑十法”......我不由的深思起来,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计算教学要体现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对各种算法不再做进一步评价……”。
  二、算法的优化,让学生在自主分析、对比中提高计算能力
  在考虑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必须思考“最优化”。计算教学的课堂中,我们教师往往在展示了多种算法以后,说:“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请你们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下面的题目。”这话没错,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个性的发展,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对已有知识经验的主动提升和超越?因此,教学中注意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的进行算法优化,让学生自主分析、对比,加以理解,有时甚至加以点拨。
  比如我在教学《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课件出示情境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本书?”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式:10+20=?提出:怎样计算?小组讨论后全班反馈。学生纷纷说出多种计算方法,在此也充分地体现出算法多样化。接着我有意识地安排几组尝试练习题:
  3+2= 4+5= 5+3= 6-4= 7-5= 9-2= 30+20= 40+50= 50+30= 60-40= 70-50= 90-20=
  提问:对比每组的上下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后得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直接将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减,再在计算的结果末尾添上一个0。接着在后半节课的练习中,学生马上学会利用这种既简便又快捷的方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得数了。这就充分说明了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归纳、比较,对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同样要经历一个思考和再创造的过程。
  由此看出,算法多样化既可以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各种思维表象,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算法多样化,更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选择最优化的计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其他文献
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一堂好课?"尽管对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在学习和培训上从"教学过程"、"六大目标"及其"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做了较全面系统的阐释,但在实际操作方面,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上,不少教师仍然感到迷惘,甚至是无所适从。我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觉得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应该明确地凸现在课堂教学主体--学生的身上,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  一、是学生的参与状态  学生在课堂
期刊
有规律的生活会让孩子终生受益,幼儿接受来自环境的一切,吸收并模仿。成人不仅要懂得规则的重要性,知道有哪些规则,还要真正落实每一环节,每一分钟。然而幼儿在成长道路上,会有很多需要,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做为教育者的成年人只有了解孩子,爱孩子,耐心科学地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才能培养其良好品行。现对科学建立孩子规则意识的方法做以简单的阐述。  一、成人要成为一名自我教育者,做孩子的好榜样  对幼儿来说
期刊
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是茄科(Solanaceae)烟草属植物,是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同时烟草作为一种模式植物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命科学的多个相关领域都应用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迅猛发展,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旨在发挥其多维度教学优势,有效扩充数学课堂容量,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积极意义。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就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的应用作深度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策略  一、以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较为显著的特点,具有声色并茂、增强
水稻轻型栽培是现阶段稻作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水稻抛秧技术在我国各水稻种植区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当前主要育秧方式难以与抛秧技术配套应用,如水育秧受气候条件影响大,且不适于抛秧生产;塑盘旱育抛秧秧龄弹性小,培育中、大苗壮秧难,育秧成本高;两段育秧用工麻烦,抛秧带土少、立苗性差等,这系列问题一直是困扰旱育抛秧进一步发展的的现实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综合了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社会和学校对于幼儿的创造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因为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型能力的新人才。幼儿时期是幼儿智力的启蒙阶段,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的时期,而绘画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开发幼儿智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幼儿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他们通过在绘画的过程中把自己内心世界和思维能力表现出来,创造力得到充分的体现。如今新课改明确要求幼儿园和老师要加强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