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出口蔬菜的1/4都来自小国荷兰?超强农业实力竟是饿出来的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o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地理》杂志曾用“弹丸小国,喂饱世界”这样的语言来形容荷兰
温室内栽培的西红柿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用“弹丸小国,喂饱世界”这样的语言来形容荷兰,因为荷兰作为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其农业生产成就让身居第一的美国也不得不甘拜下风。
  譬如,荷兰是世界第二大蔬菜出口国,每年的蔬菜出口额达60亿欧元,从欧洲出口的蔬菜中,有1/4都来自荷兰,但在用水量上荷兰要少得多——自从2000年以来,荷兰农民对水的依赖减少了90%。
  除了越来越少的用水量,荷兰人还证明了不依赖土壤、阳光和杀虫剂也能发展农业:他们搞起了玻璃温室,用岩棉代替土壤做栽培基质;他们建起28层的垂直农场,用LED生长灯取代阳光,作物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生长,产量提高30多倍。
28层垂直农场设计外形
荷兰迈特莱特温室设备公司的天沟系统
保证未来食物的充足供应也成为了挑战
世界上第一款植物健康巡检机器人

  由此看来,在农业领域,荷兰绝对可以算是世界排名里当之无愧的尖子生了!而尖子生荷兰也十分乐意向全世界展示其先进的农业技术。近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智慧农业博览会在南京召开,荷兰企业向人们展示了园艺业的整个供应链的风采——从原料、温室建设,到设备供应、培训教育等等。没有机会前往现场的小伙伴也不必遗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小国荷兰是如何在农业领域当上佼佼者的!

饿出来的温室技术


  玻璃温室是荷式创新中不可小觑的成就。荷兰目前的玻璃温室建筑面积约为一万公顷,占世界温室建筑总面积的1/4,温室技术是荷兰发展农业的鲜明特色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荷兰经历了几个世纪都难忘的“饥饿的冬天”,因为纳粹通过禁止供应粮食来惩罚荷兰人,两万多荷兰人被活活饿死,但也就是从那时起,荷兰现代农业技术开始缓慢发展,温室种植技术先行一步。
  现在荷兰最先进的温室技术位于南部的韦斯特兰地区,这里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温室农业区,80%的耕地都在玻璃温室房下。在韦斯特兰,农民们用有岩棉营养液的小袋子而不是土壤栽培着西红柿,这种西红柿可以长到13米~14米之高,每平方米可以产出约70公斤。荷兰人似乎在用行动证明:我没有多少土地,却依旧可以种出比在地里多好几倍的西红柿,同时还能减少差不多90%的用水,而且几乎用不着化学农药。
  提到西红柿,另一个在南荷兰的公司:阿克西亚蔬菜种子公司也是西红柿培育大亨。这个公司以优质的蔬菜种子而出名,他们种植作物的一大特色是在人造光下育种,努力预防种子疾病来改善西红柿的口感。目前,阿克西亚公司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中国寿光和土耳其安塔利亚都有自己的育种计划基地。在这次南京国际智慧农业博览会上,手握先进种子技术的阿克西亚公司成为荷兰展馆一道靓丽的风景。
  参展的另一家公司荷兰迈特莱特温室设备公司能够因植物和气候制宜,为瓜果蔬菜打造完美的温室,实现高质高产。他们还设计了天沟系统来为每种作物的生长提供合适的排水沟。在中国的天津、上海崇明岛、北京农业嘉年华等多地都能见到迈特莱特的温室项目。

荷兰喂饱全世界的法宝是什么?


  除了确保当下的温饱问题外,保证未来食物的充足供应也成为了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巨大挑战。205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接近100亿,而全球的食品需求预计会翻一番。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显示,为了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未来40年地球需要生产的食物量要大于过去数千年人们耕种收获的食物量总和,而解决粮食问题的可靠方法是利用农业技术和科技使得粮食生产更加智能。
  根据Polaris市場研究公布的最新结果,预计到2026年,全球智慧农业的市场收入将达到206.35亿美元,这足以证明发展智能化农业才是竞争力所在。
  荷兰农业正处在大步迈向“智慧农业”、“精准农业”时代。譬如,参加本届农业博览会的荷兰公司迈特莱特就是智慧农业的代表,去年它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植物健康巡检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能通过传感器在早期阶段就识别作物中的害虫、疾病和异常情况,并且把结果自动储存在云端,农民可以在电脑或者手机立即处理。而且机器人还可以配备摄像头、湿度传感器、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等,几乎可以独立控制整个种植区域。   此外,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里约60名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以每天都从事24小时的农业工作,比如除草、收割和包装,且全年无休。研究者称,未来10年~20年内,机器人有望包揽所有农业领域的重复性工作。
  此前荷兰也曾发明过一款精巧收割机,专门用于收割甜椒。收割机内特定的算法能帮助它准确地探测甜椒的位置甚至判断成熟程度。等甜椒成熟时,机器手臂就可以伸出一个小锯子把它锯下来,然后收进小篮子里。

中荷强强联手,发挥“1 1

其他文献
2015年4月下旬,努特皮姆带着一大袋血浆,登上了前往南极的救援飞机。此时正值南半球初冬,整个南极大陆被黑暗和严寒笼罩,强风频频来袭。由于气候条件恶劣,在为期半年的冬季里,一般不会安排任何航班在南极起降。  即便如此,英国急诊医学顾问努特皮姆还是同飞行员和工程师一起,飞赴南极。  他们是为了救助基地里一位生命垂危的患者。几天前,在哈雷研究站工作的英国南极调查局工程师罗伯茨肠胃严重出血,而最近的医院
这是一块木板的“嬗变 ”,什么“魔法”可让它从棕色变为透明?  隔着这块板来看下面的花朵,透光度好得让人以为它是玻璃板,但其实是 100% 的木板——树脂复合物。  经木质素改性处理、以及树脂填充后,木板可拥有类似玻璃的透明度,它能穿透自然界中 90%以上的光线,并且具有优于玻璃的机械性能和隔热性能,强度跟其他透明木头类似。  假如房间的墙用这种木板,隔着墙也能看到蓝色天空,这样就能实现不用开窗就
59 岁的伊朗首席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遇袭身亡。  他是一名物理学教授,但更重要的身份是,他是伊朗核计划的负责人。  在伊朗国防部的声明中,他们说道:“武装恐怖分子袭击了法赫里扎德的车辆,他是国防部研究与创新机构主管。”  而他遇袭的地点,就在首都德黑兰附近,仅仅只有 40 公里的宽敞的主要街道上。当天下午两点半,科学家的车辆正在这条路上正常行驶,他的保镖也就坐在身侧。但一辆大货车悄悄靠近,在任何
德国总理默克尔2015年9月4日宣布德国继续接纳数以十万计逃离中东战火的难民,此举为默克尔赢得美名。但是,三年后的今天,德东城市开姆尼茨出现极右派示威者追打外国人的场景,也是震惊全球。评论认为,难民问题成为包括极右派甚嚣尘上在内的欧洲的一系列变化的诱因,也将是甚至可能导致欧盟解体的威胁。欧洲右倾  自难民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各地都出现巨变。英国距离脱欧仅剩数月,意大利和奥地利的极右派都加入执政阵营,
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钢铝征收关税  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关税。当天,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将对进口钢铁征收25%关税,对进口铝产品征收10%关税,关税将在15天后,即3月23日正式生效。消息一出,这一贸易保护行为立即引发美国际社会引发广泛反对。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明确表态,强烈反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举措,并且将会推出反制措施,反制这一逆全球化行为。“美国优先”下的贸易保护  3月1
2018伦敦设计双年展邀请40个国家、城市和地区齐聚一堂,探讨设计对生活的影响。威廉·库克实地走访,考察了将主题设定为“情绪国度”的由来,以及当各种艺术双年展云集下,还需要举办设计双年展的原因。  伦敦设计双年展在市中心的萨默赛特宫举行,为全球最具创造力的设计师打造一座舞台。参赛作品来自40个国家、城市和地区,从波兰到巴基斯坦,从瑞典到索马里(包括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这幢宏伟辉煌的历史建筑摇身
曾在全球范围造成恐慌的埃博拉病毒重现。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例已经从农村扩展到了城市。专家担心,这一趋势可能继续持续下去,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病例的爆炸性增长可能性已经在那里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级专家彼德·萨拉马说。另外,在城市里发现的埃博拉与在农村发现的埃博拉也有很大的不同。  2014年至2016年发生的埃博拉病毒导致超过1.1万人死亡。虽然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疫情结束,但卫生官
对“艺术收藏”四个字的理解,也许大部分小伙伴都差不多,都认为收藏家会很珍惜他们花大价钱买来的书画珍宝吧?不是摆在家里某个显眼的位置炫耀品味和财力,就是用保险箱、密室之类的东西妥善保管。  然而根据BBC和《纽约时报》曝光,数以百万计的艺术珍品,却被堆积在瑞士的日内瓦自由港木箱之中,铁栏背后,其中不乏毕加索这样的大师之作。BBC的艺术编辑Will Gompertz受邀来到这个不为世人所知的港口,揭开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们在石墨中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热传递现象:热量可以以声波的形式传导,即一种被称为“第二声”(Second Sound)的现象。  虽然这一发现听起来比较抽象,但它足以颠覆我们对热传递的普遍认知,再加上作为铅笔芯的主要组成物质石墨廉价且易得,该研究一旦取得突破性成果,就有望成为未来解决电子元件散热难题的关键技术。  我们先想象一下水刚刚烧开时的情景,伴随着水蒸气
黄金之丘出土金腰带  古代腰带不仅具有束腰的功能,也能突显男性服装阳刚硬朗的特点,此外,腰带也是古代等级地位的标志,关乎社会认可的价值与声望。男性腰带尺寸宽大,精致但不过分细巧,加宽腰带尺寸会使得穿着者显得洒脱不羁,皮质腰带的纹路、色彩和金银装饰、珠宝点缀更是男性形象鲜明的标识。从世界各地来看,各种材质的腰带种类繁多,其中金银腰带无疑是等级最高的标志物之一,也具有文化交流传播的意义。本文探讨的阿富